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学科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单一的测度方法无法全面描述其本质特征。先前的研究大多针对跨学科某一维度进行分析,缺乏整体视角和系统建构。本研究对跨学科的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会聚与科学合作模式三个不同维度进行有效分解与整合,分别从参考文献学科多样性、目标文献学科多样性和合作机构学科多样性三个维度进行测度和综合比较分析,以普赖斯奖获得者的研究论文为例,探索不同测度方法的共性与差异、适应性与结合点,以及跨学科研究不同维度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单一维度的方法相比,三维测度可以更加全面地剖析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特征,同时也为跨学科的测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技术部类之间会聚指数测度的方法与指标,有助于从中观层面把握技术会聚发展的态势,对促进工程技术领域学科优化设置、前沿技术交叉融合与会聚发展的战略部署、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和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基于技术会聚理论和技术共类分析方法,提出了技术部类之间会聚指数测度的理论依据、方法和指标,并以世界专利数据库《德温特创新索引》中的1 405 124条专利数据为样本,对德温特分类代码系统中全部20个技术部类之间的会聚指数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讨了各个指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技术会聚研究探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娜  毛荐其  余光胜 《科研管理》2017,38(12):20-28
近来,技术呈现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技术会聚涌现,有望主导下一代技术创新。本文首先借助科学计量和共现网络分析对技术会聚研究趋势及热点进行总体概述;接着对文献回顾归纳分析,从技术会聚界定、测度、过程及会聚创新几个方面对技术会聚研究进行梳理并展望。研究发现:现阶段,技术会聚内涵已基本明晰,技术会聚测度研究最为广泛,但技术会聚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初浅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为促进技术会聚的发展及相关科技政策,迫切需要学者打开技术会聚"黑箱",开展技术会聚辨识、预测及技术会聚创新等重点选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学科会聚过程中决策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排斥式、共存式、拓展式三种典型类型,具体思维方式的选择受到参与会聚的学科规模与学科间异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科会聚的不同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依次呈现出基于随机偶然的决策模式、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决策模式、基于学科前沿的决策模式、基于共同愿景的决策模式.要以"整体论"为指导、以"问题导向"为准绳、以非传统知识生产方式为平台来优化学科会聚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5.
学科会聚是大规模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对知识生产和科研组织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哈佛大学威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使用文献计量、网络分析等方法,从知识角度对学科会聚的知识结构与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底层知识单元的共同、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系为重要基础,学科会聚呈现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工程科学学科群知识结构特征;学科会聚是从邻近知识领域逐渐扩展至遥远知识领域渐进过程,且学科群间的协同共进程度逐步增强。这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学科发展、有重点地开展基础研究等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向渝梅  章波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37-138
“NB IC会聚技术”对学科会聚将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科技进步实现效益最大化、构建创新型国家基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探索不同学科数量发展变化与科学会聚发展趋势的相关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会聚发展的机理与趋势,为促进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定量支撑.基于科学会聚发展的理论,和1900-2014年间的SCI-E与SSCI论文数据,对全球百年不同学科数量的发展变化与科学会聚发展趋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二者具有高度的正向相关性.研究中的测度方法与指标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性,实证分析结果对推进前沿新兴学科的交叉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外跨学科评价理论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受学术界欢迎的一种综合创新的科研方法.各种资助机构越来越多地受理有关跨学科项目的申请.为了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资助机构和学术机构需要运用有效手段,对跨学科研究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以保证跨学科研究持续有序的展开.试图从过往的中外跨学科评价理论文献中,寻找阻碍跨学科评价顺利进行的各种障碍,以及消除这些障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探索新兴学科会聚发展趋势的测度方法与指标,有助于我们把握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势,理解新兴学科形成与演进的机理,对国家前沿交叉学科发展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基于科学技术会聚发展的理论,提出新兴领域学科会聚发展趋势的测度指标与方法,并对纳米科技的学科会聚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科技学科会聚指数远远高于SCI-E数据库中整体学科会聚指数,纳米科技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发散与收敛等特征。测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实证分析结果对纳米科技发展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雪  张涵 《科学学研究》2020,38(11):1928-1936
会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致力于解决传统单一学科或学科交叉不能解决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有益于在科技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识别出优先支持的领域方向、重大任务或相关行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本研究在综合比较优先领域遴选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存在的问题,以及已有遴选方法应用于会聚科学领域的局限性,分析会聚科学领域的基本特征、主要模式和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的特点,明确问题界定,建立目标函数,确定由政府资助、互惠边界、信息情报和会聚科学构成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特征约束、目标约束、资源约束和能力约束集合,形成会聚科学领域优先遴选模型,以期对科技决策部门识别和遴选优先支持的会聚科学领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