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创业知识服务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将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按双向、双层的知识转移路径纳入服务系统中,从立体多维度保障、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横向和纵向多层次相互协调进行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构建复杂知识保障主体网络,重视服务过程中知识保障主客体知识转移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共创,运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精准知识服务,以及开展纵横层面交叉协作共同促进创新创业知识服务的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康美娟 《情报科学》2023,(11):162-169
【目的/意义】构建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完善企业知识库服务模式和方法,提升企业的集成创新优势。【方法/过程】基于市场需求,集成企业外部和内部知识,构建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以实现员工知识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结果/结论】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推动企业知识库服务理论的深入发展,使企业知识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面向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局限】仅从理论上探讨企业知识库机理模型的构建,未实现企业知识库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任萍萍 《情报科学》2019,37(12):93-97
【目的/意义】一流学科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科研支撑中心,高校图 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建设应与一流学科建设需求精准对接,实现学科知识服务能力流程、内容、模式的重 构。【方法/过程】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组建专业高效的学科服务团队,创新学科服 务运行模式,创建学科服务联盟共享平台,开发实体与虚拟共享空间,实现嵌入科研、教学、决策支持服务全程的智 慧型学科知识服务精准推送。【结果/结论】通过严谨规范的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体系的构建,助力图书馆服务转型升 级,为高校调整优化学科架构、促进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对策指引,实现我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式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瑞  李北伟  高岩 《情报科学》2023,41(2):101-106
【目的/意义】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以期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开展知识协同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和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剖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并以知识管理、协同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并提出推进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策略。【结果/结论】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旨在围绕多智库主体的目标、资源、过程要素协同,强化联盟知识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联盟知识协同服务能力。【创新/局限】以协同创新视角对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展开研究,跨区域多案例对比分析,是对所构建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译阳  王峥  杨雨师 《情报科学》2020,38(2):109-115
【目的/意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结构转型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 型人才的主要途径,知识库构建能够提高大学及其学者的知名度,更好的为创业人才提供有效的服务。【方法/过 程】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发展状况以及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分析了高校知识库 的构建模式和目前机构知识库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对策。【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知识库收 集、存储的有价值、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术成果,使高校师生有效地获取创新创业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布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服务具有网络结构中心化、复杂协同性与信息不对称性等特征,侵 蚀了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分布式创新模式的知识区块链,以增强企业知识服务能力。【方法/过程】首 先,本文从知识服务与区块链技术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区块链思想;接着,剖析了知识区块链 的知识分工、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三阶段过程,以及密码学技术、哈希函数与共识机制三大关键区块链技术在知识 区块链中的实现;最后,以三星电子公司作为分布式创新研究的典型案例,构建了面向区块链技术的知识服务界 面,解决了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创新中的落地问题。【结果/结论】本文构建了新型去中心化的、数据公开可溯的、服 务简洁高效的知识区块链,集防篡改、交易可溯、防伪签名与智能合约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提升分布式创新绩效。 【创新/局限】本文未涉及知识区块链的实证研究与相关道德法律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吕佳  林樾  马鸿佳 《情报科学》2021,39(10):152-157
【目的/意义】目前越来越多学者聚焦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为了明晰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和知识治理之 间的协同效应,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协同模型。【方法/过程】回顾和梳理了创业生态 系统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治理结构,进一步解释了基于不同 创业生态系统类型的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的协同机理。【结果/结论】在创业生态系统初创阶段的主要知识治理结 构为分层治理,系统中各参与主体的交互依赖于核心主体主导的单向知识流动,体现出知识协同演化的特点;在成 熟阶段的主要知识治理结构为关系治理,系统中的核心主体不再具有核心地位,各参与主体基于双向知识流动共 同发挥作用,体现出知识协同与竞争的演化特点。【创新/局限】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 协同模型,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利用实证方法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卢艳秋  宋昶  王向阳 《情报科学》2022,39(2):141-147
【目的/意义】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背景,研究平台主体间知识复用的作用过程,为促进企业创新提供新视 角。【方法/过程】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知识复用过程模型,明确知识复用机理,并提 出知识复用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间知识复用分为知识地图构建、知识需求检索、平 台知识交易与用户知识应用4个阶段,其中知识交易是平台知识向企业知识转移的关键阶段,知识复制应用是企业 降本增效与创新实现的重要环节。【创新/局限】探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情境下的知识复用机理,丰富了知识管理理 论的应用场景,但由于机理模型构建偏重于理论探索,实证量化分析方面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以区块链思维为切入点,探讨竞争情报联盟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联盟存活率以及资源共享的实现。【方法/过程】首先根据竞争情报联盟的特点分析其在运行中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探究区块链思维在竞争情报联盟运行机制建设中的应用方式,再次构建基于区块链思维的竞争情报联盟运行机制,最后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该机制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结论】运用区块链思维与技术构建竞争情报联盟运行机制能够解决联盟运作中所面临的不平等的成员身份、低信任度、低持续性等问题。【创新/局限】以全新的视角对竞争情报联盟的运行机制展开研究,后续将以更多的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所构建的运行机制展开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新创企业如何通过创业学习将知识资源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方法/ 过程】本文研究知识资源整合对创业学习的作用,并实证研究创业导向的不同因素在二者关系中是否存在调节作 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知识资源整合有利于新创企业的创业学习;创新和战略行动在知识资源整合与创业学 习的关系中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而风险行动没有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封伟毅  张肃  孙艺文 《情报科学》2017,35(11):50-54
【目的/意义】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组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知识整合与共享的视角研究产学研合 作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 知识整合与共享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机理模型,并从过程角度解释了模型结构之间的逻辑作用, 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建立知识库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共享是知识融 合与转化的重要环节,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知识再创造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罗维燕 《情报科学》2023,(10):57-65+82
【目的/意义】伴随着金融业务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类金融数据迅速扩散,推动着金融领域进入大数据时代,金融产业的结构转变与动态发展迎来全新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研究金融信息安全防范与保障体系有利于保障用户的信息的存储与应用。【方法/过程】基于大数据金融安全不同视域下的影响因素,寻找当前金融领域用户信息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大数据环境下金融信息安全防范与措施,构建与之对应的安全保障平台。【结果/结论】通过识别金融信息风险及困境并加以分类,梳理出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信息个体、技术、制度层面的安全防范策略,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平台为实证将大数据环境下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部分要素予以可视化和功能化。【创新/局限】本文所构建的安全保障体系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层面上的分析,未来需要进一步实现与金融信息的真实对接,在实践中检验体系的实效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孙瑞英  王浩 《情报科学》2018,36(11):48-53
【目的/意义】从创新创业与资源冗余的关系入手,指出面向“双创”实践的高校图书馆冗余资源开发对用户 的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同时强调面向全社会“双创”实践用户的高校图书馆的冗余资源开发与情报服务是其履行 社会服务职责的必然要求;【方法/过程】通过与用户“双创”实践信息需求的对接,依据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冗余 资源的利用途径。【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社会用户“双创”实践驱动的高校图书馆冗余资源开发与情报 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社会网络促进技术创新是后发企业实现企业技术追赶的有效途径。【方法/过程】本文梳 理了社会网络、知识匹配及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网络关系通过知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匹配成为影响网络 关系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条件。通过对修正药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及演化 路径。【结果/结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层与网络层的知识不同以及为了弥补知识距离而构建的网络关系不同,其 技术创新路径也不同。网络关系和知识匹配的协同是后发企业技术创新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完善了后发企业技 术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为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康英 《情报科学》2019,37(9):54-61
【目的/意义】为推动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创新发展,延伸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为高校图书 馆精准知识服务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方法/过程】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双创环境下高校 图书馆精准知识服务的影响因素,分为表象层、中间层和根本层三层,解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作用路 径。最后,针对研究结论和现有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 馆精准知识服务影响因素分为高校图书馆、双创用户、知识、知识技术和知识环境5个维度,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可以划分为6个层级。用户参与意愿、用户知识需求和服务响应速度是表层影响因素。知识技术维度、高校图书馆 维度的资源建设水平、馆员数量和质量、服务意愿、馆建服务氛围以及知识环境维度的因素为根本影响因素,其余 因素为中间层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需要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建设。【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状与建设思 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WSR 系统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并具体阐明了巩固资源保障物理建 设、重组资源保障事理建设、聚焦资源保障人理建设的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我国文献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旨在深化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新设,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 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与路径。【创新/局限】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融入系统工程的思想,充分考虑建设过程 中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对体制层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齐莹  王向阳  李嘉敏 《情报科学》2022,40(5):173-179
【目的/意义】以创新网络为背景,从知识管理视角探究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创造模型,为增强知识创造结 果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基于对知识类型和知识创造模型文献梳理,通过组织兼容性不同维度对不同知识创造 路径分析,构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创造模型,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组织兼容性是知识创造的重要因素。 其中组织兼容性包括文化兼容性、战略兼容性和知识兼容性,知识创造类型涉及管理知识创造、市场知识创造和技 术知识创造;创新网络知识创造是通过组织兼容性到知识交换再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其中知识交换和知识融合能 力对知识创造具有协同作用。【创新/局限】创新性提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创造模型,并详细分析组织兼容性不同 维度对不同类型知识创造作用机理。但模型仅限于理论探索,缺少案例和实证量化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上海市名人故居知识图谱,可以强化沪上名人故居非结构化数据的知识组织问题,为后续历史名人故居学术资源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也为游客选择名人故居游提供便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沪上名人故居用户需求及旅游领域相关行业标准,首先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设计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之后以此框架为基础通过序列标注、机器学习等方法填充图谱的实体、关系及属性为沪上名人故居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数据支撑,最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对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存储。【结果/结论】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构建实现了资源的可视化存储及语义检索,能够提供数据浏览与知识展示,数据查询与知识检索、知识关联与信息推荐等功能,为后续智能问答、智能信息推荐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用户需求及上海市名人故居数据结构特点,建构了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为后续名人故居知识组织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数据的选取仅限于上海市内的知名名人故居,有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扩充以更好地研究文章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以5G通信技术、多维技术以及数据仓库技术为依托,在智慧社会发展背景下,对智慧高校图 书馆微服务模式框架进行设计与分析,以优化高校师生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本文在对多种微服务模式框架支撑 技术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代理微服务设计模式,并结合以往典型微服务应用框架,设计了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框 架。通过对该框架微服务四大模块:检索服务模块、推荐服务模块、APP 服务模块、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模块等进行 系统性的分析,综合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创新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内容,拓展智 慧图书馆微服务功能,培养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工作人员队伍,不断优化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模式,可以有效保障智慧 图书馆微服务质量,为高校师生提供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微服务。【创新/局限】由于本文未结合实际案例对所涉及的 服务模式框架进行验证,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也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在企业中,科技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对推动企业技术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方法/过程】运用超网 络分析方法对某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分析,以科技创新团队的人员为节点,以科技创 新团队为超边,以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的次数作为超边的权重,构建基于加权超图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 作申请专利超网络,对所建的超网络模型有关拓扑结构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构建基于节点扩散和超边扩散 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中的知识共享机制,并对知识共享能力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最后分析 了影响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知识共享的因素,给出了对策模型。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 团队知识共享的建设、实践及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