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活"作为北方方言,豫西人最常使用,有痛快淋漓、快慰快活之意,跟时下出现频率极高,颇受钟爱的"爽"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家阎连科"受活"地创作了<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受活"地出版了<受活>,<受活>在图书市场上能不能"受活",跟市场营销的创新与否有直接的关联,为了让<受活>更加"受活",出版此书的相关人员过了一段很不"受活"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品牌乃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决定着出版社的明天,所以各社都在围绕自身的出版优势、作者优势,重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图书,力争出精品."讲给孩子的"系列图书,可谓希望出版社近两年来创出的品牌图书,其包括<讲给孩子的中国地理>、<讲给孩子的世界地理>、<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讲给孩子的世界历史>、<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讲给孩子的世界大自然>等.  相似文献   

3.
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陆566家出版社就已有528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近两年来这一数字又有所攀升.教材教辅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因为如此,许多出版社对教辅图书的出版情有独钟,正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4.
杨卫 《出版经济》2001,(1):21-22
对于教育类出版社而言,教辅图书的出版可谓是"立社之本".原因是中小学教材与教辅图书的出版,往往是教育类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出版分工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过渡,以及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辅读物出版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成为教育出版社无法回避的挑战.教辅读物要推陈出新,出版社也要进行图书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只有以这样的思路不断推进改革,才能确保出版社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才能为出版社带来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5.
一、机械工业出版社<没有任何借口>引发"伪书"大批判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大社和强社,在过去的50年里,该社出版2万余种图书,其中包括引进版图书3000种,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宴"者,<夜宴>也.冯小刚第一次执导大片,不少人以先睹为快,据说票房已经过亿;意想不到的是,根据电影出版的同名图书,却遭遇到了滑铁卢.上海书城工作人员透露,此书上架一个月来,只卖出了可怜的四本.出版社仰天长叹:"连发行费用都收不回来."  相似文献   

7.
1931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博士出版了他的<图书馆学五法则>.该书对图书馆工作作了"最简明的表述",成为世界图书馆学的经典性著作之一,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世界图书馆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尔洛夫在<柠檬市场>(又称<次品市场>)中提出,由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次品)市场出现.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在<出版发行研究>第9期发表<出版社"企业属性"考>一文,考察了我国出版社企业与事业单位属性的变化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和出版总署将出版社定性为出版企业;1983年文化部出版局经批准将出版社定性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我还根据查阅的历史档案在上文中讲了一个情况:1960年文化部党组对直属的人民出版社等七家出版社进行了整顿,并决定将这七家出版社由企业单位改为事业单位,以减轻对出版社的经济压力,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但因财政部以不能企业事业单位两头沾为由坚决反对而未改成.  相似文献   

10.
"名著变脸"的出版启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初,某出版社历时两年、投资百万元打造的一套12册共1200页的漫画版<红楼梦>正式问世,并且在各地书城销路甚佳.至此,由传媒牵头导演、以图书为主要策划的"名著变脸"运动拉开帷幕,其表现形态已经正式确立起"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1.
一场夭折了的价格战 2002年伊始,就传来了武汉地区报纸大打价格战的消息.<武汉晨报>从1月5日起推出贺岁价1角钱,而同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也将报价降到了3角钱.此举无疑是为了针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该报在武汉地区的销售量极大).<楚天都市报>目前的售价仍是5角钱,但于年前改版推出的它的兄弟报<楚天金报>定价3角出售,价格战由此而起.<武汉晨报>提出了"最便宜的报纸,最精彩的内容"的口号.1月8日的该报称,降价以来已连续两日位居武汉地区销售量第一,降价第一天省内总销量就飙升至62.6万份,刷新了发行纪录.  相似文献   

12.
"底层写作"现象及其文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层写作"是近几年中国文坛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从2002年在文学创作领域出现至今,在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由微至显的过程:2002年,"底层写作"零星出现,如刘庆邦的<神木>、林白的<万物花开>等.2004年,"底层叙事"作为一种异质性的叙述大量涌现,至曹征路的<那儿>在<当代>(2004年第5期)发表,底层文学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引文分析的图书影响力研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图书情报领域的图书为研究对象,对1979-2008年图书情报领域的图书影响力、出版社影响力、作者影响力、年代影响力以及高影响力图书同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传播过度时代的"定位" 最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所著的<定位>一书市场销售火爆.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该书对"定位"的定义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从<哈利·波特>到<冒险小虎队>,从<追风筝的人>到<暮光之城>,近几年这些外版图书的成功登陆,让版权引进成为出版产业备受关注的焦点,直接推动了各家出版社纷纷对此加大力度.正是因为版权引进图书的火暴与热销,在热闹现象的背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有的出版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显出了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人文理性与出版趋势的创造性转化,从而让版权引进的现状呈现出尴尬与困境.  相似文献   

16.
栾淑莉  于凤举 《编辑学报》2010,22(4):326-327
检索了400余种学术期刊和30家出版社有关旅游方面的图书120余册,发现这些书刊对字母"ü"的拼写错误极为严重,表现形式为或以v代ü,或以u代ü.文中探讨了这些错误出现的根源,提出了杜绝字母"ü"拼写错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作者、出版社(包括非民族类)进入到了"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领域,为繁荣"民族题材类"图书出版市场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以及新的思路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民族类出版社的非民文图书出版业务如何融入市场也将是下一阶段出版事业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围绕"民族题材类"图书出版市场的话题一时成为了关乎民族出版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和一些兄弟出版社的成功经验,就如何拓宽"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思路谈几点个人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破解报业"天花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华西都市报>引发的中国都市报浪潮,经过15年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新媒体潮流已是必然,顺者昌,逆者亡,能否成功向新媒体转型,是报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各大城市都市报市场格局已定,短期内难以出现大调整,"风平浪静"之余,为各报审视自我,挖掘潜力,突破向上发展的"天花板"和拓展新媒体市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社办期刊,是出版人由来已久的思路,是出版业集约经营、多元开发、壮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项良策.无论从商务印书馆当年办<东方杂志>来看,还是从今天甘肃人民出版社办<读者>来看,特别是从1996年"社刊工程"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看,社办期刊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社办期刊如何为出版社带来效益、壮了牌子,却还从未发现哪一种社办期刊能让出版社倒了牌子.  相似文献   

20.
2002年8月,我社出版了<中国古代建筑>一书.该书是我社与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的项目,也是中美合作出版的十年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