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萧山藏书家王宗炎是章学诚晚年归乡后的主要交往友人。章氏去世前曾将全稿付王氏校定,王氏十万卷楼钞本《章学诚全集》当因缘于此。十万卷楼钞本或由王氏后人抄成。该本部分篇章内容与大梁本两《通义》一致,部分与嘉业堂本《章氏遗书》一致,亦有超出两者之外的异文、跋语、逸文,有助于改进刊本之讹误、阙佚等,可促进章学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十万卷楼钞本经平步青、周作人递藏,平氏还对该本作了不少批校,亦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靖康要录》自成书以来,多以抄本传世。自清陆心源着力校勘,始有《十万卷楼丛书》本之流传。然而旧抄本之可贵,在于其可订正陆刻本之处颇多。本文首先考察《靖康要录》之版本流传,其次对此书的整理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历时5年精心打磨的典藏之作《周作人散文全集》(14卷本)。该全集由著名出版家、周作人研究专家钟叔河先生完成编校修订。  相似文献   

4.
《大唐类要》是《北堂书钞》的另外一个版本,经清初学者朱彝尊的介绍,世人才知道《北堂书钞》 还有这样一个版本,但谁也没见过,人们大都以为此本已经失传了。今发现国家图书馆藏有《大唐类要》的 四种抄本,一为清顾湘艺海楼藏本,共线装20册,160卷;另一种也为艺海楼藏本,共12册,有清莫友芝、丁 日昌跋语,卷数未著录;第三个为明代抄本,仅存4卷(139、158-160),清劳权校并跋;第四个为清姚觐元咫 进斋藏本,共13册,存115卷。据朱彝尊介绍,《大唐类要》"大略出于原书",有很高的版本价值,期盼能早日 影印出版,以便学术利用。  相似文献   

5.
丁增义 《军事记者》2007,(11):32-32
本刊讯记者丁增义报道:《中国新闻年鉴》2007年卷近日出版发行,这是该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6卷。《军事记者》有7篇论文被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6.
张升 《历史档案》2020,(1):113-119
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年间碧云馆活字印本《鹖冠子》三卷,是编修《四库全书》本及聚珍本《鹖冠子》所用之底本,该书前附有馆臣所拟的一则提要稿。这则提要稿比较特殊,以往从未被学者视为《四库》提要稿,因此,本文拟对该提要稿之写作过程及作用作初步考述。一《四库》底本《鹖冠子》《鹖冠子》三卷,三册,宋陆佃(1042—1102)撰解,故又称《鹖冠子解》,明碧云馆活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注大字低一格。板心上刊"宁"字,下刊"活字板""弘治年"或"碧云馆"。共计133叶。书中有较多朱笔在原书上的校改痕迹,也有一些朱笔签条,偶有墨笔签条。这些校改与签条均应出自四库馆臣之手。  相似文献   

7.
11卷、7000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作为"译人"的周作人重新还原。这一次是周作人译文的原貌与全貌。编者打磨掉当时时代的局限与遮蔽,让周作人的思想与观点得以真切呈现直到现在,周作人仍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但无论怎样,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恐怕要被许多研究者重新评判。11大卷、总计7000余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8.
《四库总目》对收录各书的卷数与篇卷分合多有精要论述.但因各种局限,馆巨对一些书的版本未作深考,致使提要在考辨卷数、篇卷分合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论断.兹举馆臣之误六条,除《汲古丛语》条系指《总目》失检外,余五条皆从版本角度辨其论断篇卷之失.  相似文献   

9.
《麟台故事》五卷十二篇共五万余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关于图书馆的专著。它系统地记述了我国北宋时期国家图书馆的历史沿革、职能、藏书、馆职与编校图书活动等实际情况,也反映了著者程俱的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有较丰富的史料价值。此书单刻本极少见,今据清陆心源辑刻的《十万卷楼丛书》本适当摘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上海档案》2005,(10):31-32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刘耿生在2005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介绍:章学诚,清代方志学理论贡献最大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几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主要有,一、“志属信史”。他主张方志相当于古代列国之史:“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反对把方志归属于那种自隋唐以来以图为主,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图经”,认为方志不仅限于地理内容。二、“旨酒之不离乎糟粕,嘉禾之不离乎粪土”。他以酒与糟粕、嘉禾与粪土来比喻“职官故事、案牍图牒”(即档案)与方志的紧密联系,强调修志须将档案作为必要甚至首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
诗文评论及史学评论类著作出现较早,唐吴兢《西斋书目》始设"文史类",专收诗文评论、史书评论著作,为北宋官修目录所沿用.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从"文史类"内析出论史者,创设"史评类","史抄类"亦渐被析出.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首次提出"诗文评类","文史类"被取而代之.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目》兼取众目之长,同时增设"史抄类"史评类"诗文评类"三大类,突破了先前文史相杂的观念,进一步厘清了史评、史抄的界限.《四库全书总目》则对此类文献作了最后的界定和归类.  相似文献   

12.
被日本学者定为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刻本的《张子和医书》系张子和私淑弟子李子范得到子和真本,并受元帅史天泽知遇,有张德辉(颐斋)等的推介,故促成其刊刻流传,北京大学藏元中统三年刻本是对该版的摹刻。  相似文献   

13.
"藏书楼"是中国图书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该文通过对曹勋的《松隐文集》、刘学箕的《方是闲居士小稿》、陈耆卿的《赤城志》、李昂英的《文溪集》、真德秀的《铅山县修学记》和应节严的《扬州州学藏书楼记》等宋代文献中有关"藏书楼"一词记载的详细考证,得出"藏书楼"术语起源于南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李成晴 《档案学研究》2019,33(1):126-131
苏轼的制诰文同其他苏文一样,皆“相时立说”,浸润着其思想与见解的精华,被韩淲誉为“制诰之杰”。苏轼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雄深秀伟”的制文风格,对两宋掌制诰者影响深远。起自北宋苏轼之弟苏辙及亲炙后学孙觌、翟汝文,历李纲、周必大、林之奇、刘克庄、真德秀等数十位掌制诰的文士,皆能看出对苏轼制文的模拟。诸人有意识地在制文全篇、文章结构、句段、词汇、用典等方面加以借鉴“仿造”,或因袭原文,或模拟化用,共同汇成了苏文在两宋接受史上一支未曾受到关注的潜流。  相似文献   

15.
王绍曾与商务印书馆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1930年,王绍曾进入商务印书馆校史处协助张元济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馆中工作也使其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绍曾开始正式研究张元济其人其学,研究重心偏向张元济的古籍整理与校勘成就,同时发起并向中华书局讨回《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又组织团队进行整理并最终将...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孙承泽《水利书》是目前所知《水利书》的唯一传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因"此书未见著录",以致误其为伪书,且误认与孙承泽所作《九州山水考》为同一部书。经我们研究发现,此本为孙氏后人所抄,且与《九州山水考》并非一书。《水利书》是孙承泽在水利建设方面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原谅 《图书馆杂志》2020,(4):50-56,61
掌握古代先贤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提升目前阅读推广的有效性。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流传的朱熹读书法三个版本源自黄士毅的《朱子语类》、黎靖德的《语类大全》和张洪、齐熙编辑的辅广《朱子读书法》,其内容和编辑思想各不相同。朱熹读书法中蕴含的读书于学者至为重要、读书不在多寡而在于"精"、读书须循序渐进、读书有利于崇德、作文是读书的重要目标等思想对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实践、阅读推广人和读者的素养提升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东峰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1):144-147
南宋中期,魏仲举汇编并刻印的《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是韩愈别集的第一个集注本,学术价值和文献学价值极高,在韩集传本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后世流传的韩集注本和韩集选本无不受其影响,在校勘、笺注及编纂体例上均吸收其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9.
《西京杂记》《续巳编》为明代隆庆年间刊行的文言小说,题杨穆、郎瑛著。目前可知此二书最早见于《类编古今名贤汇语》丛书,后又被节录、收入《说郛续》。明后期特别是入清以来,《说郛续》本被诸家书志沿录、注引不辍,然此二书之性质实大有问题。笔者今据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今贤汇说》《类编古今名贤汇语》,考证《西京杂记》《续巳编》为伪书。希望可以订正相关著录。  相似文献   

20.
威海市古籍庋藏宏富,市图书馆及文登、荣成、乳山图书馆均有大量收藏。尤以文登为最,以《守皖谳词》和《巡漳谳词》为代表的69种古籍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8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丰厚的藏书源于当地悠久的人文传统,威海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刘必绍、董祚远、于琏、于熙学、于颐发、毕以绣、孙福海、孙葆田等著名藏书家。如今,《威海市古籍联合目录》完成,为研究利用威海古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