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成就使得物理学从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现代物理学之后,量子心理学应运而生。基于量子理论而展开的对意识本质的讨论,引发了对传统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哲学问题的思考,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突破口。量子心理学基于量子论对意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独特的心-脑理论:心、脑活动可能均受控于量子域;意识活动在心-脑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心理活动的产生具有复杂的统计性质;意识、记忆等心理现象的产生过程亦存在遵循量子规律的可能。基于量子心理学的心-脑理论,可以对无意识、问题解决等心理活动过程加以推测,并可能提出精神疾病划分的新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包含着多重问题意识。厘清对这些问题意识解决的具体过程,对于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规律具有指导意义。唯物史观的传播和发展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意识的推演,既有对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事实的关注,也是对传统中国经学历史观的彻底批判和摈弃。  相似文献   

3.
语言问题是英美语言哲学和解释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无疑是这两派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语言与存在、语言与世界以及语言与理解等诸问题上,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都有着迥然不同的观点,对他们在语言观方面的有关论述进行比较,也可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英美语言哲学和解释学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它在内外关系上的复杂性。史学有三种关系:第一,史学内部各个专门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三,史学作为社会方面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三种关系都是客观历史过程的广泛联系在科学上的反映,它们既有主从关系,又有并列关系,既有直接关系,又有间接关系,构成了三个有机的系统,在每一种系统又有特定的层次结构。由于历史学在研究范围上不可避免地与许多学科交叉,因此,认识和掌握史学的各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从事史学研究,推动史学的发展。一、史学和哲学哲学和史学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是意识形态中的最高层次,它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由于哲学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为一般的科学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  相似文献   

5.
对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进行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澄清他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宗教与哲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二者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伊林·费彻尔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家.他从历史哲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三方面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伊林·费彻尔认为,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哲学、人类学方面既有一致,又有对立.他还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有关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7.
生态哲学是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人与人态环境的关系为基本问题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它同生态学、生态学哲学、生态伦理学等相近学科既有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又有着根本的区别,明确了解这一点,对于严格规范生态哲学的基本范畴,限定其理论内容和建构其体系结构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为此,笔者想就生态哲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做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析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进行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澄清它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宗教与哲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其共同之处表现在哲学与宗教本质上都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领悟和理解;其差别表现在哲学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宗教则诉之于信仰。二者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这可以从哲学研究过程中理解和解释与先见的关系得到说明.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必须史论结合.无论是研究哲学还是研究哲学史,都有必要先明了立场、视角、视界、视域、背景等理论体系的特征,其次是用好研究方法.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生态学方法、诠释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这三种方法既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其缺点,应该把它们联结起来形成系统研究方法.在运用这些方法后,才能进行价值判断.总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坚持理性分析优先,现代批判意识其次,超越与创新再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这可以从哲学研究过程中理解和解释与先见的关系得到说明。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必须史论结合。无论是研究哲学还是研究哲学史,都有必要先明了立场、视角、视界、视域、背景等理论体系的特征,其次是用好研究方法。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生态学方法、诠释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这三种方法既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其缺点,应该把它们联结起来形成系统研究方法。在运用这些方法后,才能进行价值判断。总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坚持理性分析优先,现代批判意识其次,超越与创新再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广义心灵哲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意识论研究的现状、有关前沿自然科学和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出发 ,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心灵哲学研究的基本构想 ,认为 :在新的起点、以开放的视野大力深入开展对心理的哲学研究 ,既是我国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必然 ,又是人类生存现状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历史和现实所提供的难得机遇与条件 ,不仅能使我们缩小该领域的差距 ,而且还能使我们扬长避短 ,突破英美心灵哲学单纯从科学精神、语言分析出发只注重对心灵之“体”的研究的偏颇 ,把东方传统的从人文精神出发重视对心灵对于人的生存之“用”的探讨的优势继承过来 ,并加以改造升华 ,发扬光大 ,建立以心灵之“体用”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的心灵哲学。文章还就其思想渊源、逻辑思路、应予研究的主要问题等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代心灵哲学及神经科学的最新成就,章用自我意识的概念来分析、论述脑死亡问题。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动物,人的所有精神事件都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放电活动来实现的。随着大脑的死亡所带来的神经元永久性损伤,大脑重新实现精神事件和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随着记忆的消失,主体的自我认同也随之消失。章不认为关于脑死亡的判断是一个价值判断;脑死亡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心体关系问题是心理学学科中具有门槛意义的基础理论问题。对心体关系问题的回答中始终有一个无形的认识裂缝难以弥合,即:有形的物质载体是如何与无形的心理现象密不可分地嵌合为一体的?脑科学与基因科学的前沿进展为我们重新回答这一经典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分裂是当前心理科学所面临的威胁其学科地位的重大问题。而脱离“战役”设想的“遭遇战式”研究横行是造成心理科学内部分支学科林立与研究主题“无公共根基性”涣散的根本原因。伴随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神经科学的兴起,一种“在心理的天然连接点上对其进行划分”的“行为和脑的进化史观”有望将心理学内部相互割裂的分支学科与研究主题联系起来,并为心理科学的整合运动提供一种“战役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探讨哲学与科学怎样可能.实质上就是追问哲学与科学的惟一可能的基础和源泉.就是论证哲学与科学赖以存在的惟一可能的根据即本体依据.因而也是揭示哲学与科学的本质。按照唯物史观,人首先“必须能够生活”.然后才能研究哲学与科学。因此.人及其生活就是哲学与科学赖以存在的惟一可能的本体依据.因而也是哲学与科学的惟一本质。反之,只要离开人的存在.哲学与科学就会异化.就会神化。哲学与科学作为人脑的产物.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具有认识必然的自由本质。这就决定了哲学与科学的根本目的、根本价值和最高宗旨始终是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哲学到价值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人类的实践结果积累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人化自然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主要基础,这个充满人为事物、以物质文明为核心的人类结果领域,构成特殊的价值世界.从宇宙进化链来看,价值世界是进化的表现环节之一.随着价值世界的出现和发展,我们有了自然、社会、思维(主观精神世界)、价值等多个"世界".相应地,我们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包括心理学)分别对前三个世界加以研究,但尚没有跟价值世界相对应的科学领域.因此,应当建立价值科学.价值科学是一个大的门类,它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属于同一个序列的科学研究领域.价值科学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论(价值哲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在起步时就为“中体西用”说“误导”,陷于“体用两撅论”的泥潭,在其后的发展中一直排斥西方哲学中的科学精神。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应该回到“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而不是传统儒学,以“拿来主义”精神,吸取中外历史上一切有用的思想资源,尤其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破除意识的神秘性,使得意识成为可科学理解的物理或生物现象是秉承科学主义传统的当代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一直不懈努力的哲学——科学议题。鉴于笛卡尔哲学中的意识概念并未真正经过理性法庭的审判,使得意识祛魅具有不彻底性,还原论者开始了意识的科学还原和概念取消多种进路尝试。笛卡尔主义者内格尔针对还原主义论证提出现象学论证,由此指明意识还原的科学纲领在方法论上同样犯了范畴错误,即在科学的还原过程中遗漏掉主观性。还原论者忙于通过修改物理本体论承诺来消除主观性难题,结果为神秘主义、突现论和目的论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9.
Neuroeducation—a recent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policy—claims that a bridge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tween education and mind‐brain sciences, with the double aim of devising educational methods that work and of understanding why they work. The success of this encounter depends, among other conditions, on getting the science right; otherwise, neuroeducation and science‐informed policies risk doing more harm than good. On several occasions, the cognitive and brain sciences have been misunderstood, and misused: neuromyths—the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mind and brain functioning—have blossomed, thus rais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gmatic concern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origin, persistence, and potential side‐effects of neuromyths in education. The hypothesis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persistence of neuromyths is sustained by specific cul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circulation of pie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ain and the appetite for brain news, but has its roots in deeper cognitive intuitions.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obes how philosophical structures are immanent in empirical work and how philosophy might be understood when it is within the precincts of science. My interest is in both opening philosophy to disruption by a science that knows itself as inside history and opening science to the costs of its inability to tolerate the necessary lack in any determinism. Against the more typical focus on how philosophy provides the reason of science, here the task is to rethink the relation between empirical work and philosophy in a way that posits an engagement with not knowing as an ethical and political move. The goal of such a project is a double(d) science that works the necessary tensions that structure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 as fertile ground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w practices where theoretical complexities are used as tools to make a material difference in terms of “what works” in the public inter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