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两组人群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IL-6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不同原发病因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NT-proBNP参数均与CHF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对CHF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和尿中IL-6的含量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48例Ⅱ型糖尿肾病(组1)患者血液、尿液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6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Ⅱ型糖尿病组(组2)及48例健康人(组3)比较。[结果]组1血和尿中的IL-6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组2和组3之间比较,血浆和尿液中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1患者CPBMCS中的IL-6含量与组2,组3之间无明显异(P均>0.05)。[结论]血浆和尿液中IL-6的检测可作为判断Ⅱ型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的水平,分析探讨IL-18在SLE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I。ISA)测定SLE组及对照组血浆IL-18的水平,比较不同疾病患者组间的差异。分析与C3、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血肌酐(Ser)及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LE活动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于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SLE稳定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1L-18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和无肾损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血浆IL-18水平与Scr、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密切相关。结论:SLE患者血浆IL-18可以作为预测SLE活动的指标,并且可能成为SLE药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1β及IL-6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1β及IL-6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血清中IL-1β及IL-6的含量。结果:病例组血清中IL-1β、及IL-6的含量平均值分别是24.8±5.1pg/ml和23.2±8.4pg/ml;对照组分别是15.0±4.6pg/ml和19.5±9.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1β及IL-6的含量明显增高,后者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展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疗效。方法: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CA90~15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比值、心搏量(CO)、6min步行试验(6MWT)、水肿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CA可在短期内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华冰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6):10-16,20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干预对运动员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点肌肉酸痛程度及血IL-6、T-AOC、SOD、MD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运动员16名,随机均衡的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受试对象服药2周后,进行一次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建立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模型,并分时点测定主观感觉酸痛阈和血IL-6、T-AOC、SOD、MDA。结果:A、B两组主观感觉酸痛阈各时点均显著低于运动前,A组运动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B组同时点;A、B两组运动后血浆IL-6浓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运动后即刻达峰值。A组运动后IL-6各时点显著高于B组同时点;A组运动后T-AOC各时点均显著低于B组同时点;A、B两组运动后S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A组运动后各时点SOD活性实验组显著低于B组同时点;A、B两组运动后即刻MDA水平升高至峰值,随后下降,A组运动后各时点MDA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同时点。结论:原花青素可减轻大强度离心运动导致的DOMS,抑制IL-6的产生,能有效提高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同临床类型以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0例疑诊为ACS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组和正常对照组,再以冠心病临床类型、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成不同的亚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之间Lp-PLA2水平的不同.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Lp-PLA2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p-PLA2活性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结论:Lp-PLA2活性能反应冠脉病变的稳定性,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观察适应性运动对大鼠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浆IL《变化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两周离心跑台训练。两周后观察各组在运动前及完成一次性跑台离心运动后即刻、24h、48h和72h观察比目鱼肌结构及血浆IL-6的变化。结果:(1)运动后两组大鼠比目鱼肌均出现损伤性改变,尤以对照组更为明显,且以运动后24-48小时较为严重。(2)对照组运动后即刻血浆IL-6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72h再次显著增高。实验组运动后48h达峰值。实验组运动后血浆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应性运动有助于减轻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对血浆IL-6水平的升高有抑制作用。血浆IL-6可能与由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园蓝为研究材料,鉴定园蓝花青素提取物(GBBAEs)中的功能性成分的结构,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炎症模型,并评价其抗炎作用和初步机制。创新点:首次探究了蓝莓花青素对建立的LPS诱导体外炎症模型的营养干预作用,并初步探究了发挥抗炎机制的作用通路。方法:将RAW 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不作处理)和实验组(1μg/ml LPS刺激建模)。实验组进一步分为3个不同浓度组:400μg/ml GBBAEs组、800μg/ml GBBAEs组和1200μg/ml GBBAEs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NF-γ)等炎症因子的释放量;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IL-1β、IL-6、TNF-α、环氧合酶-2(COX-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炎症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相关炎症蛋白COX-2和NF-κBp65表达水平。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ELISA法测定GBBAEs可以显著性抑制NO、PGE2、IL-1β、IL-6、INF-γ等炎症因子的释放;RT-PCR分析阐明在LPS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中,GBBAEs可以显著性抑制IL-1β、IL-6、TNF-α、COX-2及MCP-1的炎症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此外,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显示GBBAEs对相关炎症蛋白COX-2和NF-κBp65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进一步证实GBBAEs通过NF-κB机制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贫血对老年慢性重度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贫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收治的心功能为Ⅲ~Ⅳ级(NYHA分级)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按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Hb正常组、轻度贫血组及中度贫血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接受常规控制心力衰竭治疗情况下,分析贫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合并贫血的老年CHF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贫血的患者(P〈0.05);中度贫血的老年CHF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显著高于轻度贫血组及Hb正常组(P〈0.05);1年后中度贫血的老年CHF患者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V)及6min步行距离(6MWT)与住院时及正常组比较其心功能更差(P〈0.05)。结论:老年CHF合并贫血的患者其再住院率及病死率较高;且贫血的程度越重,其病情也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GTT)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细胞因子IL-6、TNF-α的影响.方法: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阿维A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GTT片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624,P0.01).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1.280、9.481;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456、7.187,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GTT联合阿维A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并对控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炎症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开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开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清开灵组(清开灵 常规治疗,生理盐水250 ml加入清开灵1200 mg,1次/d,连续14 d,静脉点滴),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清开灵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清开灵组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清开灵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78.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清开灵治疗可以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其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6的产生、阻止白细胞向梗死区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6~ 2 0 0 2 .5月 ,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ASI) ,其中 ,包括 4 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本组行PTCA成功 15 0处 ,失败 4处 ,成功率 97.0 %。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 10 0 % ,C型病变成功率为 87.5 %。失败者为 4例冠脉完全闭塞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2例陈旧心梗。其中 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 ,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 ,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 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 112例 (15 4处病变 ) ,其中病变A型 6 8处 ,B型 6 0处 ,C型 2 8处 ,置入支架 15 4支 ,平均 1.1支 /处 ,即刻成功率 10 0 %。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 ,有 2 4例患者置入 2只支架 ,7例置入 3只支架。急诊PTCA4 3例 ,直接PTCA4 2例 ,挽救PTCA1例 ,成功率 97.6 %。结论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研究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复制数量(mtDNACN)和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和其相关性。创新点:探讨了老年(50~80岁)膝骨关节炎患者白细胞mtDNACN和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膝骨关节炎组和对照组血液样本并对膝关节评分(Kellgren-Lawren grading)。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相对mtDNACN;使用多重免疫分析(multiplex immunoassay)测定血浆中10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应用线性相关、Logistic回归和主成分分析(PCA)揭示骨关节炎白细胞mtDNACN和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论:血浆中白介素4(IL-4)、IL-6和全血白细胞mtDNACN可能是膝骨关节炎有效的生物标志物;IL-5则对mtDNACN减少具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女性吸食海洛因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和血清中性激素的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吸食海洛因对女性免疫功能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取吸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Th1/Th2细胞因子,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结果:吸毒组30例患者Th1细胞因子(IL-2:1.45±0.48μg/L,TNF-β:0.37±0.14μg/L,INF-γ:2.99±0.55μg/L)和Th2细胞因子(IL-4:23.68±11.22μg/L,IL-10:12.11±5.13μg/L)低于32例健康组Th1细胞因子(IL-2:4.09±0.79μg/L,TNF-β:0.91±0.35μg/L,INF-γ:5.69±0.91μg/L)、Th2细胞因子(IL-4:54.24±17.21μg/L,IL-10:22.34±7.26μg/L)水平(P<0.01);吸毒组患者血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吸毒组E2:38.71±18.18ng/L,P:0.79±0.53μg/L;健康组分别为79.98±34.42ng/L和2.10±0.86μg/L)(P<0.01)。结论:海洛因的摄入可导致青年女性性腺激素水平下降和免疫水平全面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ture,CHF)伴贫血的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自2004.8~2005.8月间住院的重度CHF(心功能Ⅲ~Ⅳ级)伴贫血的患者,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注射及铁剂口服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在客观指标上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脏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及死亡率上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常规控制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EPO抗贫血干预,可延缓重度CHF伴贫血患者的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蛋白在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50例(合并组)单纯冠心病患者50例(冠心病组),另外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脂蛋白水平,同时对3组患者的冠脉进行造影.结果:合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载脂蛋白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合并组与冠心病(CHD)组(P0.05),而合并组显著低于冠心病(CHD)组(P0.05);合并组和冠心病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并组又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合并组和冠心病组的载脂蛋白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合并组和冠心病组之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载脂蛋白A1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检测指标可以为判断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IL-6、TNF-α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观察其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IL-6、TNF-α的变化,并与同期20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OC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IL-6、TNF-α较术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LC患者IL-6、TNF-α基本上恢复至术前水平,而OC组患者IL-6、TNF-α高于术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LC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与OC组相比,LC组患者对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影响轻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IL-4mRNA和IL-4蛋白在哮喘大鼠CD34+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及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MK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卵白蛋白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IL一4和γ-干扰素(IFN-γ)浓度;用Minj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骨髓CD34+细胞;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D34+细胞中IL-4 mJ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D34+细胞中IL-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哮喘组骨髓CD34+细胞中IL-4mR NA和IL-4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其它各组(P<0.01);哮喘组除了IFN-γ水平低外,IL-4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都是三组中最高的(P<0.01);除哮喘组外,其余组的各项指标相近(P>0.05).IL-4 mRNA表达量与IL-4浓度、Eos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大鼠骨髓CD34+细胞中IL-4mRNA的表达增强;孟鲁司特可以下调IL-4mRNA的表达.可能成为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技术对7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20例老年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患者发现有收缩功能不全者11例,占14.5%;舒张功能下降者41例,占53.9%; ②根据二尖瓣血流A峰速度(A)与E峰速度(E)的大小分组,A>E组患者的白天、夜间及24h平均收缩压均高于A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