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与传统的教师评价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应该遵守发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注意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现实表现评价和未来发展评价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师需求、教师能力标准、培训方案为依据,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全面性与实效性相结合、主体性与多元性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教师的能力构成,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以专家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实践基地评价为一体的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力求提高物业管理专业教师素质,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3.
教师评价内容体系之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教师评价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教师评价内容体系的重建是教师评价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教师基本素质、职责与表现为主要成分,整合教师胜任力评价、教师绩效评价和教师效能评价的契合之处,在理论上提出了教师评价内容体系的金字塔模型。金字塔模型主要有成分、维度与指标三级体系构成,它对量化教师绩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培训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远程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着重视评价结果,缺乏过程评价;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忽视专业化发展评价;重传统评价方式,忽视远程教育的特殊性等问题。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特点,使远程教育教师评价方式更具科学性与多元性。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科学化,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教师,体现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探究基于信息化的高校教师管理与评价的现实作用的基础上,从信息化视角分析目前高校教师管理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教师管理与评价的优化策略:从教师基础信息管理、教师培养与提升、教师资格与任用等三个维度优化教师管理;从健全教师评价顶层设计、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评价分析等三个维度优化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评价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评价,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个两难困境:教师评价方案与实际操作的矛盾冲突,造成教师发展性评价与业绩评价的对立,致使教师评价不能左右逢源,找不到既与评价理论一致又适合于教师评价实践的出路.要想走出教师评价的两难困境,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观念改变、制度改造、方法改良,使教师评价真正走出困境,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不仅是强化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一项不断提升教师伦理道德的活动。教师教育评价要服务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就要持续地关注教师伦理与道德教育问题。教师道德教育评价包括对教师道德教育目标的评价、道德教育课程落实度与创新性的评价、教育过程德育因素的评价以及教师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的特点 ,要求高中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层面和教育管理能力不同于其他学段的教师 ,而相关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理论 ,必须与之相适应。本文就个人的理性认识和工作实践 ,谈一谈高中教师评价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需要 ,用科学的教师评价理论评价教师 ,协调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教师与社会的人际关系 ,最大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最大限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评价理念过于落后、评价主体不完整、评价方法不科学等方面,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发展。教师评价应该从正确处理奖惩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凸显教师自主评价、突出人文关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增强教师评价的客观性等方面着手,逐步找准形成性评价与绩效性评价的平衡点,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是两种不同的评价理念和制度。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师评价以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为归旨,具有激励性、前瞻性、民主性和建设性特点。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包括准备、实施和总评三个阶段及其相应的程序性工作。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注意同奖惩制度脱钩,为教师发展导航,与民主参与同行,跟保密泄密绝缘。  相似文献   

11.
客观对待教师绩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友 《教育学报》2007,3(1):47-53
教师绩效评价有其特定的内涵,既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结果的评价。由于教育目标更具模糊性与教育效果的复杂性,对教师的绩效评价就更应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许多研究者与管理者却把教师绩效评价曲解为“不正确”的教师评价,而把发展性教师评价神化为“正确”的教师评价。他们错误地认为教师绩效评价只能调动少部分人的积极性,绩效评价是针对过去的、对未来没有意义,唯有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促进教师发展,而教师绩效评价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发展性教师评价关于“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假设及其人文主义的管理范式也有其内在的缺陷。虽然,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更高境界的教师评价,但它必须以教师绩效评价所达到的严格、精确为现实基础。由于我国现阶段教师管理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科学化不足,因此,应当认真对待教师绩效评价,而不是盲目地推崇发展性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提出和探讨"过程本位"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基础上,从传统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局限性、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撑等方面分析了转向"过程本位"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的必要性,从树立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理念、重视教师教育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人"的因素、不断优化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路径、根据监测结果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过程本位"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评价制度,这表明了教师自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自评的理论为基础,从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对教师自评体系进行解构,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nalyzed teacher candidates’ approaches to classroom assessment, self-perception of assessment competence, motivation for complet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assessment education experiences at the end of thei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Through latent class analysis, three subgroups of teachers were identified: eager, contemporary, and hesitant assessors. Membership to each class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perceived relevance of classroom assessment, motivation for pursuing teacher education, methods of assessment education, and teacher certification.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teacher candidates’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should not be viewed as a stable characteristic, but one shaped by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ext, and personal dispositions.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优秀的教师候选人,美国教师教育项目开展了教师品性评价。该评价贯穿于教师候选人的整个学习和实习期间,旨在使教师候选人的品性在不断的反馈中得到充分发展。美国各高校教师教育项目对教师候选人的成功至关重要的品性评价内容进行界定。评价所使用的方法包括行为检核表、评价量表、访谈和品性反思文章。品性评价的实施涉及教师品性评价介绍课程、签订教师品性评价协议、四次主要评价、不定时的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应用。教师品性的改进采用发挥教授和导师的模范作用、教师品性研讨会、品性改进课程和PDR-PREP方法等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测评素养是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外有关教师测评素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测评素养的构成、现状及培训需求、测量工具的开发和验证、测评素养发展途径和影响因素等。这些研究对我国开展教师测评素养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启示我们可以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拓展,要基于我国国情,开展教师测评素养及其测量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ims to reconceptualize teacher assessment literacy (AL) by connecting two fields of research: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teacher education. It begins with a scoping review of AL studies. By synthesizing and analyzing 100 studies on teacher AL, a 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eacher assessment literacy in practice (TALiP) is proposed. This framework is illustrat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eacher AL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framework, a working definition of TALiP,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以来,美国教师培养面临内部质量提升和外部质量问责的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伴随数据系统和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教师增值评价的推广,教师培养项目的增值评价应运而生.教师培养项目增值评价基于教师培养项目→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因果逻辑,通过统计计量模型来评估教师培养项目对学生成绩的贡献度.其中项目效能的证据选择、效能测量以及效能增值结果的意义阐释构成教师培养项目增值评价的关键内容.教师培养项目增值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公众对于强化教师教育绩效责任的呼声,但依然存在着信效度和适用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通过评价来切实保障教师教育课程的质量。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大体可以分为教师教育机构外部专业组织开展的认证和机构内部的学生学习评价两部分。美国专业组织开展的教师教育认证由于标准的清晰性、人员的专业性、过程的规范性、结果的透明性,能够对教师教育专业及其课程起到重要的指导与监督作用。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内的各门课程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作品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等评价策略得到广泛使用。这启发我们,应该重视对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并切实改进我们的评价实践。  相似文献   

20.
对教师专业以及良好教师形象的不同理解,决定着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不同选择。将教师定位为“反思性实践者”,就意味着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需要一种能检测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评价范式——基于表现的评价。基于表现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所遵循的理念包括检测全面而整体的素养、引发真实情境中的表现、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促进专业的持续发展。档案袋评价法、微格教学评价法、课堂观察评价法、开放性试题与小论文是基于表现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