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意义】通过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和共生互利进行结合,可以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持续 进行。【方法/过程】采用生态学领域的共生互利的理论来研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分析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 享中的共生互利主体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共生互利的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以及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共生互 利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提出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共生互利的保障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分析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协同机制,揭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协同效应,促进 科研人员信息行为效率的提高和虚拟学术社区管理的优化。【方法/过程】基于要素分析,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 信息行为的主体协同、知识协同、资源协同和目标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并以ResearchGate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 析。【结果/结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需要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协同支持,通过多主体进 行互动交流和知识重组,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创新和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海涛  孙思阳  任亮 《情报科学》2018,36(10):137-142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交流平台,整合了一般社区的用户互动与网络环境的跨时 空性等双方优势,使得参与交流的各方能够快速吸收知识。针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网络结构相关研 究较少的情况,深化对其的研究,对于充实其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对虚 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的组成要素分析、交流过程分析、机理模型构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虚拟学术社 区用户知识交流网络结构与功能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结论】本文基于社交关系与知识主题两个角度阐述了知 识交流网络的形成过程;并且具体阐述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特征与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佳玲  庞建刚 《情报科学》2017,35(9):125-130
【目的/意义】从技术效率视角出发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推进其知识的交流、 共享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大多是研究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模式,本文以 2007-2016年“小木虫”学术社区4门学科版块为研究样本,基于SBM模型测度其静态知识交流效率,运用非参数 Kernel密度估计知识交流综合效率研究“小木虫”知识交流的动态演进情况。【结果/结论】“小木虫”论坛四个版块中 无机非金属知识交流效率最高,但四个版块整体知识交流效率较低,且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率不足;知识交流效率较 高的版块之间发展趋同;最后从运营管理角度提出改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曲靖野 《情报科学》2017,35(10):120-124
【目的/意义】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分布、核心作者、高频作者合著网络以及高频关键 词共现网络等多个维度对国内“主题模型”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方法/过程】以国内CNKI数据 库收录的从2000年到2017年7月间有关主题模型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使用SATI软件 — —科技文本题录信息统计工具来构建共词矩阵,利用Ucinet 工具实现知识图谱的绘制。【结果/结论】通过对国内 主题模型研究领域的合作网络和研究热点的揭示,促进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融合。  相似文献   

6.
黄微  卢国强  赵旭 《情报科学》2022,40(7):177-185
【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交互行为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通过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交互 行为的研究体系进行梳理分析,为促进国内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交互行为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利用主题 并含检索在知网及 Wos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通过热点关键词统计对检索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归纳为用户 交互行为的机制模型、特征、影响因素、效果评价以及反向行为五个热点研究主题。【结果/结论】在理清当前学术研 究脉络基础上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交互行为具有前瞻性的方向,即继续深入用户会话交互行为的数据挖掘;探 索反向行为与超越价值中心逻辑行为的机理;构建获取信息过程中知识筛选体系。【创新/局限】总结国内外虚拟学 术社区用户交互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促进该领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 目的/意义】研究从用户群体的角度出发,依据用户特征对社区用户进行群体划分,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 主题差异,从而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社区主题,更好的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方法/过程】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 和Topsis算法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再利用LDA模型分别对不同用户进行主题挖掘,最后采用谱聚类实现主题优 化。【结果/结论】科学网情报学社区的核心用户与一般用户群体主题有相同的部分,也存在差异,核心用户群体的 主题专指性较强,一般用户群体的主题较为广泛。基于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群体主题挖掘模型,可以更加全面展示 社区用户关注的主题,更好地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创新/局限】研究从用户群体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虚拟学术社 区用户群体主题挖掘模型,更好的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但本研究在数据量、主题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选 取等方面还需要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研究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视角出发,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对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 进行推荐,提高学者推荐的质量。【方法/过程】首先,利用 LDA 主题模型挖掘学者发表的博文主题,计算博文相似 度;通过学者共同好友比例计算好友相似度;然后将博文相似度和好友相似度融合计算用户相似度;最后,融合用 户相似度和信任度进行学者推荐。【结果/结论】提出虚拟学术社区中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的学者推荐方法,综 合利用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信息,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进行学者推荐。【创新/局限】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角 度进行学者信息融合,有效提高了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推荐的质量。局限在于本文主要考虑的是学者在网络全局 中的信任度,用户节点间的交互信任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杨  罗晓光 《情报科学》2019,37(12):144-149
【目的/意义】商业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是其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内部创新组织与客户进行知识共享和创 新意见反馈的虚拟社区。如何与客户之间持续地进行知识共享推动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同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 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商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视角,利用三方博弈的方法,结合商业企业 开放式社区的特点引入二元Logistic回归算法提高了原博弈模型的使用价值,通过优化后的三方博弈模型(Three partygamemodel,TPGM),对社区中客户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结合二元Logistic回归算法TPGM三方博弈模型,能实现每次对博弈模型迭代交叉变异比的动态控制, 克服博弈模型自身原收敛速度慢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效能的影响因素,拓宽虚拟学术社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帮助科研人员拓宽合作渠道,也对提高虚拟科研团队合作效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团队效能IPO模型和自我效能感理论,构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效能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虚拟科研团队支持、虚拟科研团队沟通、自我效能感会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效能产生正向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也能在虚拟科研团队沟通对科研合作效能的影响作用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任伶 《情报科学》2019,37(9):48-53
【目的/意义】以在线开放创新社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放式创新范式下影响创新用户在社区中进行知识 共享的因素,探索其知识共享发展途径,对企业有效地实行创新活动,促进在线开放创新社区持续稳定运营具有重 要意义。【方法/过程】从在线开放创新社区的开放式创新特性入手,结合实例展现其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模式, 对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从个人、社区和平台三个层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未来发展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结 论】本文基于在线开放创新社区的创新开放特性,结合个人、社区和平台三个层次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提 出加强社区创新过程中知识共享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显、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的行为策略与内在机理关系到社区健康知识的积 累与传播。【方法/过程】基于SECI模型对用户知识转化与共享过程中的价值收益与成本支出进行界定并建立博弈 得益矩阵,构建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知识转化与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动态演化过程与均衡稳定策略,并运用 Netlogo进行博弈仿真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结论】社区用户在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内化四阶段不同参数设置下 参与知识转化与共享的博弈策略选择得以验证,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知识转化效率与共享效果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学习交流与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在线科研合作已日益流行,本文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动机的演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的科研合作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小木虫虚拟学术社区为例,依据扎根理论,对小木虫虚拟学术社区进行数据采集,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对其进行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编码,并据此构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动机演变模型。【结果/结论】结果显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动机包括声誉动机、互惠动机、功利动机、利他动机、自我实现动机、社交动机、享乐动机、探索动机、自我展示动机和用户认知动机10种。科研人员初始合作动机主要是功利动机,而科研人员持续合作动机在初始动机基础上,增加了自我实现动机和利他动机。  相似文献   

14.
王东  董宇  刘国亮 《情报科学》2020,38(3):23-28
【目的/意义】厘清虚拟学术社区中个体系统的知识匹配关系和知识协同过程,有助于社区管理者对知识失配和错配的理解和应对,对维持社区健康持续运行和知识活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利用文献分析法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匹配和知识协同的概念,并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知识协同层次模型。从知识需求和知识势差出发,分别分析并行关系和串行关系下的知识匹配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协同过程的四个阶段和具体内容。【结果/结论】提出了并行和串行知识匹配关系的特点和形成机理,指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协同过程并构建理论模型,为社区管理者正确处理匹配关系和解决知识活动的无序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社区是企业构建的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共享与创新想法展示平台的在线虚拟社 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维持用户能够持续不断地在平台进行知识共享,提交创意。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 持续性知识共享行为,有助于帮助企业和开放式创新社区管理用户创新行为,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 程】本文以典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Ideas - Salesforce Success Community为例,对社区中用户持续性发表创意行 为数据进行获取整理,通过负二项回归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持续性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用 户自我展示程度、可获得的社会学习机会、企业的认可和有创意分享经验用户的认可对用户持续创意分享行为有 显著正向影响;而一般用户的认可(用户创意收到的评论)对用户的持续创意分享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思阳 《情报科学》2020,38(2):22-28
【目的/意义】明确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对用户服务质量提升,优化社区结构等工作 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构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以科研公众号为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 心理因素对知识交流效果影响最为重大,而平台因素在特定场景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扬  沈宇飞 《情报科学》2018,36(9):123-128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一种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知识社区发展迅速,为了激励用户持续参与知 识分享,需要对声誉系统与社会化问答平台知识分享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过程】本文从社会化影响理论的视角 研究声誉系统与知识分享的关系,探究社会化影响的两种机制——流行度影响和在线口碑,进而阐述了两者对知 识分享的社会化采纳程度产生影响的若干方面。【结果/结论】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运营策略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启 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的发展离不开用户参与,研究分析虚拟学术社区当中用户参与行为类型,对于 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之间的知识交流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方法/过程】依据扎根理论,对小木虫虚拟学术社区 进行数据采集,将用户分为初级用户、中级用户以及高级用户三个等级,搜集了小木虫论坛热门博客栏目下,回复 大于 10的帖子内容,利用质性分析软件 NVIVO12.0对其进行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性编码,并据此构建虚拟学术 社区参与行为的模型。【结果/结论】根据编码结果显示,用户在虚拟学术社区参与行为总共可以分为问候欢迎、调 节规范、协助、欣赏、同情、抱怨、庆祝和交际8种类型,不同等级的用户的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参与过 程当中应当强化每种用户的角色,为虚拟学术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创新/局限】虽然数据来源较为单 一,但是本文将扎根理论引入虚拟学术社区的研究中,完善了该情境下用户参与行为的分类体系,对现有研究成果 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 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在线科研合作的健康良性发展。【方法/过程】将质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先是根据 收集到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访谈资料,通过质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影响因素;然后以得到的因素为基础,结合 相关理论,构建相应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找出虚 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群体认同、社群影响、互惠均 正向影响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意愿,合作意愿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正相关,激励机制和系统 易用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本文以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知识交流行为影响因素,为虚拟学术社区提升平台活跃度及用户知识交流效率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文章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感知信任和激励两个变量,构建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社会影响、感知信任和激励对用户知识交流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绩效期望对用户知识交流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努力期望、便利条件对于知识交流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