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中荧光光谱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阐明药物的运输和代谢以及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测定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制、结合常数、结合数、作用力类型以及药物分子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等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列举一些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最后讨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热转移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简便的确证小分子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试小分子和靶标蛋白结合后蛋白质熔解温度的变化,确证活性小分子与靶蛋白质分子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为科研常用实验手段,但在本科药物化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却较少涉猎。基于教研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设计了蛋白质热转移法的实验教学案例。通过该实验的训练有助于药学专业本科生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使用,巩固利用靶标热稳定性改变确证靶标与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药物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药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药物摄入人体之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此,研究甲磺酸酚妥拉明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和代谢机制、药物的毒理机制,以及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甲磺酸酚妥拉明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4.
孙重华  江凡 《物理教学》2010,(3):2-4,23
1.科学意义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重点已经由基因的序列结构转向了基因功能解释和机制研究。在生物体内,基因功能的实现涉及大量的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于基因功能的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上研究细胞或组织内,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时间驱动模式)和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芦丁(Rut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药物对BSA构象的影响,证实了二者间相互作用为单一的动态猝灭过程,求出了猝灭常数,并依据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6.
药物靶标亲和力预测是一种筛选药物的新型方法,可以直观地根据蛋白质序列特点筛选候选药物,该方法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指导,而且可以有效节省资源和时间。现代研究利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蛋白质或药物序列进行编码,进而提出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然而,在生物学上,蛋白质和药物的结合是通过序列中的模体和药物的子序列结合来实现的。为了更精确地模拟这一过程,论文提出了一种可以统一子序列的编码模型——Bert-DTA,旨在提取蛋白质和药物的二级结构特征,使特征更具有生物可解释性,并以此为基础挖掘蛋白质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Bert-DTA以双向Transformer作为骨架,并对蛋白质和药物使用联合编码,挖掘DTA在二级结构层面的相互作用信息。经实验验证,Bert-DTA在药物靶标亲和力预测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调控以及蛋白质组群内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临床诊断、病理研究、药物筛选、新药开发、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蛋白质组的研究手段主要有2DE质谱技术以及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表面等离子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涉及到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课题。血清蛋白(S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转运载体和生命物质,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导向,对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索生命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开发设计高效低毒的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芯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它可以用于构建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受体一配体检测,靶目标和靶向药物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肿瘤诊断等。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质组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调控以及蛋白质组群内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临床诊断、病理研究、药物筛选、新药开发、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蛋白质组的研究手段主要有2DE、质谱技术以及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表面等离子技术等。本简单地回顾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些成果及该领域近年来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线性高分子聚合物葡聚糖对大分子物质的筛分作用,通过改变大分子蛋白的电泳淌度,扩大迁移时间窗口,将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成功地运用于相互作用分析中,测定了伊贝沙坦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建立了测定具有相似淌度的药物与蛋白之间结合常数的模型,进一步发展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微透析法用于研究金属离子铺与人血清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简称HSA)的相互作用.测定了金属离子Cd2+与HSA之间的结合位点数为1.81和结合常数3.55×105M-1微透析回收率Cd2+为58.36%(R.S.D2.1%,n=6).通过各种离子之间的竞争结合建立了通用的判定金属离子的共同结合位点及相对结合强度的方法.证明在HSA上Cd2+和Zn2+有共同的第一结合位点,它们在HSA上有一多元素的共同结合位点.应用本实验方法可以节约蛋白3/4以上,并具有精确、快速、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Modification of proteins by phosphorylation is the major general mechanism by which many cellular functions in eukaryotic cells such as cell division,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differenti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etc. are controlled by external physiological stimuli. At the molecular level protein phosphorylation-dephosphorylation can alter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substrate molecules such as enzymatic activity, sub-Cellular location, ligand binding, interaction with other proteins, DNA binding and some other functional properties. The changes in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proteins brought about by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various cellular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4.
固有无序蛋白是一类具有柔性结构的蛋白质,许多情况下通过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结构来发挥重要生物功能.本文分别利用基于序列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蛋白质结合位点预测程序对固有无序蛋白有序区和无序区与核酸分子的结合位点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发现,基于结构特征的结合位点预测方法整体上要优于基于序列特征的预测方法,表明无序区尽管缺少稳定空间结构,结构特征依然在固有无序蛋白结合位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为今后固有无序蛋白序列特征及结构特征的提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氧氟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作用,测定了两个不同温度下氧氟沙星与DN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氧氟沙星与DNA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进一步考察了二种金属离子及盐效应对该结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pH=5.32的Bh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四羧基铝酞菁(AlC4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发生结合反应,引起AlC4Pc吸光度降低,降低的吸光度值△A与蛋白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AlC4Pc为光谱探针,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较高,线性关系好,BSA的含量在3.7~32.5μg.mL^-1范围内与体系的吸光度降低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691=4.55×10^5L.mol^-1.cm^-1,检测限为3.0μgmL^-1。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实验结果与考马斯亮蓝G-250法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用CD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近生理浓度的脲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下核黄素和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定浓度的核黄素结合在牛血清蛋白上可以引起BSA分子结构伸展,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减少.近生理浓度的脲可以诱导核黄素变性的牛血清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部分恢复.脲存在时,核黄素对牛血清蛋白的熄灭常数(Kq)以及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r)增大.相反地,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减小.脲存在下,核黄素和牛血清蛋白的结合作用是一个熄灭作用增强,结合作用减弱的过程.人体内血脲的正常范围为0.0025–0.0075M,脲浓度达到0.01 M时,由于核黄素和HAS分子的弱结合作用导致血浆中核黄素缺乏,一些病人可能会因为核黄素缺乏,结合着药物的生物大分子不能被有效地转移进细胞内,不能被某些药物有效地治疗.  相似文献   

18.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is the major impediment to cancer chemotherapy. The expression of 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 (LRP), a non-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is high in tumor cells, resulting in their resistance to a variety of cytotoxic drugs.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LRP in tumor drug resistance is not yet explicit. Our previous studies had shown that Kinesin KIF4A was overexpressed in cisplatin (DDP)-resistant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A549/DDP cells) compared with A549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KIF4A in A549 or A549/DDP cells significantly affects cisplatin resistance but the detailed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Here, we performed co-immunoprecipitation experiments to show that the tail domain of KIF4A interacted with the N-terminal of LRP. Immunofluorescence images showed that both the ability of binding to LRP and the motility of KIF4A were essential for the dispersed cytoplasm distribution of LRP. Altogether, our results shed light on a potential mechanism in that motor protein KIF4A promotes drug resistance of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through transporting LRP-based vaults along microtubules towards the cell membrane. Thus KIF4A might be a cisplatin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and serves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chemotherapeutic drug resistance in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19.
利用2-吡啶甲醛、N,N-二甲基乙二胺制备了一种新的席夫碱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方锥构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且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机制,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