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那么高中语文课程怎样利用现行教材有效地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8):147-148
在强调民族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2014年提出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一纲要的提出,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向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文章论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地理课堂,实现课程开发的多元探索,提升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党和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能的传承",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挖掘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不仅汇聚了民族特质与风貌,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强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是推动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幼儿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幼儿爱国情怀、思想品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对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一、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鉴于各级各类课程在吸收和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的现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的课程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相似文献   

7.
教育资讯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丽 《云南教育》2014,(9):15-24
3月26日,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详细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强调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同时增加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经典是引领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诵读经典,对帮助孩子领略文化精髓、汲取精神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上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失去了该有的地位,因此,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学科渗透、德育活动课程等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伦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统与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统与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文化传统往往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而课程则具有保存、传递、活化与选择、整理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功能。对我国目前课程建设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反思表明,如何处理好文化传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将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之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载体,是语言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语文课程天然地具有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能,而此类课程的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也都将传承文化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水平决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自信,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将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塑造一代人灵魂和建构一代人精神世界的大事,将其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发展课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文章认为,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实施全方位的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董葳 《小学语文》2014,(3):31-31,56
[教学理念]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  相似文献   

16.
《青海教育》2014,(4):1-1
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明确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  相似文献   

18.
《辽宁教育》2015,(2):5-9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杨宝山大量调研表明,近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有成效,但并不乐观。反映在课程方面,课程结构整体性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课程彼此不能呼应。反映在教材方面,教材内容科学性不够,缺少科学统整,致使教材内容琐碎,学科之间不够衔接。反映在教学方面,教学设计系统性不强,缺少系统设计,致使教学内涵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教育部近日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9.
时尚扫描     
据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吴晶、周玮)我国13日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部分小学将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不少学生家长都反…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地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反映出国家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纲要》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9月正式推出一套供初、高中生学习使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本套教材供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使用,每个年级按学期分为上、下册,共8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