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喜双 《九江师专学报》2014,(2):111-114,128
健全的机制是推进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仍存在法律保障不健全、缺乏有效路径以及环境问责和救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因此,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政府回应、环境诉讼、责任追究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热情,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建伟 《红领巾》2005,(2):29-32,36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信息公开的架构为: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和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公开.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已基本确立,中国应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3.
构建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促进环境保护公共参与的需要,现有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了这一制度.政府环境信患公开方式可以分为政府主动公开和依公众申请被动公开两种方式.以环境社会学视角所揭示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理论考察,虽然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应该并重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但在当下中国社会情势下,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还能起到兼负提高社会环境意识、重构公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能力的重任.我们应该在立法和法律实践中注重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联邦绩效问责的教育财政政策源于20世纪8年代的政府改革运动,并通过《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多次授权修订得以逐步形成与完善。2002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凸显了联邦政府绩效问责的教育财政政策取向。在推进绩效问责的过程中,联邦政府绩效问责与财政诱导相结合的策略对实现联邦教育政策目标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结合中国实际完善教育财政政策,需要确立教育财政政策的绩效问责导向,发挥教育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财政诱导效用,推进信息公开,拓展社会专业机构,并使公众参与绩效问责。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我国现代民主制度迅速发展,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通过囚徒困境模型,分析政府与公众之间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认为健全民主法治,提高公众参与意识,转变政府角色,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破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困境之道.  相似文献   

6.
环境法治建设与水污染治理对公众参与提出了现实需求,水污染治理需要构建政府、企业与社会的三维关系,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其中,但通过研究发现公众参与过程中存在能力与参与意识欠缺,参与机制不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水污染渠道、奖励机制,积极引导环保NGO组织及地方高校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作为考察和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文本依据,据此可洞察一个地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历年年度报告的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取得较显著的成绩,但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不强、规范性不够和透明度不高,缺乏明确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等。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实用性、便捷性;合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并增强其透明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南京当地政府在行政公开的过程中对媒体有所选择的行为有悖于行政公开的原则,其实质是信息垄断,妨害了媒体及公众的知晓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正确的行政公开保障了公众与媒介的知晓权,公众通过对自己生活、工作利益紧密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充分知晓和了解,进而参与政策的决策和制订,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产生政治认同,达到社会稳定良性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引入公众参与,不仅是克服市场和政府失灵的理论需要,还是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和政府决策水平的现实需要。基于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状况,我国应从提高立法层级、培育农民环保组织、建立公众听证、强化信息公开、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进行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过程实质是公众与政府、公众与第三方、政府与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利益博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阻力系统和以公众为主导的动力系统,二者的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未来走向.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都为公共利益时,各方的收益均最好,政府信息公开也才能最终实现“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承担环境保护职责,要求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环境善治。政府应当提供环境保护的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制度的执行并进行监督检查,通过信息公开为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提供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工》2009,(8):46-46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举行“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圆桌会议。在发布的有关报告中,该机构对各省级政府和相关部委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08年度)公布情况进行打分排名。  相似文献   

13.
在对群体性事件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可知我国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诸如"被动公开"和"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机制、缺乏合理的评估与问责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转变政府行政观念,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与真实性;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信息发布口径,建设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开展信息公开评估,建立信息公开问责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偏重于保密;为公众提供环境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程序方面缺乏保障和救济。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应当转变观念,从修改和整合现行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入手,建构系统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评估,是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机制,也是提升决策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目前还存存在着诸如决策事项不够公开、透明、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感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制约因素。要想突破制约公众参与的"瓶颈",则需要从建立与完善重大决策信息的公开机制、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和建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方面寻求制度创新,这才是确保公众在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充分行使话语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构建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公开其政务运行过程的相关信息,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查询、复制、下载、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基础是公众知情权。在宪法中确立知情权的基本人权地位,借鉴其他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来构建我国特色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行政问责对于推动行政问责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公民参与行政问责呈现出缺失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供给不足,包括信息公开机制缺失、权利保障机制不完善等,使得公民难以参与到行政问责过程之中。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认公民参与行政问责的主体地位、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等保障公民参与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8.
齐月 《林区教学》2010,(5):119-121
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后,图书馆具有明显的文献和信息分类、检索的优势。为了方便公众和社会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查询信息的快捷途径,图书馆必须了解国内外政府信息分类及发展概况,加强对政府信息分类方法和公众对信息获取方法的深入研究,以便促进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7,(6):50-54
环境群体性事件近年来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瓶颈,多数学者从政府责任维度进行治理机制建构,然而政府、企业、公众、环保组织在事件中权利义务的行使耐人寻味。从权利维度出发,分析政企关系,政府、企业信息公开义务,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环保团体的参与,公众心理和参与的积极性等因素与此类事件的关联,以各主体为角度提出优化政府权责,规范企业、政府权利义务,鼓励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倡导公众理性维权等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多维度、多边界地接收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的进步,公众参与的愿望增强,对政府事务真实信息了解有迫切的需求,这使得政府必须快速、准确、合理地进行信息公开。可是,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配置不完善,公开信息的方式、内容等有一定的欠缺,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政府有关行为失范的消息蔓延且被夸大,对政府公信力有严重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日渐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