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帷  杨娟  杨小燕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2):45-52,110,111
20世纪8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逐步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并以此推动了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目标的高等教育体系重构。2000年,澳大利亚质量保障框架形成,这使得澳大利亚成为通过审核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质量保障的代表性国家之一,面对新的国际竞争形势,澳政府重启改革,尝试建立一个确保本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现代化的监管架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等教育质量"这一命题中的"质量定义"、"质量责任"、"质量标准"、"质量保障的方式"等范畴存在的争议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可取得相对稳定的定义;高等教育的责任应由高等教育主体共同分担;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可以获得一致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转向以预防为主的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阐述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澳大利亚在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举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制,对提高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形成的背景、组成部分、职能及特点.借鉴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经验,对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何晓芳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1):62-69,106,1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等思潮的外在因素,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澳大利亚连续三届政府强力推出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改革。在这场被称为"澳大利亚模式"的改革进程中,联邦政府利用政策与拨款的杠杆作用,强化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绩效意识与竞争机制。改革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率、多样性与竞争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大学功利性的更多担忧。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愿景、推进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和解决大学"扩招"带来的教学质量下降问题,2014年澳大利亚学与教办公室(OLT)研制了"澳大利亚大学教学规范与标准框架"(AUTCSF)。AUTCSF秉持"优质教学"的基本理念,立足大学教学的价值理性,对于提升澳大利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和引导大学教师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本科教育评估与改进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追溯澳大利亚本科教育的最新发展,主要论述在过去10年间有关高等教育评估与加强本科教育质量所做的努力;探讨在高等教育系统层次上质量保障与评估的框架,特别是采用“课程体验问卷”(CEQ)作为教学质量指标的调查情况;总结了可资借鉴的澳大利亚经验,以及澳大利亚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注就业技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联合会和商会共同提出了"就业技能框架"。"就业技能框架"包括8个方面内容: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技术、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此后,澳大利亚大学和其他职业教育培训部门开始注重对上述8项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通过增加投入与资助、改革课程与教学、制定就业技能标准等多种措施,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与评估。澳大利亚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培养、评估、改革、教学等多方面经验,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在2011年有重要转折。按照最新的《布拉德利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在大学质量保障机构及保障框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澳大利亚新时期的质量保障变革启示我们:应加强质量保障的立法工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稳定性;应加强风险管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底线;我国新一轮本科教育评估可以采用主题质量审核的方式,以促进高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必须明确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评估机构责权,才能构建多元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黄芳在<职业教育研究>的2009年第5期撰文探讨了澳大利亚的"双证书"转换运行机制.她指出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自成体系,这是与我国教育体系最显著的差别.澳大利亚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机构完善,职能明确,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保证双证的有序发展:注重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受“需求驱动”市场机制的影响,高等教育质量风险评估成为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作为风险评估的行为主体,基于“变触”和“循证”两大评估理念,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教师、财务、监管历史与现状等4个关键领域开展周期性的质量风险评估。借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风险评估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要树立“风险”为特征的评估理念,奠定评估共识基础;采取“变触”的评估机制,分类监管高校风险;遵循“证据”特性的评估路径与方法,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