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及救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除了经济贫困之外,“心理贫困”现象更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隐患。它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我封闭、敏感多疑、冷漠攻击、焦虑抑郁、依赖、逃避等消拯心理。作为一个高校工作者,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心理扶贪”;加大贫困生思想工作的力度,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心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困,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贫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尊的渴望和强烈的自卑心理、对优异成绩的渴望和焦虑抑郁心理、对社交的渴望和自我封闭心理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确定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目标,提出经济扶困与心理扶困有机统一、通过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教育提高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治理大学校园贫困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心理、能力上多重贫困的困扰,人文关怀是治理大学校园贫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理念。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需要走出认识误区,构建起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学业关怀和能力关怀四位一体的立体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与经济窘迫相伴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存在自卑、孤独、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贫因生的“心理脱贫”工作,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实现资助机制的多渠道化,避免贫困循环;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消费观,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实现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四者联动,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心态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张丽  蔡亚峰  朱永华 《文教资料》2014,(33):101-102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综合性的问题,仅仅着眼于经济资助,解决贫困生物质上的"硬贫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提高贫困生的能力入手,积极构建贫困生职业基本技能学习平台、增强贫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加强贫困生就业支持网络建设,使其摆脱精神、心理、能力上的"软贫困",才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正确解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心理贫困,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对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日晨 《文教资料》2007,(30):187-18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问题、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几个方面。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针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学校应当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扶持和帮助,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学者对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研究一般停留在质性描述层面上提出问题,通过外显测验的方法对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成因进行探讨,侧重分析“自卑”和“成就动机”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与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关心的问题,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在为构建科学有效的资助与教育体系而努力。面对贫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问题,国家、社会、高校及贫困生自身都是帮助与教育的重要主体,都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理性分析与看待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问题,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通过树立典型,宣传贫困大学生的励志事迹,营造良好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和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渠道,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贫困大学生除了经济困难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贫困”,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最终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已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贫困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成果,探讨其适用性下移,以期总结、丰富和发展贫困救助理论,进而进一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贫困区域分布广、发生率高、程度深,并存在一些特殊困难。打胜河北扶贫攻坚战要从突破区域、突破方向、突破瓶颈、突破途径和突破机制五个方面来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贫困理论阐述了生产资料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精神文化贫困等,其中,生产资料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本质和基础,也是其它贫困现象的根源;依据马克思生产资料贫困理论,透视我国生产资料贫困问题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反贫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期,扶贫攻坚的思想脱贫问题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物质匮乏问题同样重要。文章从调研湖南省慈利县贫困人口的思想问题入手,总结导致该地区贫困的几种典型脱贫思想观念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思想脱贫问题的方法只能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结合慈利县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前提,再结合新时期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教育理念以及构建全面性地政治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慈利地区贫困人口思想脱贫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贫困线的测定应该具有相对、动态、多维的性质。贫困指数可以由三个维度和一些测量指标构成的三级指标体系计算出。采用调查研究方式,在安徽全省的农村地区采集个体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高阶因子分析技术检验贫困指数的指标体系,并计算出权重。首先利用该体系计算出每个个案的贫困指数;然后利用相对贫困线确定的比例法求出临界贫困指数,再根据已有数据拟合出人均年收入与贫困指数的回归方程;最后通过该方程即可求出贫困线。用贫困指数方法侧度贫困线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需要注意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东、西部资源、自然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拉大,贫困问题作为中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重视贫困问题,正视贫困根源,把握致贫原因,寻求合理的反贫困战略,树立长期反贫困的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反贫困措施在当前尤为必要与重要。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扶贫对象和贫困类别认定的精准性,构建以经济帮扶为主要手段,融合诚信教育、心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一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实现贫困生认定程序、帮扶理念、返贫预警机制三个优化,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提升贫困生内生动力和长期跟踪反馈机制以预防返贫。  相似文献   

18.
西方社会学的贫困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社会学贫困观主要有个体主义贫困观和结构主义的贫困观。个体主义贫困观的代表性理论是贫困文化论,结构主义的贫困观主要有功能主义和冲突学派完全对立的贫困观,以及中间学派的贫困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贫困有狭义和广义、绝对和相对两种理解。中国的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农村贫困具有不同于城市贫困的明显的特征,它是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解决或消除农村和农民的贫困问题,要综合考虑,从多种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20.
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贫困的价值观是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安康人贫困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眷恋故土的"守土"意识,不求进取的"守常"观念,依赖心理和懒惰的人生态度,落后的消费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