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沈从文有意识地实践着各种文体形式,尤其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独创性。在其作品论中,大量色彩鲜明的文学词语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本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文学批评文本的面貌,形成沈从文独特的语体风格。另一方面,沈从文对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文体层面的评价,表现出对文体方面的高度重视。批评的文体和文体的批评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学批评有关文体特征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两者从同一个出发点分别指向主体和客体,构成了沈从文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两位极富个性的评论家。沈从文的批评观念的核心是原始人性论,这决定了沈从文在文体上以古典和谐型为审美理想,思想上以追求原始人性的表现为评论指归。林语堂的批评观以小品文为重心,以“幽默”观为理论核心,以“娓语式笔调”为审美指归,以性灵说为契机,形成对中国古典审美观的继承和超越。而这决定了二者均是文艺自由论者。  相似文献   

3.
生态批评是9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迅速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的一种批评思潮。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以生态批评的视野研究沈从文小说,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生态批评热潮的一种表现。在生态危机的现实和历史语境下,生态批评的内涵、特征与沈从文小说的生态意蕴相契合,使得沈从文小说生态批评得以可行。新世纪沈从文小说生态批评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为沈从文小说研究提供了新视野,突破了沈从文小说研究中"人本"的传统模式,对作家及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估,这也为生态批评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学久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他的文学观带有审美理想主义色彩,因此,他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业化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认文学的社会功利性。恰恰相反,他认为文学有“引人向善”的力量,能够承担起重塑民族性格的使命。同时在为数不多的文学批评文章,他已显露出独特的批评个性。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作为一位风格独异的作家批评家,他的批评都是基于对创作的真知灼见。静观理念贯穿他整个的文学批评当中,这与中国古代的“虚静”论有一定的继承性,有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意识。要求作家能静观生命,达到生命的明悟。注重理性和情感的节制,通过独立思索把对生命的体验展现在和谐的形式当中。  相似文献   

6.
作家与批评家中国作家中普遍缺乏第一流的批评家。反观西方文坛,大诗人、大作家与批评家,往往一身而二任,而且这一特点越到现当代,表现得越明显。批评之于作家,是最接近创造的切身需要,如果坚信自己的创造是独特的,那么,阐释它的意义,标明它的价值,确立它的坐标,便同样舍我其谁。回头看看20世纪中国作家,几乎可以一网打尽地肯定,我们没有这样的作家。中国作家兼从事批评的,比例上就极有限,而其批评活动,总体上又可归纳为某种“讨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园地中,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显得那样色彩明丽,意兴飞动,生机流溢,它使人想起以凝重为主调的中国古代文物之中那别具一格的楚国漆器:一片黑色的漆底上现出一组绚丽生动的图案。无疑地,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在现代文学中是十分独特的。因为,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就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作家。一、沈从文的文学取向与文学道路。出生在当时还是十分闭塞、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边地湘西,带着历史上长期受压抑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异的作家,他一直以“乡下人”自居。沈从文以湖南湘西乡野文化与人性个性叙写而闻名于世,同时,也创作了许多都市题材作品。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和乡土小说在文学史上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把沈从文的小说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和海派小说进行比较是有价值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沈从文城市题材小说审美视角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9.
指出沈从文众多批评文字中有关“作家论”部分很有特色。阐析了他的文学批评以创作实践为出发点,感性直观地提出问题,发表评论,观点落到实处。从对沈从文关于“海派”作家穆时英和“京派”作家冯文炳的评论就可以管窥沈从文文学批评的旨趣与风格。他的评论,不论亲疏,目光如炬;善用“横向比较”,一石二鸟。维护着文学的独立性、自足性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通过对作家的人生经历心理透视以及小说的意境、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沈从文的作品研究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作家“反串”批评是批评史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且具有批评学中作为一种批评类型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性。作家批评类型的命名,不仅在于批评主体特殊的职业身份,更由于身份特殊导致了它具有独立的批评前见、阅读方式和批评话语方式,标示了作家批评与职业批评的界线,并为现代批评提供了别样的批评形态和文本解读类型。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文学批评: 回眸与进路一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批评, 经历了80 年代的后政向批评( 包括反思批评、审美批评、新启蒙批评等) , 90 年代的&#1048578; 饭碗 批评( 包括学科批评、市场或媒体批评等) , 世纪之交的文化批评( 主要呈现为大众审美的消费文化批评, 且仍在与文学自律的努力处于论争中) 。这一简略回眸显现出知识分子批评在这一过程中的显隐曲线和某种被遮蔽状态! ! ! 80 年代走向活跃, 90 年代基本边缘, 而世纪之交则不在人们关于当代文化批评讨论的视界中。然而事实上, 国际性的当代文化批评思潮提供了一种非常的可能, 知识分子批评, 或曰作为知识分子批评的文化批评乃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十分重要的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即处于主体地位的中国文学批评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话语。由于存在历史、理论基础、基本范畴和权力表征的不同 ,依次表现为道德批评、政治批评、人本批评。道德批评是存在于先秦至清末的以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 ,以正与邪、善与恶为基本范畴的伦理型权力话语。政治批评是存在于新文化运动至 2 0世纪 80年代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以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为基本范畴的政令型权力话语。人本批评是存在于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以准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以人性和主体性为基本范畴的知识性权力话语。审美批评虽然作为非主体批评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但是存在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整体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14.
批评的历史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20世纪文学批评领域出现的热衷于自我证明并拒绝历史语境的倾向,通过剖析文体学批评、道德批评、神话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等五种批评方法,说明没有一种阐释模式是完全自足的,它们所谓的自主性来自阐释过程中的任意限定和设界。如果将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延伸,即使完全用它自身的术语,也会再次进入批评的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15.
本从“异元批评”的存在入手,指出“异元批评”使得在批评同一对象时,不仅见解迥然有别,而且批评的各方无法对话。随着对话这一国际潮流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批评家期盼在学批评领域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实现批评沟通。对话批评需要一定的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学和学批评的共识。前构成对话批评的前提,后构成对话批评的原则或根据。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对话批评是批评家与对话之间以学本为中介共同探讨人类的价值问题。为了进行对话批评,学批评必须走出自我孤立的窘境。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梭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梭罗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梭罗的生平和文献梳理上.随着其经典地位的确立和学者对其艺术成就的认可,美国的梭罗研究开始从哲学、文学、文化、生态学几个方面对梭罗其人及其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认识,应该看到,正确认识和理解梭罗各个方面的联系对正确认识梭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并未单一地向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迈进,而是呈战国诸雄分割之态,其中尤以三类批评形态成鼎立之势,并由此构成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文化批判与审美追求的统一的特点,使女性文学批评成为一种包容性广阔的开放体系,并且具有了中国的生存话语。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批评形态的价值取向受社会经济转型和大众传媒的渗透逐渐走向多元化,并最终形成了当前主流、精英、大众批评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种文学批评既各自独立、独具特色,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多元价值取向和谐发展的文学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作了探讨性的诠说,大致廓清了哲学批判概念的基本义域,并由此对这一概念作了界说.诠说和把握哲学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读者的批评,体现着文学读者对文学及其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文学读者有不同的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文学的政治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的人生批评;三是以梁实秋、朱光潜、李长之、李健吾等学院教授或学者为代表的文学的学院批评。这三种类型之间有多种过渡形式,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