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桃花哪去了     
1.春天,桃树结满了桃花。“多美的桃花呀!”小猪说。 2.过了些日子,小猪又去看桃花,可是,树上的桃花都不见了。 3.小猪忙去问小兔:“你摘桃树上的桃花了吗?”小兔摆摆手说:“我没摘呀。” 4.小猪又去问小猫,小猫摇摇头说:“我也没摘呀。”  相似文献   

2.
桃花开了     
桃花开了俞典小兔家的桃花开了,朋友们都去看。小猪望着这一树桃花,惊奇地问:“桃子是这种花变的呀?真漂亮!”小兔子笑着说:“我送你几朵桃花,等到夏天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又大又鲜的桃子呢。”小猪认真地点点头,于是,小兔真的摘了几朵桃花,送给了小猪。小猪捧着...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听课,课堂上,执教的小苏老师向幼儿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桃花是什么颜色?”小朋友们一听,纷纷把手举起来。有的说:“桃花是粉红色的。”有的说:“桃花是深红色的,比老师身上穿的滑雪衫的颜色还要红。”小苏老师很高兴,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有一个叫宋明的小明友站起来说:“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小苏老师听了,不由得—愣。显然,她对桃花究竟有没有白色的,不大清楚。我暗暗地为她捏—把汗。只见小苏老师微笑着,亲切地问那位小明友:“你怎么知道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那位小朋友说“我是听爸爸说的。”小苏老师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接着,她对小朋友们说:“老师只见过淡红色和深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桃花还没见过。那么,究竟有没有白色的桃花呢?老师下课  相似文献   

4.
酒心巧克力     
每次去郊游,肥猫都会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不是对郊游本身感兴趣,而是对郊游的那顿野餐感兴趣。还在学校集合的时候,米老鼠就来向肥猫报告了他侦察来的“情报”:欧亚菲带了一盒外国巧克力。“真的是外国巧克力?”肥猫的眼睛一亮,“米老鼠,你可看清楚喽?”“绝对没错。”米老鼠吸吸鼻子,因为他的鼻涕经常都有可能流出来,“那个盒子上面写的全部是外文,我听见欧亚菲对夏雪儿说,是她爸爸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我们那天是去桃花沟看桃花。欧亚菲最喜欢桃花,在桃树下跑来跑去,肥猫也跟着她跑来跑去。“肥猫,你也喜欢桃花?”肥猫对欧…  相似文献   

5.
一树桃花开     
我刚分配到这座乡村小学的第一年春天,一个三月的午后,老校长冷不丁问我:“小方,你没去院墙那边看看桃花啊?”我像个被问愣的小学生,摸不着头脑:“学校还种了桃树?在哪儿?”校长笑了:“你刚来,当然不知道!我领你去看看.”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清新优美,诗意盎然,多年来一直作为传统的语文教材,哺育、熏陶了无数的青年读者,激发了他们对春的热望和憧憬。但这块散文美玉也有微瑕。   “春花图”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桃树”与“杏树”的语序应颠倒一下,改为“杏树、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因为杏花是早于桃花晚于迎春的较早的报春使者,农谚说“桃花开,杏花败,前坡后坡开不败”。桃花之后洁白的梨花盛开,三种果树的花期前后相承接,每种花期 15天左右,三种花三…  相似文献   

7.
小雨点“叭嗒,叭嗒”敲打着泥土,泥土“突突”往上顶,钻出一条小蚯蚓,小蚯蚓扭扭身子说:“谁这么早就来敲门?”“不早啦!你已经睡了一个冬天啦!”桃树妈妈摇摇身子说。桃树妈妈已经生了那么多的花宝宝,花宝宝脸儿一样红。宝宝太多了,树上挤不下,有的就跟着小雨点落到了地上。谁来了?谁轻轻地走到树下来了?小蚯蚓抬起头来瞧一瞧,原来是个小朋友,她弯下身子拾桃花,一片一片,装进小竹篮。“小朋友,你拾桃花干哈呀?”小蚯蚓  相似文献   

8.
酒心巧克力     
每次去郊游,肥猫都会表现出异常的活跃。他不是对郊游的本身感兴趣,而是对郊游的那顿野餐感兴趣。还在学校集合的时候,米老鼠就来向肥猫报告他侦察来的情报:欧亚菲带了一盒外国的巧克力。“真的是外国的巧克力?”肥猫的眼睛一亮,“米老鼠,你可看清楚?”“绝对没错。”米老鼠吸吸鼻子,因为他的鼻涕经常都有可能流出来,“那个盒子上面写的全部是外文,我还听见欧亚菲对夏雪儿说,是她爸爸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我们那天是去桃花沟看桃花。欧亚菲最喜欢桃花,她在桃树下跑来跑去,肥猫也跟着她跑来跑去。“肥猫,你也喜欢桃花?”肥猫…  相似文献   

9.
“桃花原”与“桃花源” “桃花原”与“桃花源”,虽仅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不同。“原”者,“原野”也,指“开满桃花的原野”;“源者”,“水源”也,指“绝境”位于“桃花林”水源之处。文中的“桃花林”与“桃花源’”有一个明显的分割处,便是有一个数十步长的,“初极狭,才通人”的山谷。简言之,“桃花林(原)”尚是“世间之物”,而“桃花源”才是“世外之境”。所以渔人发现“桃花林(原)”,并不等于发现“桃花源”。只有在原文第2没穿越山谷之后,才算真正发现了“世外桃源”。当然,因为“桃花林”临近“桃花源”,也属…  相似文献   

10.
你说过,你喜欢桃花,不只为它的美,更为它奉献的果实。 小时候,你说,我出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我出生时,外边的桃花都开了,我们家的桃花永远是最美的,顽皮的我才不安分昵,嘴里叼着糖,从东边蹿到西边。你还是微笑地看着我,就像是春天里开着的一朵桃花。  相似文献   

11.
留恋童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相似文献   

12.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葡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中国的桃花文化,又是中国女性、中国文人的文化。一、中国的“桃花文化”中国的“桃花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挑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  相似文献   

13.
春天真美呀     
春天来了, 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啊, 春天可真美呀! 粉红的桃花, 张开了笑脸; 雪白的梨花, 向你微笑; 金黄的油菜花, 向你点头; 嫩绿的柳条, 须须招手…… 燕子高兴地说:- “太美了,这儿就是我的家。” 所有小朋友高兴地说: “欢迎你,欢迎你! 我{f1这儿欢迎你!”春天真美呀@刘文慧$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四明小学一年级  相似文献   

14.
草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赶了羊出门时,母亲说等一下她也去。桃花惊讶地说,你这身体能够赶山?母亲说她试试。桃花看见母亲手里提了一个包,知道母亲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桃花说妈你提包干啥。母亲说她拿了些针线。  相似文献   

15.
早晨,上课前学习委员刘文艳送交作文时的神情很不平常:满面绯红,象盛开的桃花一样;说话吞吞吐吐的:“老师,这……作文……给你!”我用手指点了一下桌角:“放这儿吧!”她并没有放下,仍托着一摞本子,递给我:“给你呀!”似有一种忸怩之态,那眼  相似文献   

16.
汪伦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听说李白被贬官后周游到湖北一带,很想认识这位诗人。他知道李白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赏花,二是喝酒。于是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说泾县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希望他到泾县畅游。李白兴致勃勃来到泾县,奇怪的是到达之后却不见一朵桃花,只见几家酒店,与信中所说大不相同,心中不禁疑惑起来。看着李白迟疑不解的神情,汪伦开心地笑了。他说:“我信中的桃花指的是潭水名,这里有桃花潭方圆十里,所以称十里桃花;我们这里酒店的主人姓万,人们便以万家酒店相称了。我何尝骗你呢?”李白听了之后,对汪伦毫不…  相似文献   

17.
黄小燕 《家庭教育》2006,(2X):55-55
“大山你好,水库你好,我们来看你了!”春天的水面泛着波光,孩子们一个个像刚出笼的小乌,欢呼雀跃地跑着跳着。“春天,春天,我们来找你了。”小朋友们看着淙淙小溪、含苞桃花,尖尖竹笋、小小蝌蚪,春天,在他们的心中扎了根……  相似文献   

18.
柳生 《中学文科》2007,(12):44-44
我有一个梦想,碧蓝的天空鸟儿快乐地嬉戏,蓝天下尽是那“风吹草低见牛羊”,尽是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尽是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要把梦放进篮子里,让它在篮子中发芽。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不告诉你。  相似文献   

19.
走进春天     
走进春天,花草像赶集似地聚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它们争奇斗艳。桃花好像在对梨花说:“你的花瓣是白色的,而我呢,白中透红——粉红色,你哪儿有我漂亮?”梨花不服气地说:“我的花瓣虽然是白色的,但是白色纯洁、干净,要  相似文献   

20.
美人如花,令人赏心悦目,形容女子面容美丽的词如“花容月貌”、“闭月羞花”、“面若桃花”等。有一首诗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把人面比喻成桃花,是再恰切不过的了——年轻美丽的女子,面容白里透红,灿若桃花,美艳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