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系统优化理论为指导 ,以隰县试区为例 ,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进行了立地分类 ,并采用专家咨询模糊综合评分法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通过构造综合效益指数 ,将地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数量化。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多林种、多树种、多目标土地利用规划辅助决策模型 ,并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实现地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县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文从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采用“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概念和模型,构建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等不同层次,目标层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准则层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5个准则,即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以江苏锡山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方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对每项指标的多角度分析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过程的评价,评价了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寻找目前与将来影响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可持续性土地利用与管理目标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概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体系及方法,以大同市为例,在对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最优方案,并提出了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土地资源学科知识积累、研究取向、技术手段,难以为破解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有效支撑,加强土地资源工程研究与实践势在必行。论文提出了土地资源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开展了典型案例工程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土地资源工程研究的地域模式及其作用。研究认为,土地资源工程是指对可供农林牧业或其他各业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开发整治、保护利用的综合性技术及其集成应用,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开发、整治、保护、利用等相关工程技术。新时期发展中国土地资源工程学,应注重土地资源工程的理论体系、区域诊断、技术方法、规范标准、运行模式、绩效评估、体制机制的综合研究,尤其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地域性、稀缺性、退化性、低效性问题,亟需加强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强调公众参与、充分吸收地方化知识,研制面向区域、对象与问题的土地资源工程关键技术,探索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行动者网络,全面创新有效推进土地资源工程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业一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的持续利用管理内容与方式应与其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和生产、经济发展相一致。以生态工程与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是进行不同层次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方法。而强大的人工控制系统以及灵敏现代信息工程系统,是实现土地持续利用必不可少的保证。在进入农业一农村发展的综合农业阶段,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必须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以土地利用景观的多元化,保证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持续发展。本文以曲周县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性的战略意义.基于生态安全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土地利用规划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果:①土地利用规划前(2000年期间),研究区有一半以上的总面积处于土地沙化和土壤侵蚀的危害,中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和东部地区的土地沙化依然严重,需要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化措施;②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调整后,研究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4.13,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研究区内没有生态不安全区和生态极不安全区分布;③评价结果能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说明构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复垦中复垦方向和植被的选择,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矿区的土地适应进行评价。以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硅砂矿为例,构建硅砂矿土地复垦适宜性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并采用了熵值权重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表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复垦中植被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14,自引:3,他引:114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在简要回顾我国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理念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实施高效集约化利用的迫切性,并对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的内涵作了初步探讨。同时,采用目标法构建了我国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认为该指标体系由两大主目标、七大子目标和21个具体评价指标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9.
为引导区域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该文在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黄淮海平原县城可持续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引入距离函数法对各县域土地利用系统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了各县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对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本身的不断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支持系统间的协调程度,只有实现系统间的相互配合,协同进化,才能真正实现土地利用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也表明,采用距离函数模型进行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评价是适宜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GIS支持的县级区域柑桔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张红旗 《资源科学》1998,20(1):62-70
以往县级柑桔土地适宜性评价多采用定性和单要素的方法,致使评价结果中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以及空间定位精义低等缺点。本文以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域,引入土地适宜度的概念,满足应用计算机进行定量评价的因子量化要求,并运用GIS技术,实现了对县级柑桔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数量化方法,也为其他类型的单作物(广义)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土地总面积339.55万ha,为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岛。根据海南省“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本文从人口消费结构、畜牧业发展规划、建设事业发展趋势、土地产品输出输入、土地生产潜力等单项预测着手,运用社会需求结构与土地需求结构之间的综合平衡关系,建立以线性规划为主体模型的土地需求结构预测数学模型,预测了海南省2000年土地需求结构.海南省的土地开发应建立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促进农业土地综合开发和沿海城市工业成片土地开发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GI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集成技术,分析了GIS测绘技术在规划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木工程测量和土地测绘等领域中的基本应用,指出了GIS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实现存储信息、建立数据库、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自动绘图等基本功能转向建立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专业化评价分析模型、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对突破现有土地测绘、整理、规划等技术瓶颈,更深入的探索GIS在我国土地测绘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肖轶  尹珂 《科教文汇》2012,(29):50-51
本研究对“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主要问题有考核内容单一、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方法操作性差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平时考核监管、完善期末综合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评定标准以及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验课程考核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综合性的土地整理工作,对耕地的保护及城市用地的合理化进行具体的规划,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所主要对未来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等方面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合理的规划。其中土地整理规划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应。文中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指标的建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效益分析评价的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效益分析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孙玉杰  龚敏飞  邱小雷  符勃  梁流涛 《资源科学》2015,37(10):2001-2009
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推进,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估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成为评价规划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当前的评估多数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数量上的评估,这种评估不能反映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差异。本文以江苏省泗洪县为案例,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构建了空间吻合度、重心偏移、环形系统3个模型,分别从规划执行过程空间吻合性、规划执行结果空间吻合性、建设用地重心偏移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这3种模型,实现了 “数量评估”与“空间评估”的结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的方法体系是有补充。  相似文献   

16.
在参考国内外区域土地退化治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背景,以达拉特旗为研究对象,对达拉特旗土地退化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该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为该区域各级决策部门对防治措施的制定及更好地利用土地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土地管理之利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充分确立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定地位,完善规划体系,抓好横向、纵向规划,建立"规划-许可-计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土地指标控制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以及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方式方法等5个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吴群  刘红  丁松  张会 《资源科学》2007,29(4):187-192
研究土地市场成熟度有益于完善我国土地市场建设,也是完善以土地为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要求。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的内涵,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由土地市场化配置度、供需均衡度、价格灵敏度、市场竞争度和配套机制完善度5方面体现,这5个方面又通过16个评价因子来综合反映。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综合评价值为63.77,说明土地市场处于调整发展的“过渡型”阶段。从准则层评价值看,土地市场化配置度为73.39,供需均衡度为67.41,价格灵敏度为40.96,市场竞争度为54.66,配套机制完善度为77.53,由此可见南京市土地市场应注重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针对南京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的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以供给引导需求,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完善地价管理制度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因拟建工程建设而必须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研究,为建设用地预审提供依据。以土地和谐为前提,构建了建设项目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信息熵技术计算各时期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地和谐度,并利用相对熵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对规划实施产生的影响程度。运用此方法对某建设项目对原邕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经过对土地和谐度和差距程度的比较,认为调整方案具有较高的土地和谐度,对保障规划的实施具有积极作用,此调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该方法可以计算对实施产生的影响,并能分析影响的程度,为建设用地预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竟虎  郑凤娟  杨东 《资源科学》2011,33(4):684-689
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1997年-2006年间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分析了市域土地经济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除1998年外,市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差距不断增大。从空间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状态,而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则以兰州为中心向外递减。土地集约利用重心表现为东南向西北方向迁移,而经济发展水平重心则由西向东迁移。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协调度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