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任力是基于学习动机、自我概念、角色、特质、知识、技能等方面反映人的综合素养。将胜任力理论应用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主要是发挥胜任力理论的导向功能,提升汉语言人才的语言能力和素质。文章从胜任力理论探析入手,审视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发展困惑,并从优化教学改革方向上,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强调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并重的教改目标,促进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  相似文献   

2.
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以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大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卓越医生班从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强化了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与语言研究一样,汉语言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语用学转向".现有的静态语言教学遭遇挑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在所难免.语用学从其发端到成为目前语言研究的一大领域,也在逐渐改变着汉语言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近年来语用学研究的发展为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这也成为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的机遇.基于以上认识,在教改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并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该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在网络环境下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质效。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建设是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新科技提出的一项教育战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是深层次、多维度的“自我”革故鼎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新中文”人才,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抓好课程提质这一“新文科”建设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实施课程思政,开展文化实践,着力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文教学体系。要以现代新技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科技支撑,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为教育部 2 1世纪初高教改革项目“文科 (专业 )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的组成部分 ,建立在对文革后 2 0年 (1977~ 1997)浙江大学 (原杭州大学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古典文献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整理分析 ,综观 2 0年来以中文系为代表的基础性文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成绩与不足 ,并在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 ,探求中文系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模式 ,为中文系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7.
教研员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和推动教研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胜任力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教研制度、教研理论与教研实践,并决定着我国特色教研系统建设成效。为找出教研员胜任教研岗位的职业特征和突出专业表现,研究基于数理循证思维,混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厘清了教研员胜任力结构,构建出包括专业知识、课程建设、教学发展、科学研究、组织领导和专业品质六个维度的教研员胜任力理论模型,之后运用此模型探究教研员胜任力发展水平及作用机制,发现我国教研员总体能有效胜任教研工作,并在专业品质、教学发展和组织领导上有突出表现,在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上表现不稳定。为确证教研员胜任力发展的差异表现,研究在大数据理念和算法思维指导下,具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教研员之间存在明显的胜任力发展水平差异,划分出"消极谋生型""乐教潜力型"和"积极强研型"三类教研员,此外还明确了教研员胜任力作用机制,发现教研员自我效能对胜任力有直接影响,组织氛围主要通过教研员自我效能来影响胜任力。当前为促进所开发教研员胜任力模型的创新应用,应着眼中国特色教研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系统发展要求;完善教研员"选评聘"一体化的进出机制,并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愿景助力教研员转型。  相似文献   

8.
能力目标与课程设置──谈“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华东师范大学刘大为,巢宗祺“现代汉语”在大学文科教学体系中举足轻重。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许多应用文科专业及外语专业的必修课程,还经常被采用为跨专业的副修课程或公共...  相似文献   

9.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采取"从岗位胜任力到行动导向"的路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中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重要步骤,行动导向是转化的关键环节。按照这一路径来实施教学,教师必须明确专业岗位胜任力,设置符合专业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模块,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以项目活动的科学评价测量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应用型文科院校而言,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才培养的重心发生变化,文学概论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理论类课程,也必须顺应这种变化,转变培养"精英"和"研究人员"的传统认知,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特征、时代的信息化视觉化转变改革教学理念、内容、思路、方法、媒介、手段,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能胜任中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教学,并能适应中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教学的复合型师资。这既体现了师范院校的本质追求,满足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又兼顾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且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通过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一个基础性文科专业,其应用性却常受到质疑。传媒学院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院校,对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文科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传统的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之中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之中各个地区的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化的教学基本内容和形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是汉语言专业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学文科》2006,(5):F0003-F0003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胜任文秘、新闻、编辑出版等工作,也能够在中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对外汉语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  相似文献   

15.
持续推进指向胜任力培养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俄罗斯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秉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俄罗斯高师院校积极探索“胜任力导向”的教师培养,构建由一般文化胜任力、一般职业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组成的教师胜任力模型,以有效解决教师教育中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脱节的现实难题。俄罗斯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提出“知识”“能力”和“习惯”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专业性课程与师范性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任务”为纽带组织教学落实行动导向,并以“任务完成度”作为胜任力评价工具,强调体现对话理念的师生双向“反馈”。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综合性创新设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产业需求牵引的设计学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研究,提出了分类制定校企合作实体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思路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学核心专业群、课程群建设的途径.通过实例总结了产业需求牵引下从学科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设计学专业融合思路、从专业定位到设计实务定位的设计学课程体系改革模式、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主导的课程内容改革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螺旋"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以学生职业化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学概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整合文学史、西方文论、古代文论、语言学及新近的社会流行文艺与文化现象阐释等诸多内容。因此,“文学概论”是一门在众多学科领域间交叉与融通的综合性理论课程。它的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属性与新文科融合发展的方向基本吻合,是践行新文科教学改革、激发传统文科活力的前哨站和试验田。  相似文献   

18.
职业胜任力模型是企业人力资源选择和考核企业员工的基本工具之一。本文探讨了高职电子专业基于职业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概念,探索基于职业胜任力的高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语言类课程承担着培养师范生语言文字素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文教学能力等重要任务。当前,在师范专业认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新文科建设等背景下,要不断深化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师范生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技能大赛作为检测专业教学水平、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洋葱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显示,学校应结合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与技能大赛能力要求,提炼技能大赛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思路,重构"课赛融合"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六化"的课程教学实施路径和"兴趣小组-工作室-创新团队"的商务英语专业育人平台,进一步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