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目的/意义]文章跟据影响力定义融入信息受众情感特征指标构建了高校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扩展了传统影响力评价体系,突出了以信息受众的情感与行为表现作为高校新媒体影响力的核心评价目标。[方法/过程]以118个高校官方微博为例,对高校微博影响力评价的情感表征指标和行为表征指标进行处理与量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进行评价实证。[结果/结论]情感表征与行为表征得分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情感指标为高校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更细粒度的参考单元。因子得分指出高校微博影响力得分整体差距较大,大部分集中在低数值区域;采用层次聚类法以情感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聚类可以将高校微博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孟令雪  过仕明 《情报科学》2019,37(11):94-98
【目的/意义】构建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指标体系,对深化智库产品理论研究、提高其传播影响力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信息传播理论及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研究,从微博、用户信息、产品质 量及传播效果4个维度构建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 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同时选取中能智库15个新型智库产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 检验和分析表明,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后续理 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耀丽 《情报科学》2018,36(7):62-65
【目的/意义】微博已经是当今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话题作为一个用户参与度较高且观 点聚合度较高的微博众多板块之一,使得有影响力的话题产生成为了一种可能。针对这种可能产生网络舆情的板 块,对于微博话题影响力的评价是极为有意义的。【方法/过程】针对微博话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本文利用因子分 析法,从实证角度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合理有效性的检验,并且确立了公共因子的占比,得到了综合因子的评价模 型。【结果/结论】研究通过对比实际热门话题榜单发现,微博话题传播影响力主要应从话题人及话题信息两方面出 发进行评价研究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一评价模型和组合评价模型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以引起科技期刊对组合评价模型的重视。【方法】 运用均方根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18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endall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对样本进行再评价。【结果】 单一评价模型通过了Kendall检验,但从方法适用性上看,因子分析法最佳,主成分分析法次之,熵值法适用性较差,均方根法不太适合用来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其评价结果与国际通用的复合影响因子评价指标较为接近。【结论】 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运用组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能够确保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信,提高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期刊数和Web即年下载率是扩大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赵蓉英  王旭 《情报科学》2019,37(11):3-10
【目的/意义】学术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多维度、多指标融合测评可为学术期 刊影响力评价指标遴选、模型优化提供借鉴,也为改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现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以国际 综合类期刊为例,结合13个传统引文指标并引入15个Altmetrics指标,构建基于传统引文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的 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从3个维度系统进行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标准化处理、相关分析、信度 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分别对该3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结论】得到学术期刊原生影响力二维评价结果和学术 期刊影响力三维评价结果。3个维度下的测评指标间均呈较强的正相关,且3个数据库中各指标在整体上与内部间 都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功能要素,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评价体系进行探索。 【过程/方法】以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体系及功能要素分析为基础,分析微信公众号的生态位内涵,用生态 位的视角阐释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测评体系。【结果/结论】建构资源维度、传播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为 主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功能生态位指标模型,并设计出各生态位维度的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作为图书馆公众 号功能单元的测评方法,促进图书馆公众号的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索基于p 指数的微博传播力评价方法,并探究使用p 指数来评价微博传播力的应 用效果。【方法/过程】首先,笔者依据现有研究中微博传播力的影响指标,提出微博转发p 指数、微博评论p 指数和 微博点赞p 指数,并用综合p 指数来统一这三个指标的评价结果。然后,基于我国34 省的旅游政务官方微博数据, 通过对比综合p 指数与综合h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表现,以及对传播力评价中综合p 指数与微博传播力相关 的几个重要指标作关联分析,实证探究了p 指数评价微博传播力的应用效果。【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综合p 指 数评价微博传播力的优势:更好地平衡博文的“质量”和“数量”,具有强区分度和高灵敏度,能够有效地识别高价值 的潜力微博用户和高价值的博文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分析高校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有利于推动高校信息的有效传播,提升舆 论引导力。【方法/过程】以高校官方微博为例,本文对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密度特征、网络中心性特征、网络结 构特征、地域路径及情感路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BA无标度网络模型对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演 化特征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结论】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较小的聚类系数、较短的网络平均路径,节点 的度分布符合幂律规律;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正在突破传统地域影响;高校信息传播中以积极情感为主,网络舆情事 件对情感影响较大;随着节点增加,网络平均度经过前期快速增长后会稳定在某个恒定值左右,网络平均路径长度 则一直呈现增长趋势。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建议。【创新/局限】在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进一步扩大数据样本和时间跨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博的逐渐发展,以微博为依托的各种营销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旅游业也加入微博营销的阵营,且迅速发展,微博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营销渠道。目前各省市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基本都开通了旅游官方微博。因此,分析微博的特征数据对官方微博的影响对开展微博营销的部门和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以微博平台的特征数据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造微博的影响力模型,用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给政府部门进行旅游微博营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政务微博的运营和管理。【方法/过程】应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投入和产生指标进行分析,应用DEA模型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政务微博进行分类,从而对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指标进行归纳。【结果/结论】政务微博规模效率表现较差的原因是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率表现不佳;政务微博信息传递规模效率较低的原因是粉丝数和关注数不足;最后基于投影分析,提出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效率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韩雷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2,40(10):107-113
【目的/意义】期刊评价的方法繁多且复杂,无法分辨其中的好坏,对于方法的效果也是难以锚定,使得期刊 评价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方法/过程】本文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评价方法 ——主成分-BP人工神经网络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年)的585种综合性人文 社科期刊作为评价对象,将评价结果同权威期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再对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 果表明:主成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同部分传统方法相比结果更加精准;主成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评价 对象要求较高;为其他领域期刊评价以及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创新/局限】本文仅以人文社科期刊为 例,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进一步扩大研究主体范围并尝试将这种方法用于其它领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为了促进高校的专利评价能力,更好地服务高校专利工作的推进,建立一种基于组合评价的 专利竞争力评价模型,对高校专利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与认识。【方法/过程】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利用 模糊Borda法进行组合评价,并以福建省19所本科高校为例,进行专利竞争力评价分析。【结果/结论】为高校专利 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新思路。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高校专利竞争力整体差距较大,多数高校没有平衡好专利数 量、专利质量与价值的关系,缺乏合理规划。根据评价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基于客观行为数据构建微博发布-评论行为的定量模型,解释社交网络用户信息交互关系,为微博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对揭示微博群体层面多对多模式中的发布-评论行为特征的五个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构建描述微博多对多模式中的发布-评论行为的定量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微博评论数频数分布满足幂指数为1.6659的幂律分布;微博已获评论数、微博影响力、信息可见度是影响新增评论的连接机制。本文构建的定量模型可以较好模拟真实的微博发布-评论行为。【创新/局限】从人类动力学视角解释了微博多对多模式的微博发布-评论行为的过程,揭示了群体层面的发布-评论行为生成机制。本文没有对不同类型微博的评论行为进行区分,在未来的研究中,将针对不同类型微博的评论行为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基于新浪微博探索健康信息社会网络结构,对不同话语主体的网络位置、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相关部门的健康舆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新冠感染后”为关键词采集热门微博数据,并构建用户信息传播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多元话语主体视角下的网络结构特征,使用文本分析工具分析信息传播内容,基于话语策略分析传播方式,从而探索健康信息传播机制。【结果/结论】传播网络呈离散、稀疏状态。官方媒体整体影响力最大,一些专业内容生产者在严肃类健康信息传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大部分市场化媒体存在感较弱,普通网友具有最强的信息交流能力。四类话语主体的传播内容基本一致,但传播方式风格迥异。官方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以严肃、正式、专业为主,专业内容生产者兼具专业性与亲和力,网友则以多元方式表达情绪和态度。【创新/局限】从多元话语主体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探索健康信息传播规律是新颖之处,但网络结构分析仅基于静态视角展开,且样本量有限。  相似文献   

15.
安璐  周亦文 《情报科学》2020,38(4):9-16
【目的/意义】构建用户特征指标体系,对恐怖事件情境下微博信息与评论用户进行画像并比较有助于掌握参与恐怖事件讨论用户的特点,加强反恐舆论引导。【方法/过程】以"#巴塞罗那恐怖袭击#"话题下的所有微博及评论数据为例,使用基于相关性的LDA主题模型提取微博主题,从用户特征和文本特征两个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两步聚类刻画微博用户特征,分析发布微博用户和评论用户的异同。【结果/结论】以往活跃度、影响力较高的用户在该事件中不一定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原始微博用户的平均等级略低于评论用户,但其在该事件中的影响力高于评论用户;原始微博用户类型多于评论微博用户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迈入全球共识新阶段,构建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成效量化评价提供参考方案,对完善数据战略、释放科学数据价值和增加国际科技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法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工作实践,设置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影响力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的样本和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实现指标体系所涵盖的所有指标项可计量和各指标的权重可计量。【结果/结论】本文构建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5个一级指标及24个二级指标。结论表明:开放科学数据集支撑的学术成果、社会影响、政府决策和国际合作等是其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得到广泛认同。【创新/局限】基于调研和实践,本文依据多领域科学数据权威专家数据构建了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评价指标体系。受限于篇幅,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微博社区网络结构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方法/过程】以社会网络的 角度分析了微博社区网络静态结构特征,同时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实证分析了微博社区网络静态结构特征 对舆情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规模、密度以及节点特征参数对舆情信 息传播的受众度、流动度及影响力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存在着紧密的内部关联。  相似文献   

18.
胡媛  韦肖莹  王灿 《情报科学》2017,35(6):44-50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环境下,微博作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平台,其信息质量至关重要。微博客中 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建立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有助于人们获取有效信息。【方法/过程】本文从信源可信度 与信息质量的双路径视角,构建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指标体系的验 证。【结果/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得出各项指标对微博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及总体模糊评价,为微博信息 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兴刚  袁毅 《情报科学》2017,35(9):79-83
【目的/意义】通过对“十点读书”新浪微博用户互动行为的研究,探求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微博阅读 推广的启示和策略。【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在对“十点读书”新浪微博的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 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参与了两条以上博文评论的用户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属性特征进行了分 析。【结果/结论】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微博阅读推广的三点建议:多措并举,提高图书馆官方微博的粉丝数; 循序渐进,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励引导,共建扁平化的微博阅读推广团队。  相似文献   

20.
余波  赵蓉英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1,39(12):105-112
【目的/意义】学术话语权的作用是保证学界说话的权利以及参与国际学术议题的制定,研究中国学术话语 权有助于中国学术地位的提升,进而维护好本国利益的权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学术话语权的内涵,论述了学 术引领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三个核心构成要素,借助Python等分析工具处理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主 成分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选取,构建了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 体系,并对中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在 国际上具有一定地位和优势,这些学者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但与大多数欧美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局 限】从学术主体层面提出了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构成要素,为学术话语权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不足之处在于,仅 从作者视角对一个学科的学术话语权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