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借鉴美国品格教育TPSR教学理念尝试设计一种与体育课程运动技术学习相融合的道德与责任教育策略,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健美操TPSR教学策略的实践理念、基本特征、目标与内容等进行系统分析,为健美操教学策略的革新以及探索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道德与社会责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代国际教育潮流从着眼于“教”的教育问题向着[于“学”的教育的]变,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更新之一,即是要从更多的从重“教”到重“学”,并且转向以学为本。道德学习实质上是引导学生道德学习的教育。体育作为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学习是每一位体育人士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缺失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学校应加强重视,采取措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教育;结合体育教材和特点进行道德教育;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道德教育等策略,以改善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缺失。  相似文献   

4.
采用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以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北京回龙观地区足球协会"为案例,探析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及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内涵,为今后体育社会组织履行和实践社会责任提供实证研究的样本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是体育社会组织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体育社会组织和个人更能符合社会的期望;2)体育社会组织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决定其社会责任内涵包括对政府的责任、对企业的责任、对媒体的责任、对组织内部成员的责任及对社区建设的责任等5个方面;3)体育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是转变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内在需求,更是推进其自身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改革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相关法规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体育社会组织内部自律机制;增强体育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推进,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体育备受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关注。本文针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校体育的发展的特点,让分层教学模式走进学校体育的课堂,通过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一锅煮"的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体育成绩都能得到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体育教学的课堂,而且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体育课堂活起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形成的现实因素可从宏观社会的影响、竞技体育制度方面的缺陷、运动员道德教育和管理的局限和薄弱、公众舆论环境和道德评价的宽容和支持、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宏观社会的影响包括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引入、道德规范未定型与价值的多元化、科技的切入以及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等;竞技体育制度方面的缺陷包括竞技体育制度安排和设置不完善和不健全、竞技体育相关制度实施和操作的难度;运动员道德教育和管理的局限和薄弱包括运动员系统学校教育的缺失,对运动员业余时间管理的薄弱,重纪律、强制、轻内化的管理方式;公众舆论环境和道德评价的宽容和支持表现为观众、教练、运动员、媒体等对不道德现象的社会支持和道德宽容;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包括道德责任免除、去个性化、道德合理化、社会比较、对不道德行为结果的忽视和疏离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迎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契合"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新课标"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基础教学的标准指标体系,在基础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捷径。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法对"新课标"理念在学校具体的体育基础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因素,对个性化教学进行探析。结论:个性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健全完美人格,提升学生兴趣爱好,并造就学生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相振伟 《体育科技》2023,(5):116-118
文章介绍基于个人与社会责任的体育教学模式(简称TPSR)的发展理念、责任层级、课程领导者责任等,分析其应用领域及发展情况,提出可能有益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几个参考视角:(1)为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理念;(2)为学校体育“学科与生活”融合发展提出了新思想;(3)为学校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等。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范围内科技领域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趋势、我国科技领域法律监督现状、高校及体育学科领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实际3方面分析了体育学科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论证了体育学科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提高科学道德意识、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科学道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审美精神代表了教学模式建构的方向,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应以审美精神作为最终追求.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经历了道德、理性和审美三种精神的追求,健康与体育的美学联系是体育教学模式建构所需要的生命关怀,审美精神是体育"手段论"与"目的论"价值观的融合点和评价尺度之整合所在.在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超功利态度;二是重视情感的建构,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自主性;三是加强体育教学模式的审美化建构.  相似文献   

11.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雁飞 《体育学刊》2005,12(3):92-94
引入当代西方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的运动教育模式,从运动教育模式的含义、目的、目标、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运动教育模式的引进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可操作性及运动参与目标多元化和社会适应目标的模式,同时提供了人文化的体育教育与运动教育模式,为我国新课标的修改与完善,教师体育教学操作与创新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2.
母爱梅 《体育科技》2004,25(1):78-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个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练习和比赛 ,学生往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 ,有效地加强个性培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黄聪 《体育学刊》2011,18(2):74-77
客观讨论"放羊式教学"的形式与精神,并结合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阐释了规则中的自由是"放羊式教学"潜在的理念。研究认为,传统的"放羊式教学"是一种放任不管的无序教学;真正的"放羊式教学"是一种看似自由却又必须遵循规则的有序教学,并且对教师课程规划、内容设计、组织管理和教学理念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提出,结合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真正的"放羊式教学"是适合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模式。当代体育教师应当通过思想观念转变、信息资源获取和知识技术创新,抓住教育教学中责任、理念、方法和实践等精神实质,正确把握规则与自由,从而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能力,适应和推动当前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朱玉芳 《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认为不良的教育观念、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缺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是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等多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Numerous scholars have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physical activity setting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instrumentation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ility-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development, content validity, and initial inter-rater reliability testing of the Tool for Assessing Responsibility-Based Education (TARE) are described here. Inter-rater agreement was calculated for paired observations focused on 2 different teachers delivering a total of 18 separate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for students in grades 1 through 6.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Tool for Assessing Responsibility-Based Education provides scores with adequate inter-rater reliability. The procedure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proved feasible and enable observers to characteri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ility-based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Tool for Assessing Responsibility-Based Education has numerous research and training applications relative to the 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del (Hellison, 2003 Hellison, D. 2003.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 2nd, 1538.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oogle Scholar]) and the national content standard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fically Standard 5: Exhibits responsible personal and social behavior that respects self and others in physical activity setting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2004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NASPE). 2004. Moving into the futur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2nd, 3943. Reston, VA: Author.  [Google Scholar]).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发展性评价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总是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高低来衡量,忽视了发展性评价在体育学习中的作用。通过由重视甄别、选拔转向促进发展,由注重结果转向关注过程,由统一标准评价转向差异评价,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旨在找出一条适宜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阐明其本质功能,而是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敏学 《体育学刊》2007,14(5):96-99
为了提高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以普通学校体育为参照系,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特殊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方面有缺陷和残疾的少年儿童,其身体和心理有别于正常儿童少年;身心缺陷的补偿与康复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追求体育课程的缺陷补偿和康复功能;个别指导是体育教学组织应遵循的重要原则、直观手段的补偿与综合运用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际技能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场地器材应符合残疾儿童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体育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与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校体育实现由固守一隅的“象牙塔”向辐射区域的“体育服务基地”的转变,增强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动力。更重要的是,二者的互动发展能有效解决区域体育所面临的内部主体相互支撑力度不够、互动机制不畅以及区域体育不平衡等实际问题,为区域体育的合理规划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区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拓展学校体育区域服务职能、强化学校体育的区域体育文化培育与创新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学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在分析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方案,期望可以为中学体育教学进步和学生发展做出个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