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一、矮子赛跑俯卧式跳高助跑的后半段要求低重心跑,小腿前伸使肌肉做退让性工作,既要保持速度,又要顺利完成起跳所必需的制动。俯卧式跳高的低重心助跑要求上体保持正直,双臂自然摆动,支撑腿充分后蹬,动作幅度大而快速,后蹬角度小,采用“滚动式”的足掌落地方式,这种跑动姿势称之为“矮子步”。按照“矮子步”的动作要求,可以依次进行走、慢跑、中速跑、快速跑等逐步加快速度的比赛,用以熟练助跑技术。二、触高比赛俯卧式跳高起跳时,要求起跳腿的起跳蹬伸、摆动腿的直腿摆动和双臂的上摆突停三者要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起跳…  相似文献   

2.
高抬腿跑是让学生体会在快速跑中高抬大腿动作,纠正大腿抬不高或蹬地腿蹬不直等;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又能增强髋关节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力量,提高跑时大腿高抬的能力和加快动作频率等,在教学时,应逐步提高要求,注意抬腿动作要自然,防止上体过分前倾或后仰,注意支撑腿的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展,两  相似文献   

3.
一、弯道节奏跑 练习时,以起跳脚靠跑道内沿跑,用脚掌有弹性地高重心跑,逐渐加速,节奏明显,上体内倾。 二、助跑起跳摸高 如跳起摸篮板或篮筐,跳起摸树枝、树叶等,用以提高单脚助跑起跳的协调能力和弹跳力。 三、迈步送髋 强调摆动腿积极送髋和起跳腿小腿前伸,带动大腿迈出,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动至脚前掌着地,形成下肢超越上体的后仰姿势。膝关节伸直,使起跳腿和上体成一条斜线。 四、原地屈膝摆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正确的准备起跳技术。 练习要求:侧对万能架(或肋木)摆动腿在前支撑站立,开始时,摆动腿用力蹬地向前送髋,同时起跳腿以脚领先迅速沿地面向前迈出,落地后脚尖指向前方(与助跑方向一致),形成一个脚、膝、髋、躯干、头在一条线上的下肢超越于上体的起跳准备姿势。  相似文献   

5.
<正> 蹲踞式跳远是三种跳远方法中技术最简单的一种,适合初学跳远者学习。就技术而言,不管是何种跳远方法,均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其中,助跑和起跳结合是关键技术,是教学的重点。教学应围绕掌握好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来安排。助跑与起跳结合是指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脚上板到起跳脚离板的动作过程。蹲踞式跳远技术要领和教学方法如下: 蹲踞式跳远技术要领助跑应加速,最后几步达到最高跑速。起跳脚上板应尽量减少制动,起跳时上体应正直或稍前倾,起跳腿充分蹬伸,摆动腿与两臂配合  相似文献   

6.
<正> 在跳远教学中,不少学生落地时小腿前伸不够,甚至前栽,直接影响了跳远的成绩。这除了落地技术掌握不好外,也与助跑、起跳、腾空技术有关。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如下: 1.助跑和起跳姿势不正确,起跳前人体向前速度快,踏板后起跳脚停住不动,使髋落后于肩,但上体仍以很高的速度继续向前,从而导致前栽。纠正时,只要助跑的最后三四步上体保持直立姿势,起跳腿上板时快速蹬地,当踏跳缓冲,身体处在垂直部位时,大、小腿充分拆叠,然后大腿积极向前上摆起并带髋向前,当起跳腿蹬离地面  相似文献   

7.
在跳远教学初期,学生对技术概念理解上往往有偏差,认为跳远就是往远跳,因此,实践中往往表现为急于往远跳而忽略了起跳腿的蹬伸,造成了起跳蹬伸不充分、一滑而过的错误动作。有的则认为要有一定的腾起高度,于是,欲上先下的降低重心起跳的错误也就随之而来。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发现了虽然表现是在起跳腿蹬伸不充分方面,实际上是因为起跳时蹬伸发力点在小腿上,蹬地时蹬伸力量不通过重心造成此错误,由于起跳蹬伸时人体总重心已前移过支撑点;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起跳能使上劲,助跑后几步明显降低重心,减慢跑速,而由于起跳…  相似文献   

8.
一、第一跳跳不起来 1.产生原因 A:起跳腿上板时,身体和髋关节没有积极前送. B:上体过分前倾,起跳蹬伸太晚. C:急于做空中交换步动作. D:助跑速度太快,上板起跳时未能控制好动作.  相似文献   

9.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是直线助跑后迈步起跳,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先从腾空过杆和落地技术着手粗线条地教会学生跨越式跳高方法,再从助跑、起跳技术细线条地精加工,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速摄影对全国大奖赛女子跳高比赛前4名运动员的最后4步助跑技术进行3维运动学分析,得出中国运动员起跳时支撑腿蹬伸不充分,起跳脚着地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转化率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起跳腿蹬伸离地瞬间髋、膝、踝3关节都没有充分伸展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部分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起跳技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在助跑与起跳衔接阶段的质心水平速度较低,倒1步身体内倾角度变化呈大—小趋势;在起跳阶段,起跳腿着地时的质心水平速度低,身体质心垂直加速距离较短以及起跳腿缓冲蹬伸时间比例不完全符合力学原理等。另外,我国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起跳腿蹬伸不充分以及摆动腿摆速和摆幅偏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三维高速摄影系统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后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H1和H2低于对方,其差距在于:助跑倒数第1步水平速度低、摆动腿离地时身体内倾角减小,在快速助跑条件下完成好起跳的能力弱以及起跳腿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幅与摆速偏小.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 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经历了两次支撑、两次摆动和一次短暂腾空的“两步”中完成的,是两条腿共同参与完成的“双动力”起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是起跳的(原动力)第一动力源;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一、沿着圆圈跑练习圆周直径约15米左右,练习时以起跳腿靠近圆周,用脚掌有弹性、高重心跑,逐渐加速,节奏明显,上体略内倾。二、助跑起跳摸高如跳起摸篮板或篮筐,跳起摸树枝、挂在空中的球等,用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及单脚起跳的能力。三、迈步送髋练习时,要强调摆动腿积极送髋和起跳小腿前伸,带动大腿迈出,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动至脚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中摄像测量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杨雁盛最后三步助跑及起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他在握竿高度、助跑速度等方面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目前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助跑最后阶段的节奏不够积极,起跳时起跳腿蹬伸不够充分,起跳点的位置相对靠前,在起跳时撑竿仍有明显弯曲,起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如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他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一、动作要领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它的助跑一般距沙坑10~15米,采用站立式起跑,助跑应加速,最后一步起跳腿,应积极下压,用全脚掌快速用力地踏板,蹬伸起跳。同时摆动腿应积极前摆,使身体腾空后,起跳腿前提向摆动腿并拢,两腿屈膝尽量向胸部靠拢,两臂经前摆至身后,在空中成蹲踞式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方法,分析虞轶群跳远助跑和起跳步长及起跳腿膝关节角度等技术指标,发现其助跑最后3步速度较快,但助跑节奏不够稳定,步幅变化较大,靠视觉感知来调整步长。在起跳蹬伸阶段,起跳腿膝关节蹬伸幅度和蹬伸角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跳技术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美国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摆腿占20%,摆臂占60%,起跳腿只占20%。因此起跳阶段摆蹬配合动作完成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起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现役4名优秀男子跳高选手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普遍存在H1值偏低,H3值偏大的现象;胡桐和徐欣过杆技术差;张树峰起跳腿缓冲幅度大、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好,蹬伸能力强,摆动腿在起跳过程中摆动速度快,摆动腿和摆动臂整个摆动动作比较协调;徐欣倒一步的步长短,有倒小步的现象,上体过早抬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