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和言论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当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设法通过举办各国政府和公众均感兴趣的全球性媒介事件来寻求国际目光的注视,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声望。利用“媒介事件”塑造国家形象,不仅体现了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还体现了媒介策划手段的综合运用。奥运会是最好的“媒介事件”,它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2008年的北京的奥运会将呈现怎样的情景?最大的媒介互联网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本刊记者就上述话题专访了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席伟航。  相似文献   

2.
断了皇粮推向市场50家大社重新组合最近,俄罗斯出版部颁布了一个重组国家出版社的命令,这意味着由官方提供垄断、政府负责养活的“国家”出版社,再也无法养尊处优了……苏联解体后,私有化浪潮席卷全国,许多国营企业一夜之间就改变了性质。出版自由的政策出台之后,各种各样的私人出版社纷纷成立,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社”万“社”梨花开,据说,仅在莫斯科一地,如今就有近千家私人出版社。奇怪的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仍然存在着50家大型的国家出版社,它们似乎仍然没有被彻底地断奶。而今天,它们的生存状况毕竟也…  相似文献   

3.
基于话语权力理论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卉 《当代传播》2011,(5):85-87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权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家形象广告通过对“国家品牌”的塑造,对外可以对他国政府的制度、政策、心理、行为及其国民心态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形象广告话语受投放媒体、区域、时机等要素制约,体现了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家政治话语权力与经济话语权力的争夺.国家形象广告发展需符...  相似文献   

4.
当国家明确向王治郅张开怀抱的时候,他的回归与否仍还是一个悬念,这回,打开症结的钥匙攥在了王的手里。其实,2008年已年满31岁的王治郅是否会再披中国战袍的意义,已不是他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而是他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举国体制下的中国运动员,如何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同时,获得个人发展的最大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新闻写作是很容易流于卡占燥乏味的。如果主体是一件颇不同寻常的事件的话,也许只要做到把五个W叙述清楚就可以了,但如果要写的对象是一个人呢?仅仅是把这个人的一些事迹做堆砌式的叙述吗?那这篇文章一定不会是篇成功的新闻报道,读者看完后也许只会觉得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讲题涉及的是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国家治理模式如何起源的问题。我们可能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在西方文化传统下,为什么会发展出现代的宪政民主的治理模式,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下,却发育形成了持续几千年的专制政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问题,可能有许多解释层角度,本讲通过比较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差异,尝试着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翔不跑了,你失望吗?我的女友MAY一定很失望。很久之前,她就兴高采烈,在MSN上问我Athletics Final是啥意思?确认是“田径决赛”之后又问我:是不是刘翔那一场?我两眼一摸黑地说:应该是吧……国家体育场就是鸟巢吗?这个我很有把握,答:是的。她把方方面面都问清楚之后,  相似文献   

8.
张英芳 《大观周刊》2012,(12):233-233
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作为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在自身的定位上就必须体现出明显的学科特色和语文教师所特有的知识层面及全面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不可能再去充当园丁或是知识传声筒的角色。也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那么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怎样才是贴切和妥当呢?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事关一个国家的未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而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给一个国家带来国际传播机遇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对一个国家的安全造成一定的挑战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笔者针对于此,在本文中提出了社交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朱莹 《中国出版》2012,(19):21-21
主题出版物如何创新,是做选题策划的一个难点。这十年的辉煌成就,值得记录、书写的很多,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才能以小见大地体现国家责任和国家行动,同时引发大众的阅读共鸣呢?  相似文献   

11.
海霞 《现代传播》2007,(3):83-85
“自我解放”是一个哲学问题,其内涵、外延相当广泛。本文仅从哲学中“自我解放”里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层面,就电视新闻播音主体在节目中如何体现鲜活生命力、拓展自我个性空间,以及电视新闻播音主体在历史发展中角色定位的历史变化及其隐象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外在形象,它是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国家主权宣誓的无形体现。因此,国家形象本身意义非常重大,它对于国家在国际中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体制与行为的完善,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与客观的条件基础,但是国家的形象塑造就离不开大众传媒。通过媒体传播影响公众的舆论导向,传播并表现国家形象,通过外宣传媒表现国家总体形象,也成为了各国外交的手段之一。由此,我们应该遵守媒体传播的有关规律,并融入世界传媒体系,提高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笔者基于此,首先分析当今社会传媒力量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及影响,然后重点介绍了外宣传媒的塑造国家形象的相关策略,最后提出了在塑造国家形象中传媒必须遵守的媒体规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部犹太裔美国商人拍摄的粗制电影,经过一个科普特基督教信徒的渲染,和原教旨主义者的"引导",点燃了20多个穆斯林国家的反美运动。这场运动,考验着后"阿拉伯之春"的伊斯兰新政权,也暴露了这些刚刚实现民主制度的国家面对暴力的脆弱"许多美国人都在问,事实上我也自问,怎么能发生这种事?在一个我们帮助实现解放的国家,在一个我们帮助避免被摧毁的城市,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美国国务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正如一个家庭。家里的不整洁之处,不愿让外人看到。所以,来客人的时候我们会把屋子打扫干净,收拾整洁。如果外人到家里来,专盯着你家脏乱差的地方看.你自然不舒服。一个国家亦是如此,我们不喜欢海外媒体总是盯着中国的问题,而对中国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但是在我们不舒服之前,是否应该检讨中国媒体的责任:在海外媒体关注中国的问题之前,中国媒体是否应该理性、深刻地发掘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电子件环境中,或说在网络环境中,当数据灾难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数据恢复①技术找回原来的数据内容。恢复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可能在形式上有些差异,此时的数据是否就完全丧失了原始性呢?理论意义上的数据恢复,其本质是什么?经过恢复的数据是否“完好如初”呢?本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回族知识分子透过对时代趋势和群体衰落原因的分析,认识到"历史叙述"对于群体振兴的重要意义。他们将报刊和"历史叙述"相结合,尝试构建中国回族历史的叙述方式,从历史的角度促进回族的觉醒与振兴。这一时期回族的历史叙述以回族报刊为主要载体,在内容上增加清史反思的内容,在叙述中突出由进步史观向循环史观转变的趋向,并且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此之中体现出来,对后来的回族历史叙述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自己适合去哪个国家留学?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学校?出国留学前要做哪些准备?如何与国外学校接洽?如何顺利通过留学签证和履行什么手续?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对留学有哪些特别的规定?出国后可能面临哪些情况与困境?  相似文献   

18.
张永红 《军事记者》2003,(8):31-32,72
含金量再高的金矿石,不经过一定工艺过程的提炼,只能算是一块矿石。新闻材料也是如此,不经过作者的认识和思考,只能算是一堆零碎的线索或素材;只有通过一定的认识过程,才可能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而提炼出蕴含于新闻事实内部的深刻思想,体现其独特的新闻意义。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采编实践,就新闻主题思想的表达形式和提炼方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看一篇稿子有没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大不大,很重要的是要看稿子的主题思想是否深刻。我们所说的新闻主题,主要是指通过新闻事实的叙述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内容主体或基本意图。主题思…  相似文献   

19.
他始终记得甘地说的那句话:“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及其道德是否伟大与崇高;一个民族与其道德是否进步,可以从动物所受的待遇来评判。”  相似文献   

20.
《布伦迪巴》由长篇童话和附记构成,隐喻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组织的恶行以及在强权统治下人们的不屈抗争.该书的出版价值更多体现在选题的创新性、故事的隐喻性,以及附记中历史叙述的真实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