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定罪与量刑程序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量刑程序改革即是一个例证。在此背景下,国内有关定罪量刑程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现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出发,在介绍、对比国外主要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的定罪量刑程序模式。本文则选取一个侧面,从定罪量刑程序与刑事辩护的关系出发。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述评国外主要定罪量刑模式及其刑事辩护的存在状态;并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下的一体化定罪量刑模式对刑事辩护产生的弊端以及既有量刑程序改革在这方面的不足展开分析批判;以期为促进我国当下的量刑程序改革及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著作权的刑事立法旨在于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正常的版权贸易和商业交往,最终实现公正的、合理的自由竞争理念。考察我国刑法保护现状,有必要加强对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我国有关著作权的刑事立法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著作权刑事立法,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程序分流功能,适用刑事和解的阶段越早就越有利于提高刑事司法的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刑事和解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彻底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因此,刑事和解制度应被允许适用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以及执刑的各个刑事诉讼阶段。刑事和解制度应当和刑事诉讼程序形成密切衔接、协调配合的机制。但是,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应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较之一般刑事犯罪,有组织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更容易产生恶劣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各国都将其作为犯罪惩治与防范的重点。法兰西刑事立法在有组织犯罪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上具有一定特点,立法上对该类犯罪的基本状况与特别类型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了解与研究这些内容对我国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是国家对一定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合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按照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而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事关社会和谐的构建,因此,刑事被害人这一群体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有必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对刑事立法、司法和刑罚执行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尤其是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小,酌定不起诉无法真正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增加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针对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活动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司法实践现状,本文将以刑事司法实践为基础,努力总结刑事诉讼中的重复鉴定现象带来的各种问题及有益经验。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和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现行鉴定制度为基点,结合当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程和刑事证据制度的前沿研究,对重复鉴定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及各地区的试点成果,结合我国当前的改革步伐,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为契机,进行适用性论证或者对策性研究,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以彻底解决我国刑事领域长期存在的重复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信秘密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的确认与保护。中德刑事立法在侵犯通信秘密犯罪上存在显著区别,主要包括立法体系、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成立以及诉讼条件等方面。侵犯通信秘密犯罪是隐私权刑法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隐私权刑事立法的规定已经落后于实践需要。德国刑法关于侵害通信秘密罪的立法规定存在我国刑法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和人格尊严。人权保障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关于精神权利的司法救济也不断完善,本文从立法、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分析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质疑我国现行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刑事拘传作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程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它在理论界与实务界似乎都受到了忽视,所导致的违法行为让人深思。本文拟从国家赔偿角度来完善刑事拘传救济制度,进而落实保障人权理念,为打击犯罪、实现程序正义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可以完善我国的人格权制度,在人格权受到侵害或者有侵害之可能时能够更好保护人们的人格权益.所以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是有必要的,作为一种由人格权派生的请求权,其必要性表现在民法人文主义的体现与体系要求、人格权的绝对性要求、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存在区别.而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格权,建议在民法人格权部分直接规定人格权请求权,以及通过区分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等方面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征税权是最需要受到宪法控制的一种公权力。许多国家的宪法通过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明确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的配置、确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了对征税权控制。反观我国宪法,既没有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也没有对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进行划分,更没有明确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我国征税权设立和运行处于失去宪法控制状态,这在现实中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应从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选择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实现对征税权的宪法控制。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来说,宜采取"宪法+税收基本法+税收单行法";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内容来说,一方面,在宪法中加入税收法定和税收公平原则、征税权划分、纳税人基本权利等有关征税的原则性根本性内容;另一方面,依据宪法对征税权的规定,制定一部内容合理、篇幅适中、结构简洁、适合中国国情的税收基本法。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已经实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调整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对我国《物权法》中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内容的部分条文进行了评析,指出了物权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缺陷的弥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枞阳县东部地区方言零声母包括普通话里的部分零声母、r声母和个别l声母;方言声母是普通话的部分零声母;声母 n、l在方言里有混淆不分的现象,但有些音节则区分得很清楚.本文主要就方言声母、、n和l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声母进行比较,阐明方音辨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