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一千个左右字的音、形、义。教学中老师要教学生正确读出生字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然而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今后自学,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1.教学生科学地理解字义,记住字形。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字形是汉字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预科生的汉字书写与使用情况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语音特别是声调对汉字书写的影响,汉字规范书写使用的意识薄弱,字形和字义相似汉字的使用较为混乱,熟语中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因此,预料生的汉字教学不能停留在字形的辨析上,而应加强普通话训练和字义解释,落实汉字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它的创造,源于创造者对生活的丰富体验和对记事符号的理性思考.<说文解字>通过"据形释义"的方法对古老的汉字进行解读,为我们探究汉字中蕴藏的文化、古人的思维意识和心态观念开辟了道路.其中,口部字以及和该部有关的字就为我们理解我国社会的传统意识提供了依据,即通过对这些字的分析,使我们理解了古人的防卫意识、边界意识、地域意识、敌情意识、扩张意识或侵略意识等等,但主要的是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 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可以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大类型。 表音体系文字的“形”跟“音”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是“音”的纯粹的替代符号;文字通过一连串的字形来摸写语音,以记录语言。汉字不一样,它虽然也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其字“形”却主要是与所表事物的“象”或者“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已  相似文献   

5.
识字     
【复习要求】1.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3.能根据汉字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分辨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4.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汉字,能纠正常见的错别字。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把汉字写得正确、端  相似文献   

6.
《六书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争议较大的著作,古今学人毁之者众,誉之者寡。如果真正冷静地分析、客观地评价,就会发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字书。不论编排体例,还是对文字形、音、义的探讨,它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它打破了《说文解字》“据形系联”的文字编排体例。按照字的意义类别把所收的字分为九类;它较早地引用铜器铭文考证文字,较早地从理论上倡导“因声以求义”等。《六书故》以前的字书,对词义的研究约可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分析文字形体入手,进而说明文字的本义,如《说文》;另一是仅仅罗列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年A”(年B年同)字的结构是从禾人,人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禾谷仁实,语源就是禾仁、谷仁之“人”(或“仁”,明代后一般写作“仁”)。“年B”“年”是“年A”字的变形异体字,从甲金文的用例看,也是“年A”的后起字,《玉篇》等字韵书分别“年A”与“年B”“年”的字条,是形变音异而后来以异体字分化义项的结果。本文还补充了《说文》对“年B”字的解释,追溯了“年”字字形演变及分化的踪迹,探讨了甲骨文及古籍中关于“年A”“年B”的一些惯用熟语的用法,词义问题及“年”字年岁义的由来。  相似文献   

8.
定量分析《说文解字》篆释义与引《诗》书证义发现,《说文解字》篆释义与引《诗》书证义之间存在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关系。《说文解字》所收小篆单字,与引《诗》书证中的字义在绝大多书情况下是一致的,且着眼于字的本义,而引《诗》书证中的引申义与假借义只占少数。  相似文献   

9.
    
灰是会意字。《说文解字》里说它的字义是用手拿起烧过之后的残留物。如木炭、炉灰、纸灰、烟灰、香灰等等。现代词典里释义它除了特指石灰之外还有碰手就破,毫无踪迹(如灰灭)的意思。用灰比喻人的有心若死灰。现在说的“灰头土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日常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成型”与“成形”的错用及混用情况,只有理解这2个词的内在含义才能进行谬误辨析。下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年增补本)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来阐述这2个词的应用。首先需要理解这2个词的一字之差。“形”字义———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4)对照:相形见绌。“型”字义———1)模型:砂型。2)类型:脸型,血型,小型,新型,流线型。词典中包含“形”和“型”的词组很多,但词义基本上包含在上述义项里。现…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宀部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杂而不越,据形系联"的逻辑来编写,把整个汉字体系分成了若干部类,其中宀部就是关于建筑的一个专门类属,反映了中国建筑的起源和与建筑有关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六书札记     
"六书"是汉代人关于汉字构造方法的理论,但后来被演绎成了汉字结构类型的理论.本文所谈是关于"六书"的几个问题①"四体二用"是戴震在杨慎的"二象四纬"的基础上提出的;②新旧"三书说"都是对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汉字结构类型的归类;③<说文解字>中的"六书"是造字方法,许慎没有关于汉字结构类型的术语;④造字是一个过程,是对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的规定;⑤汉字的构造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方法有模仿和象征两种,第二阶段的方法有借形法、加记号法和组合法;⑥从符号的角度和汉字的构造过程来看,"六书"都是造字方法,而且汉字的构造方法仅此6种.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一书在训解字义的同时,也在传播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中土部字用“以形表义”的方式展现出上古先民农耕、建筑、丧葬、铸造等诸方面的情况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表现形式及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4.
对古汉词语尤其是词语本身含义的把握是古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把握文言文词语含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辨析词义分析字形,当然这也是古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针对辨义析字在古汉语词语教授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辨析字义分析字形在古汉语词语教授中的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自公元121年问世以来,研究者甚多,研究成果显著,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许学。仅清代研究注释《说文解字》的专著就有300多种,最具有影响的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萍《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范《说文解字句读》。清代学者对《说文解字》或整理考订,校勘审慎,或引经据典,疏证意义,或分析字形,系联字音,辨明文字之本义月I申义和借假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补证完割说文解字》,“以形说义”、“因声求义”的训治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更深入的研究。近现代研究《说文解字》之风虽不如清代…  相似文献   

16.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但它并不只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的;因为,在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及一些纯粹借音的假借字。它们是糅合了表音方法而创造的。形声字由表示读音的声符和指示字义类别的义符构成。根据声旁的读音常常可以类推出形声字的读音,例如:“厮、琦、诿、绅”可以从其声旁“斯、奇、委、申”得音。正因汉字的这一特点,我们遇上不会认读的形声字,常依声旁读其音,也就是“认字认半边”。可是,存面对众多的形声字时,我们常发现“认字认半边”形声字只有少数;如果你读“伛偻”为qūlóu,“风流倜傥”为“风流zhōu dǎng”,则诒笑大方。 按理说,声旁应该尽可能精确地表示形  相似文献   

17.
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从创稿至最后写定历时二十二年,是许慎“平生最经心用意之作”。他采史籀、李斯、杨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师贾逵,上溯造字之源,下辨隶行草递变之迹,博采幽远,穷理尽性,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他收字是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从先秦至汉,大凡典籍名篇中的字(词)均收入。是我们研读古籍之津梁。所以殷韻初先生说:“惟从事研究者,终当以《说文》为基础”。(见《说文解字》前言,中华书局1985年版)这可以说,《说文》是一部承先启后的旷世之  相似文献   

18.
"介"之词义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为代表的各种字典辞书以及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教育在分析说解"介"的词义时,大都沿袭了<说文解字>的释义,以"疆界"为其词义引申的基础.通过对"介"的古文字形体(甲骨文、金文等)的考察,以及对先秦以来文献典籍中"介"一词的各种用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介"的本义是"铠甲",以此为核心引申出"甲士、辅助、疆界、突出、中介、介绍"等多种词义;"介"还是"芥草、纤介"等假借义;"界、芥"是"介"的后起分化字.  相似文献   

19.
文字是有声语言的载体,汉字即是用来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的特点是假定性。通俗地说,汉字字形与汉语发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识字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生动有趣,变被动为主动。对于那些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汉字一定要一步到位,尽量避免错误信息先入为主。汉字是记录和传达汉语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组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汉字构字特点及学生认知心理规律,达到大纲中对识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我学习能力,我采用了“找‘两性’,练‘两笔’,多方法”的课堂识字教学方式。一、找“两性”,即利用求同求异方法来找字的共性及个性。利用求同法来学字可以提高识字的速度和效果。如课堂中利用偏旁部首相同来识字,以达到对新的字形、字义了解和掌握的目的。如学生学了“打”、“拉”等字后,看到“”旁的字便知道,凡是与手的动作有关的字就有“”,利用求同法,再学“抱”、“摘”就省力多了。求同的实质是找出事物间的共性、联系,使学生在学和用时能进行简单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