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研究了大鼠吗啡与食物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获得与保持的差异,结果发现,经过6轮训练后吗啡与食物都形成相同程度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但5次熄灭测试后吗啡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程度没有明显的消退,而食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明显消退.表明经过充分训练后吗啡与食物奖赏记忆的获得没有显著差异,但吗啡奖赏记忆保持时间更长.成瘾药物所产生的奖赏记忆的长久性可能是成瘾长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运动具有降低尼古丁依赖性、减少复吸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戒烟、戒毒的非药物性干预手段,但其神经生物学机制远未明了。对运动改善尼古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运动成瘾代替药物成瘾和运动修复物质滥用所致脑损伤2种学术观点的证据和研究不足,总结了不同强度运动对成瘾的改善作用,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运动成瘾代替药物成瘾;运动从“分子-突触-神经环路-神经网络”层面对物质滥用导致的脑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这可能是运动改善成瘾的机制;中等强度对于改善成瘾患者戒断期负性情绪最为有效,但低强度运动的特殊作用仍不可被忽略。为后期针对运动改善成瘾、运动戒毒进行更深层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念干预(MBI)作为治疗物质滥用与成瘾是在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而后兴起的第三大治疗方法,其重点在于改变认知、情绪和行为过程。MBI专注于"培养对包含同样认知的意识体验的经验和意识的非判断意识,情绪和行为自我调节过程"。本文回顾国内外关于正念干预治疗物质滥用和物质成瘾疗效的证据及以往相关的研究分析,总结正念干预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某高校的358名体育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成瘾自测量表》、《SCL-90自评量表》,对师范院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师范院校体育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生的网络成瘾现象低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体育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的体育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辽宁省400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采用《中文网络成瘾倾向量表(CIAS-R)》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研究了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以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1)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这三个变量上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都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年级变量上大一学生成瘾倾向最高,大四最低,二三四年级呈逐渐下降趋势;非独生子女网络成瘾要低于独生子女。(2)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高神经质、精神质的人表现出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一例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咨询的记录及分析报告,结合求助者的相关资料和SCL-90测验、Young的网络成瘾测验的结果,从临床资料显示求助者问题的时间强度与严重程度方面,判断该男生属于游戏娱乐成瘾和网络交际成瘾两种网络成瘾类型。依据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为主体、认知行为疗法为辅的心理整合疗法对求助者进行了矫治,据咨询前后的心理测试的结果比较证明了本咨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饮食性肥胖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和肥胖的关系,以及耐力运动对其影响,选用44只雄性离乳SD大鼠,36只饲以高脂饲料,其余为对照。10周后,高脂组18只鼠确定为饮食诱发肥胖大鼠(DIO),其中8只用跑台进行耐力训练(65%~75% Vo2max)。所有大鼠继续饲养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记录能量摄入,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结果如下:肥胖鼠不存在多食,下丘脑NE、DA和5-HT增加。耐力运动可以提高下丘脑NE含量。提示,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可能与高脂饮食的能量密度高有关。耐力运动可有效地降低饮食性肥胖鼠体脂,但并不是通过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肥胖症是在遗传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下,能量代谢调控网络的功能紊乱并导致体脂增多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运动不仅能有效减少体脂,还可以提高健康体适能水平,是目前公认的控制肥胖的基本手段,然而运动减肥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笔者从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棕色脂肪以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对运动减肥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为未来肥胖症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网络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新的问题——互联网综合成瘾症(IAD)的出现。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它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可回避的人文困惑和负面效应。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心理根源在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因此,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与运动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里,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身心损害,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成为一个新型的社会问题。为了探索出一套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方法,我们对36名确诊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运动干预组和心理与运动综合干预组、对照组,分别应用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心理与运动综合干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观察其效果;结果显示,心理干预(成功44.4%趋好44.4%失败11.2%),运动干预(成功33.3%趋好55.5%失败11.2%),综合干预(成功88.8%趋好11.2%);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和运动干预是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措施,综合运用心理和运动两种干预措施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