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洁 《青年记者》2004,(3):46-46
电视散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是通过电视对诗歌、散文进行的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声、情、画并茂,营造了一种或美丽绚目或引人沉思的美好意境。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来表现电视散文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2.
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部分,在很多纪录片中甚至起到首要的作用.解说词与音响和画面的有机结合共同营造了电视专题的美感.解说词兼具审美性与文化性,在电视专题片的所有构成元素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播音员在配音时必须坚持解说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重点讨论了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意境,并对播音主持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视诗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是把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用电视画面等手段表现出来,图文并茂,声画结合,极富欣赏价值.电视诗歌的形式尤其适合制作古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大都具有诗情画意,制作出来,不仅可以丰富电视荧屏,而且也为爱好者学习和欣赏提供了方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再现古诗词的意境.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宁国铭 《视听》2018,(6):28-29
纪录片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纪录片画面和后期剪辑相辅相成,起到补充画面、深化主题、营造意境美等作用。在进行纪录片解说词创作时,要使其既能保持纪录片的本质——"真实",又能和其他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创作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深入浅出地传递主题。本文主要结合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为纪录片创作提供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电视诗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是把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用电视画面等手段表现出来,图文并茂,声画结合,极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冷冶夫 《视听界》2002,(2):27-27
纪录片是“看明白”还是“听明白”电视艺术,始终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电视如果失去了这种艺术效果,无论是在声音、叙事、传情、氛围营造等各方面的感染力都是不及广播和报纸等其他传媒的。所以,电视纪录片语言如同电视本体语言是完全一致的,它  相似文献   

7.
电视纪录片在电视屏幕上日益繁荣起来,全国很多省级电视台都设有纪录片创作室.近几年一大批优秀电视纪录片不断出现在观众面前,《西藏的诱惑》、《藏北人家》、《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起程——将远行》(此片是1995年11月份被广播电影电影部评为“金童奖”一等奖).这些众多得奖纪录片中都显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实力,同时这些纪录片从题材领域、表现手法、形式结构都在不断开拓创新,给中国电视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些纪录片不论从艺术上,还是真实性把握上都有独到之处.近几年也有一些电视纪录片在表现形式上毫无目的地将纪录片的纪实手段理解为一种目的.纪实性与艺术性如何在电视纪录片中有机地结合和体现,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电视纪录片创作本身的规律特点等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纪实性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一种手段、手法,它应该以客观地纪录新闻事实与社会现象见长,它不过多地依赖情绪渲染、气氛烘托等手段去造成很浓的抒情色彩和审美意境,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实手法在抒情表意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它也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它的特点是,较多地依赖客观纪实、白描等手法,抒发事实本身所深深蕴含的丰富情感,观众从中感受到的是淡淡而出的幽幽情愫  相似文献   

8.
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是国内第一部从几千年历史的跨度解读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纪录片。该片准确阐释了中国园林师法自然,饱含文人意趣的精神,采用贯穿古今的叙事角度,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并直面现实生活。纪录片饱含浓厚的人文情怀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营造了一个人与历史文化、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唯美意境。  相似文献   

9.
自然的馈赠创造电视纪录片的意境,可以从选题出发,以题材为基础,从天然的环境和景物得到生活的启示。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说过:“艺术不在于重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最可塑造和最有表现力的东西。”一名成功的编导,往往擅长于寻找特殊的环境,选择与众不同的题材来创造电视纪录片的意境。《沙与海》选择了沙漠之中与海岛之上的两个人家。《最后的山神》选择了森  相似文献   

10.
电视散文是电视与散文的结合物,它是一种通过电视荧屏来表达和传递散文意境的一种电视文学形式;其主要以抒情和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手段,并且通过电视屏幕的声、画等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电视散文意境。通俗地说,电视散文其实就是文学样式的电视化,通过电视的独特艺术手段来营造出散文的气质和意蕴。  相似文献   

11.
33集电视连续剧《爱了散了》在情感表现方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凡镜头表现人物情感,并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高度。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评价艺术的最高标准,该剧运用众多平凡镜头以象征意义的手法来营造意境,从而成为具有独特审美追求的电视艺术。  相似文献   

12.
诗歌作为一门表现人内心世界主观情思的语言艺术.为了实现语言符号系统与表现对象的对应,采取了某种程度的语言变形造成模糊多义的效果。“电视诗——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集中凝练地反映生活.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画面清新,诗句凝练,富于想象,强调节奏.具有诗的空灵意境和朦胧美的电视文学样式。”①电视诗歌既然是视听语言对诗歌进行重述的电视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李延军 《记者摇篮》2005,(12):52-52
电视散文是散文与电视艺术品的一种艺术融合。它充分利用电视手段与音响、播音等有机结合.以营造意境为效果,给人以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4.
冷凇 《声屏世界》2011,(2):45-47
纪录片能够营造其他类型电视产品无法比拟的"真实感"体验。某种程度上,纪录片在对外交流上的语态与语境相对客观,这种易于接受的"软性宣传"优势明显超过新闻、娱乐、电视剧等其他领域的电视节目。纪录片对外传播的最高境界应当是"以国际受众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5.
许一婷 《东南传播》2011,(12):156-158
电视散文是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电视散文是文学散文的电视化,也是被电视化的文学散文。它的出现是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一次绝妙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在文学散文的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成功的关键,电视散文也不例外。追求美的意境是电视散文创作的出发点和衡量电视散文成功与否的重...  相似文献   

16.
金震茅 《视听》2016,(1):25-27
电视纪录片批评主要是指通过对纪录片作品的解读,对电视纪录片主题及价值和画面艺术作出评价。本文对新时期电视纪录片批评的意义与表达方式进行了理性的思辨和阐释,目的在于引导受众科学地分析电视纪录片作品和相关的电视纪录片活动,以期取得良好的纪录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旅游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相对新兴的电视纪录片类型,其主要内容是记录旅游者在旅游途中的经历.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旅游类电视纪录片的代表性栏目——《行者》,探讨当下旅游类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并分析旅游电视纪录片的如何体现出人文关怀,并探讨旅游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不同的创作主体对电视纪录片会有不同结构建构.平行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为电视纪录片结构建构提供了框架与路径.而电视纪录片结构构建的美学追求,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意识的提高,电视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是培养人们审美意识和认同感的关键,因此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人应该做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工作,以提高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本文先后阐述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技巧和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纪录片越来越重视对悬念叙事表现手法的应用。悬念叙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视纪录片的观赏性,有效促进了电视纪录片的传播。主要分析悬念叙事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阐述电视纪录片运用悬念叙事的必要性,以及对悬念叙事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