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中学生问一位著名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你怎么看这句话?”答曰:“应改为‘考考考,老师做参考;分分分,学生做汇报’。”他的回答赢得了学生们的一片掌声。可见学生们并不反对考试,只要这种考试是“参考”,是“汇报”;学生害怕的是那种如叶圣陶所谓有“压迫之感”的考试,因为它被奉为“法宝”,  相似文献   

2.
课堂幸运儿     
一大早的语文课上,很多同学昏昏欲睡。于是,老师使出了提神法宝——提问。老师说:后面那位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对,就是你,不用看了!同桌从昏睡中惊醒,唰地一下站了起来:我……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一直以为"勤奋"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法宝。于是,语文老师就和学生赛跑,早读课看学生默写,午休找学生默写,放学留学生默写,用时间出成绩。那么,无数的时间换来了什么呢?成绩吗?学生喜欢吗?我看未必。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学生厌烦,老师疲倦。  相似文献   

4.
学生中曾经流传过这样一首“学谣”:“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言辞之间透出一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酸楚与无奈。许是应了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话,那些惯以“考试”为法宝对付学生的老师们而今竟也大都堕入了各级各类、各种各样的考试的“围追...  相似文献   

5.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学生的绝招”。 “考试作弊天经地义,有人告密下课暴力”。 如此校园歌谣,道出了学生作弊的普遍性。其或左顾右盼,或翻书看本,或夹带传抄,或交头接耳,甚者,还  相似文献   

6.
学生考学生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今对于成人学员来说,老师祭起的“法宝”是否灵验了呢?是起了推动学习的作用,还是被应付了事呢?作为老师还有没有鼓励学员学习的新招数呢?  相似文献   

7.
考试三招     
一提到考试,做学生的大都摇头叹息,紧张兮兮的。这“老师的法宝”怎么就没个失效期?考试真的就那么可怕?我看未必。现在我来教大家三招。  相似文献   

8.
史无前例     
一大早,我们上语文课,就有部分同学昏昏然。年轻的老师就使出了“提问”的提神法宝,于是他说:“后面那位戴着眼镜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说一下刚才我都讲了些什么?对,就是你,不用看了!”  相似文献   

9.
史无前例     
一大早,我们上语文课,就有部分同学昏昏然。年轻的老师就使出了“提问”的提神法宝,于是他说:“后面那位戴着眼镜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说一下刚才我都讲了些什么?对,就是你,不用看了!”  相似文献   

10.
谈“请家长”和家访七十八中学姚佳宏请家长是老师的一个“法宝”.许多双差生都怕它。请家长究竟好不好?这要看老师请家长的目的、动机和效果了。目前,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不少教师的劳动强度、精神压力相对增强,“清家长”以配合教育...  相似文献   

11.
考场百态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真是一语道破莘莘学子的真实生活,同时也说出了考试的残酷。“沙、沙、沙……”寂静的教室里,只听见笔划在纸上的声响。看,A君正侧目微思,是在思考问题吧。看那认真的样子,还真投入  相似文献   

12.
从事小学中年级教学的这几年,我深切地体会到:孩子们对老师的选择不是看谁的学问大,而是看谁与自己最亲近.本人生就一双灵动、传神的眼睛,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些特殊的本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我成为"孩子王"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眼睛的比喻     
刘侣燕 《师道》2004,(5):38-39
从事小学中年级教学的这几年。我深切地体会到:孩子们对老师的选择不是看谁的学问大,而是看谁与自己最亲近。除了生就一双灵动、传神的眼睛之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关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我成为孩子王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正>曾经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演变成了: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老师的命根。考试也成了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不二法宝。有考试就有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常见的质量分析会,让教师"几家欢乐几家愁":一是数字排队会。如某某老师所带班级平均分是多少、优秀率是多少、前10名有几人、在学科教师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知道啄木鸟有三大法宝:“隔木耳”、“铁钩爪”、“凿子嘴”。我们的老师也有三大“法宝”:“传神眼”、“顺风耳”、“幽默嘴”。凡是被他抓住的“虫子”没有一个不“认命”的。你瞧,老师又使出了“法宝”———幽默嘴。今天,老师正在上课,他在黑板上出了道难题考我们。同学看了题都傻眼了,有的直按手指,有的望着天花板,好像天花板上有答案似的。可张李东和别人思考时的动作不同,他呀,拼命啃着手指。老师见了,笑眯眯地说:“我发现一种‘零食’。它携带方便,不会过期,原味保鲜,百吃不厌。”我们听了,都用奇怪的眼神望…  相似文献   

16.
一个"聪"字诠释了所有学生应该具备的内涵:用耳朵仔细听,用眼认真看;用口大声说,用心真切记。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数学老师都认为习惯的培养是语文老师的事,忽略了学生上课听、说、看、用等习惯的培养。其实,好的习惯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法宝,更是学好数学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7.
王淦生 《师道》2015,(1):14-15
在学校呆过的人应该都会对这样两句"学谚"耳熟能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言语之间透出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整日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的学生的酸楚与无奈。或许是应了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古训,那些动辄以"考试"为法宝对付学生的老师今天竟也频频落入各种各样、各级各类考试的"围追堵截"之中,似我这般能力差点儿的则更是陷入此境而难以自拔,复习应考便成了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常听人说,王慈仙老师不知有什么“法宝”,班级工作总是搞得井井有条。不久前我们来到黔阳县安江二完小,访问她所带的四年级班,但见一些“小老师”正在处理班务:维护纪律、组织自习、总结工作……这些“小老师”都是学生干部。原来,王老师的“法宝”就在于她培养了一批得力的“小助手”。  相似文献   

19.
谈心屋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透过泪光望卷子,卷子啊我的命根子。”这些顺口溜在校园里广为流传。又快到期末考试了,同学们的心态会怎样呢?请看“谈心屋”里怎么说。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待过的人应该都会对这样两句"学谚"耳熟能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言语之间透出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整日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的学生的酸楚与无奈。或许是应了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古训,那些动辄以"考试"为法宝对付学生的老师今天竟也频频落入各种各样、各级各类考试的"围追堵截"之中,似我这般能力差点儿的则更是陷入此境而难以自拔,复习应考便成了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