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何辉波 《新体育》2023,(20):82-84
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和学习目标,依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构建运动技能模块学习内容,形成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课堂教学体系。根据运动技能特点构建“专项体能处方资源库”,然后结合每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确定二或三个体能要素,从资源库中选取专项体能练习内容约2~5个,匹配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设置多种练习方式,形成“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方案。以灵活多样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结合学习效果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健康行为养成和体育品德塑造,培育拥有强健体魄、运动专长、健全人格的合格高中生。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技术、体能、运用"为体育课堂导向,以学习篮球运球技术为主线,结合体能,融入运球过人技术运用。通过单一技术学习组合和运用逐渐形成运球突破运动技能。在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将规则和合作意识融入"以赛促学"的课堂中,在强化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体能发展。课堂教学设计以"蹬"、"跨"、"转"为切入点,选择符合技术原理的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课堂中将多媒体技术与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教育必须发挥全面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提升学生体能。而学校体育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需做到以下"四结合"。一、技能练习与体能发展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大任务,而掌握运动技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基础,因此,发展学生体能与掌握运动技能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磨练学生意志的任务。如,学习篮球投篮动作时,如果教师只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课的任务是传授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通过掌握运动技术,提升运动兴趣,培养运动能力。在反复练习中,体能得到提升,技术进一步完善。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也就成了花拳绣腿。正如武术中的一句名言:"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好技术的同时增强体能?本文以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的浙江省的两节展示课为例,对"技体融合"设计进行分析与思考。本届评比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19,(1):1-3
文章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课课练教学研究入手,提出"植入式"课课练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针对运动技能学习提出初中体育运动逻辑重构教学。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提升,形成初中体育"植入式"教学形式,把运动技能与体能练习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对解决此难题作一些尝试,以求抛砖引玉,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温刘军  冯景 《体育师友》2022,(4):16-19+2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结构化体育教学进行探索,同时设计指导思想、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运作程序、多元赛制、联动机制、体育作业、评价方式、运动技能、体能练习、运动负荷进行实践。研究表明,结构化体育教学实实施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得到有效提升,运动负荷科学增加,体育核心素养三个维度的指标系数得到提升。结构化体育教学对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塑造品格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模块教学工作以来,一线体育老师比较注重模块内运动技术的教学,轻视或者忽略了体能练习。但是,没有一定强度的体育课不足以支撑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一定强度和内容的体能练习也不能为专项技能学习服务。因此,应在每节体育课中安排10分钟左右的一定强度的专门设计的体能练习,并且每学期安排几次专门的体能练习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体育单元教学中实施体能随堂练的练习内容、练习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教材单元的辅助体能练习内容的排列与组合,找出了体能随堂练的内容设计方法与练习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对比试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运动技能及体能均胜出对照班。由此笔者也总结出了在不同教材单元中进行体能随堂练的途径与方式:分析主教材的优缺点——设计辅助体能练习内容——对体能练习内容进行排列与组合——设计体能练习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梁姗姗 《体育风尚》2023,(9):116-118
在体育教学中,体能与技能是其中最基本且最核心的内容。小学体育教学中将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进行融合,能够点燃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实战中获得丰富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共同提升,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技融合”的现状,并立足于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有效构建小学体育“体技融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其课程性质中指出:"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体育教师有必要全面考虑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与提升的各方面因素,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与强度,科学渗透体能练习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基本部分之前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有效促进学  相似文献   

11.
<正>时至今日,随着"课课练"的推进,中小学体育课堂在显性层面已然形成了技能与体能发展两条主线。尽管在笔者看来,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然,不争的事实是,体育课已被人为地分成了运动技术教学和身体素质练习两部分。关于体能与技能教学孰轻孰重、孰是孰非等问题并非本文所关注,所意欲争论之事,笔者所担心的是:体育课堂一味地注重体能与技能教学,而忽视了"生活化知识"的传播。当然,这里  相似文献   

12.
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把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有机融合起来,保证适宜的重复次数和运动负荷,在技能学习中融入体能练习,在体能练习中加强技术指导,注重加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锻炼,在融合的基础上灵活侧重等,是实现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有机融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在学练中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题,在此从浙江省九城区联盟初中组研讨活动中的三节课看学生体能发展的情况。一、预设体能是前提教学要学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发展体能的练习设计到教案的流程中。体能可以分为显性体能、隐性体能、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体能(见图1)。显性体能是指通过专项练习直接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例如:专项准备活动、主教材的有痕设计、课课练或专项素质练习。隐性体能是指通过一些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应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说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体能的练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现在提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三个核心素养也是作用凸显的;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而运动技能和体能则是促进学生健康形成中的核心内容。因此,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体育》2021,(4):22-24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通过体能、运动技能、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等内容的融合和有效教学来实现",并将体能模块列为必修必学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段必须修满1学分共18课时。同时指出"为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每节课最好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高中阶段要通过体能必修必学模块、体能课课练、体能锻炼课的教学以及课余体育训练,  相似文献   

16.
林瓈 《中华武术》2022,(1):28-30
随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不断改革,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小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课堂教学就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能提升是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提升,课堂中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各项素质,才能改善学生的体能素质。因此,本文联系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小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与实施以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通过sofit课堂系统观察发现,学生身体活动走和跑(或剧烈的) MVPA运动参与时间占比未达到国内外相关建议和要求;体能活动占比最高,技能练习占比较低,课堂管理和知识讲解占比也较多,游戏活动和其他所占比很少;教师干预行为方面,促进课内或课外的身体活动、体能占比相对较好,对身体活动、体能无促进的也有一定比例。体育课堂平均运动密度和平均心率不达标,学生整体练习密度需提高。教师要围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把握好学科三大核心素养内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充分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练、赛”课堂模式,课堂增加学生学习结构化运动技能、比赛展示的时长,减少、提炼学生体能练习的时间。进一步优化课堂组织,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等,增加学生课堂练习的密度和运动的强度,达到健康课的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要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小学体育应重视激发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过分地要求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悦动课堂"其实质是践行小学体育新课程理念,倡导符合小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思想。小学体育"悦动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很好地将学生潜在的运动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悦动课堂"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可以提升和发展学生体能,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凸显快乐高效。笔者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就小学体育如何实施"悦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谈几点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在校园网球运动的开展中,体能与技能的结合练习非常重要,在使用网球教具的同时,设计相关性或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将体能练习与网球技能进行同步结合,确保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进行了体能练习,保证课堂中学生的运动密度及负荷达到标准,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网球体能训练需要与学生的年龄、技术水平相对应,分别从速度、力量、耐力、韧度、技能、策略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20.
张颖超 《体育风尚》2023,(12):110-112
随着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新课标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充分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小学体育组合练习方法有利于小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激发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本文从体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先对小学体育组合练习教学进行全面概述,再对组合练习的意义做出分析,最后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对组合练习做出合理设计并提供具体的应用实例,以期为教师同行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