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建国三十余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自编的图书分类法有十余种。其中科学院系统广泛使用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已是我国现行的主要分类法之一,我省高等学校不少单位现仍采用此法。根据科学的发展,科学院图书馆于1970年10月开组织力量对1958年(第一版)分类法进行修订。自然科学(下册)已于1974年修改出版,社会科学(上册)也于1979年11月修订出版。为了便于有关单位使用《科图法》修订本,下面就修订情况和使用方法作一介绍。 (一)《科图法》的修订情况现代科学不断分化和相互渗透,要求图书分类法与之适应。第二版《科图法》在明确“四项”修订原则的基础上,在分类体系不作大修改的前提下,采用了空号的办法处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科图法》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一九七四年修订,由予其系统性强。自然科学部分列类较详细,给号简明。所以被许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及情报部门采用。但是图书分类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图书献内容的增加,图书分类法的内容也应不断丰富。我们在图书分类工作中确实感到《科图法》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探讨一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图法》修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指出了《科图法》第二版存在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并着重提出了修订建议,即:体系不变,局部增删;体系大动,彻底修订,走分类主题一体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以电技术、电子技术类为例,通过对《科图法》第二版和第三版73大类类目的逐条对照与研究,阐述了《科图法》第三版的优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图法》第5版2010年9月出版发行,《少图法》第3版修订工作也于2011年9月开始启动。沈阳市少儿图书馆承担《少图法》第3版TP类目的修订工作。依据《少图法》第3版的修订原则,结合分类工作实践和TP类目修订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调整类目结构、增设新类目、修改类目名称、增改类目注释及删除合并类目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 )》(以下简称《少图法》)自 1991年 5月刊行以来 ,我国各级公共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均采用它作为馆藏文献的分类标准。 1998年 8月又出版了经过修订的《少图法》第二版。在推广《少图法》过程中 ,不少基层工作者提及采用《少图法》分类标引时 ,在使用“0”问题上较复杂 ,不易掌握。为此 ,笔者结合使用《少图法》类分图书的实践 ,针对《少图法》类号中有关“0”的问题加以解剖 ,找出其规律 ,便于图书编目人员更好地使用和掌握。从现象上看 ,《少图法》在用“0”这个符号上是比较复…  相似文献   

7.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2011年版修订完成了.有幸参与其事,应《科技与出版》之约,回顾《出版专业实务·中级》修订点滴,以飨读者.修订之路这是这本教材的第四次修订.2001年8月,人事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2002年,《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问世.2003年、2004年分别修订为第二版、第三版.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自1973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图书馆界及情报系统的充分关注,受到了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欢迎,并被迅速采用。特别是第二版修订出版后,已为全国大量的图书、情报资料单位更为广泛的使用,并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作为国家试行标准。为了对《中图法》进一步加以完善,编委会决定再次进行修订,并计划于1986年发行第三版,这是符合客观形势发展所要求的。《中图法》第三版如何进行修订,这是关系到我国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9.
巢峰 《出版科学》2002,(3):17-20
《辞海》初版于1936年,解放前未曾修订,1958年上海成立专门机构,对《辞海》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于1965年出版了《辞海》(未定稿),以后又陆续进行了三次修订,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和1999年版。由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辞海》的四次修订,每次都给《辞海》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它不断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使用得较多、且较有影响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以下简称《中小型表》)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人大法》)。在这几部分类法中,除《中小型表》外,其余三家都在近几年内作了修订,出了新的本子,《中图法》和《科图法》是第二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J6音乐”类目的修订,解决了《中图法》(第4版)使用中的部分不足,但其在音乐理论类目设置,音乐作品类目调整,部分类目与类目注释的增、删、改、设等方面仍存在概念模糊、逻辑关系不清和设类不当、类名不够准确等问题,需根据音乐艺术的学科特点和音乐文献出版现状做进一步修订.新版《中图法》应成立更具代表性的音乐类修订专家小组,使《中图法》音乐类充分反映音乐文献分类的特殊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第二版 )》中连续性资源部分修订的主要内容 ,以及在修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意见分歧与处理意见。参考文献 9。表 2。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图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的修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期刊文献的发展、旧版期刊分类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中图法》(第四版)的出版,分析了对《中图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进行修订的必要性;指出了修订所应遵循的原则;着重在类目、注释和复分、组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4.
马婕 《图书馆》1997,(6):45-47
本文从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角度出发简述了修订后《中图法》第三版的得与失,简要地总结了修订的经验,对《中图法》的修订出版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 《杜威十进分类法》(下简称《杜威法》)由美国麦维尔·杜威创编于1876年。一个世纪以来,共修订了十八次,最新一版,即第十九版已在1979年出版。《杜威法》已被全部或部分译成多种文字。例如,1974年出版了法文版(全文);1977年出版了印地语版(全文);1980年出版了西班牙文的三卷装改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的3部大型综合性分类法之一。它于1973年3月以试用本形式印出,1975年经全面检查和重点修订后正式出版第1版,1986年6月出版第2版,1990年2月出版第3版,1999年3月出版第4版。第5版修订出版前的调研工作正在着手进行。笔者有幸参加“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目中的放射卫生及相关类项的修订,就此结合放射医学近年来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中图法》第4版中的放射卫生的类目设置,提出初步的修订意见,仅供专家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ISDS手册》(ISDS Manual)(1983版)、《ISSN手册编目部分》(ISSN Manual Cataloguing part)(以下简称《ISSN手册》)(2003版)、《ISSN手册》(2009版)以及修订情况.重点分析了在《ISSN手册》(2003版)基础上修订的2009版手册.为适应连续性资源多载体形式大量增加的新特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数据交换、检索的需要,ISSN国际中心不断发展和完善连续性资源信息组织的理论及方法,最终形成的《ISSN手册》(2009版)涵盖了16项业务规则和9个附录,增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增加“ISSN-L”(也称“连接ISSN”)用于同一文献不同载体形式的连接,ISSN-L的“指定”规则及其在书目数据中的著录格式;除保留使用著录格式ISSNMARC外增加了著录格式MARC21和UNIMARC.  相似文献   

18.
《中图法》(第四版)修订与使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已于1999年3月出版,本文介绍了《中图法》的系列版本,概述了四版的修订内容、修订特色、使用方法,并对其进行简评。  相似文献   

19.
《国际机读目录格式手册:书目格式》(以下简称《UNIMARC手册》)(第3版)于2008年正式出版,它包含了2005年以来《UNIMARC手册》(第2版)第5次更新后的格式变化。《UNIMARC手册》(第3版)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展了字段链接,设立了003字段永久记录标识,增加了字段的功能,新增了字段,部分字段增加了子字段,改变了部分字段名称和字段的功能,改变了部分字段指示符的值。目前《UNIMARC手册》(第4版)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它将使UNIMARC进一步适应编目对象的多样化,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新技术和新编目规则,提高网络环境下UNIMARC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第二版。作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总的来说是一本比较科学、合理、实用的分类法。但是在这本分类法的部分类目中,还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倡百家争鸣,集思广益,对应修改的部分必须坚决修改,使之更加完善。兹就《中图法》法律类部分提出几点修订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