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儿童幸福是教育的内在目的。儿童幸福的实现有赖于从观念变革走向社会行动。对儿童存在的独特性、儿童表达的丰富性以及儿童参与的必要性等问题的思考是引导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可能性与迫切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幸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让留守儿童在校幸福成长,成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义务。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们教育者必须义不容辞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幸福"也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者谈论的焦点.从"儿童的发现者"卢梭到"儿童中心论者"杜威,从"发现孩子"的蒙台梭利,到"以儿童为本"的"活教育"创始者陈鹤琴.无不指出儿童幸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伊壁鸠鲁认为: "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最终目标仍是得到快乐."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这样阐述教育的真谛:"没有享受到教育幸福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为学生传递教育幸福的教师是失败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幸福生活为目的和旨归,教育的幸福传递建立在教师的幸福感受和幸福生活基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与对幸福的追求一样长久。自由是一切事物的首要法则,是儿童幸福成长的重要条件。然而,束缚的原则仍然一直渗透在我们的教育中,压制着儿童的个性。这样的教育使孩子既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也无法承受未来可能的压力。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使他们在满足当前生存发展之需要的基础上,自主地追求自己本性和潜能的实现,寻求超越,过人类应该过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6.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因此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进而培养出与幸福生活相关的德性,使学生既感受幸福且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因此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进而培养出与幸福生活相关的德性,使学生既感受幸福且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8.
幸福校园是一种教育理想、一项教育行动,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我们认为,幸福校园应该是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教育、生活、幸福三者以人为联结点,水乳交融。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故教育以人的幸福为终极目的毋庸置疑。生命教育是引领人们通向幸福生活的阶梯。只有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才能引领受教育者在当下生活中寻求幸福,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幸福。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以“让幸福的阳光照亮每个童年梦想”为发展愿摂,发现教育本质,发展儿童本真。旺庄实小教育集团采承“诚智”校训,探索“幸福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集团核心课程、志趣课程、实践课程三大课程互相承接、交叉融合、各有侧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目标,又满足儿童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儿竜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培养文明有礼、好学上进、健康活泼、兴趣广泛的“诚智”少年。  相似文献   

11.
潘华芳 《现代教育》2011,(Z3):127-128
打造"幸福"课堂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共同责任,要让学生"走进幸福生活、感受幸福生活、提升幸福生活理念、提高幸福生活质量"。"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体验式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和渴求的。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是幸福生活有它自己的基本规定性。真实、向善、求美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个人的生活幸福程度是与其自身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抱持积极生活态度、关心他人、维护正义、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道德情感与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之间表现出的一致性为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关乎生活幸福的教育命题,情感教育正是通过多种渠道,从人的内心深处寻求帮助人追求生活的"真"、"善"、"美"的途径和方法,使人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智慧、力量、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教育生活的真谛,教育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教育者幸福并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应该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其二,不仅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4.
“幸福教育理念”就是让教育与幸福相连,让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乐土。通过一系列活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师生提高理解幸福、感受幸福、懂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牛活的能力,引领教师、学生过一种幸福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5.
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有多少种可能,他们就有多少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是幸福生活的前提。人们总以为父母的爱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的爱却直接导致了对儿童生活的封闭,事实上剥夺了儿童的幸福。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追问父母是否具有真正的“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为了学生的今天,意味着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过程本身应是幸福的;为了学生的明天,意味着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观点"教育服务于受教育个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接着论述了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幸福是什么,如何定义幸福,最后从教师、学生、学校及社会角度提出对构建以幸福为目的的教育做了一点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职业生活相比,教师生活是一种别样的幸福,追根求源,是教育事业成就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也成就了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主要不是被动地“享受“,而是在生活中主动地找寻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因此,教师的幸福生活应在审美与创造的过程中度过;教师的幸福生活从教学自由集中体现出来;教师的幸福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教育的应然状态大相径庭甚至相悖,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教育终极目的的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学生的幸福、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满性并帮助他们做好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准备,学校生活本身也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的。  相似文献   

20.
白玉荣 《教书育人》2012,(25):34-35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幸福"字眼频频亮相,"共建幸福中国"、"提高幸福指数"、"创造幸福生活"等跃然纸上。学校是编织师生幸福的摇篮,是催生幸福因子、播撒幸福种子、传承幸福文化的高地,承载着为民族的未来培育人才的神圣使命。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幸福教育积极应答了构建幸福社会、创造幸福生活、提高幸福水平的人民意愿和国家意志。学校的发展是伴随着学校文化精神的引领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