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随机共振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对称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并将其应用于微弱信号的检测,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不是所有类型的微弱信号经随机共振系统处理后都能被有效识别,因为随机共振的信号处理方法由于系统的跃迁和非线性等因素,会使系统输出波形相对于原信号产生一定程度的畸变,势必影响对原微弱信号的识别。本文首先从随机共振动力学机理的角度逐一分析了单频正弦信号、混频信号及非周期方波等信号的随机共振系统处理过程,然后结合随机共振系统自身的输出特性分析了对于不同类型信号检测的适应性问题。研究认为,随机共振作为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本质是属于时域的,它的"两态输出"特性使之更适合于识别各类单周期微弱信号的周期特征,而系统的跃迁特性能用于大致地展示具有"两态特征"的非周期连续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3.
具有随机共振的单神经元用于含噪声方波脉冲信号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法证明了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神经元存在随机共振现象 ,并将该神经元用于含噪声方波脉冲信号的传输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系统的输入输出比增益 ,从而大大地抑制了信号中的噪声 .本文的研究不仅给出了一种具有随机共振现象的简单神经元模型 ,而且将神经元的应用推广到周期性脉冲信号的传输领域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随机搜索算法的自适应随机共振系统模型,并以LabVIEW为平台开发了自适应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以典型非线性双稳系统为信号处理核心,以系统输出信噪比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多点随机搜索算法自适应调整系统结构参数,使系统处于随机共振最佳状态,并获取微弱信号的频率特征值.利用该系统可测试各种系统参数及高斯噪声对随机共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周期矩形脉冲序列和噪声作用下的单模激光损失模型,将脉冲信号通过傅利叶变换展开为三角函数的形式作为输入信号,并运用线性近似的方法计算得到了输出信号光强的功率谱和信噪比.讨论了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研究结果发现:不仅系统的信噪比随量子噪声关联系数的变化出现了传统的随机共振现象;而且信噪比随脉信号的周期T和脉冲宽度τ的变化曲线出现了新的随机共振现象,当周期T和脉宽τ满足τ/T=1/2时,系统共振最强;周期脉冲信号的振幅越大,共振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两非关联三值噪声共同作用下一阶线性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基于Shapiro-Loginov公式,利用噪声的统计特性,给出系统的一阶矩的解析表达式。获得表征系统随机共振特征的系统输出幅值增益的精确表达式。数值计算分析了系统随机共振特征与噪声强度,噪声平面度等噪声参数的非单调行为,表明系统存在随机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7.
针对随机共振仅适合于低频信号的约束,对随机共振技术运用于强噪声背景下的高频信号检测进行研究,提出提高采样频率的方法,使高频信号变换成低频信号.数值仿真表明,此方法检测单频信号效果显著,检测调幅信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调制随机共振利用傅里叶变换的频移特性解决大频率输入信号(频率大于1)的检测问题。首先利用调制系统将信号的频率转换为产生随机共振适宜的频率,再利用随机共振系统中噪声和信号的协同作用,实现强噪声背景下大频率周期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低速重载齿轮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结合包络解调分析研究微弱低频幅值调制信号的增强与提取,并应用于低速重载齿轮的故障诊断.先将低频幅值调制信号输入到双稳非线性系统,运用信号自含噪声或外加噪声,实现随机共振现象,然后再进行包络解调分析.对模拟调幅信号和实测低速重载齿轮箱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证实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周期混合信号和色关联噪声联合驱动下的单模激光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运用线性近似的方法得到输出信号光强的功率谱和信噪比.研究表明:信噪比都随泵噪声和量子噪声出现传统的随机共振现象;并讨论噪声的互关联时间和两信号的频率、振幅对信噪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随机谐振现象的发生对信号、非线性系统和噪音的依赖性,特别是对噪音的依赖性,以互信息量为测度研究了二进制信号在非线性门限阵列的传输问题.在高斯混合噪音下计算了单门限系统和门限阵列的互信息量.通过研究得到:高斯混合噪音能改善信息的传输;随机谐振和超门限随机谐振现象不但在单门限系统中而且在门限阵列中存在;噪声分布中的参数影响随机谐振和超门限随机谐振现象的出现;随着门限阵列中门限单元数的增加,门限阵列能大大地改善信息的传输效果.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随机谐振和超门限随机谐振现象对噪声分布特性的依赖,同时也拓展了随机谐振和超门限随机谐振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互相关方法 ,研究了随机二进制信号和高斯白噪声同时激励施密特触发器时的输出响应 .结果表明 ,一定量的噪声有助于信息传输 ,即非周期随机共振 .然后 ,考察了信号幅值和触发器阈值对非周期随机共振的影响 ,证实了利用施密特触发器中的非周期随机共振效应 ,可以减小随机信号传输中的噪声水平和改善输出信号质量 .该研究在数字通信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调制信噪比是如何影响正弦位相调制(SPM)干涉仪精度的。为了改善调制信噪比,本文提出一种新的SPM干涉仪,其中参考波和检测波由—加了正弦电压的LiNbO_3电光晶体所调制,这种方法的调制信噪比较振镜调制法高,因此能用电光调制器提高SPM干涉仪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关系数讨论了并行阈值阵列中的随机谐振现象.对于4种典型噪声:高斯噪声、均匀噪声、拉普拉斯噪声和柯西噪声,当信号在阈下时,噪声能改善信号间的相关系数,随机谐振现象存在;随着并行阈值阵列中阈值单元数的增加,相关系数的最大值迅速地趋于1,随机谐振功效极大地提高.给出2个定理证明在极大阈值网络中随机谐振现象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这些结果进一步拓展了随机谐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th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problem is considered for a class of remote control system over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channel.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remot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R-ILC) system is analyzed and an error boundary of the stable output of the R-ILC system is obtained for the boundary stochastic noise channel. Finally, we obtain some rules to reduce the fluctuation caused by wireless channel noise through the analysis results for fluctuation boundar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proposed rule is correct.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印刷机噪声测试的原理和要求,借助labview强大的图形化语言编程程序,开发一种能够测试印刷机噪声的虚拟仪器。该虚拟仪器具有信号采集、信号生成和信号分析与处理功能,能够绘制和显示噪声图谱。该虚拟测试系统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对汽车、飞机、大型船舶噪声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