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加大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实验规则和技能。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关键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在有关章节后面编 排了三十多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如下 的特点和优点: 使初中物理实验安排更趋合理,三大 实验系列(演未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图文并茂,语言简练,紧密联系课本 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强调学生自己收集器材.制作仪器. 完成实验,得出结沦,着力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分析能力。 通过实验,促使学生观察现象,理解 概念,研究规律,了解原理的应用,进行 数据计算 省钱──所用材料日常生活中都可收 集到,只花少量的钱即可。 好保管──用一只纸箱就可分类…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证明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之一,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更是难点。虽然说是经典实验,但是中学的普通实验室并不具备开设这个实验的条件,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就无法获得直观体验。  相似文献   

4.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被安排在七年级上册,而且是第三单元的第五章(按进度算时令为仲冬)!即使提前做,但毕竟时逢秋季,水生植物大多呈现衰败状态。因此在我国北方做该项实验,最大的困难是难以找到合适的水生植物材料,虽说也能觅到金鱼藻并按教科书所设计的实验进行操作,但由于金鱼藻释放氧气的能力不理想,实验难以成功。笔者通过对公园和市郊的一些水域观察发现,在这萧条的秋季,刚毛藻却还显露着勃勃的生机。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刚毛藻是世界广布种,抗污染能力强,较耐低温,在我们南北很多地区的湖泊、池塘等处都能生长,所以它是普适性的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尤其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在教学实践中,以刚毛藻为实验材料,用“下口瓶”等实验用具设计了该项实验(见示意图),并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重要的证据之一。教材介绍了这个实验的过程及现象,由现象得到“转化因子”的推论。但实际上,格里菲思并没有想要去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他在肺炎疫苗研究中的一个意外的发现,有偶尔因素但也有必然的结果。教材只是直接介绍了相关的实验过程,并未涉及实验的来由。  相似文献   

6.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浙科版)中实验要求很高、操作难度很大的一个实验,教材为此设计了一个十分详细的实验方案,力求降低操作难度,确保实验的成功开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原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仍旧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实验的成功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实验的成功率很低。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DNA粗提取与鉴定”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必做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DNA粗提取和鉴定方法,观察提取出的DNA。但由于实验材料和试剂不易获得,实验成本昂贵,而且实验方法步骤繁琐。对学生的技能要求高,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无法开设此实验。经过几年与学员一起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最简易的DNA粗提取与鉴定方法,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完全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及要求。现将实验的简易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卫红 《物理教师》2005,26(4):3-24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重点内容.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学生必做的“学生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与本实验目的相悖的怪现象,这些怪现象的存在是事实.探究这些“怪现象”虽非本节课主题,但真正解释好这些“怪现象”,既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又可以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对成就学生的良好科学素质是十分有益的,也是难以回避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这是在当前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中形成的一个热门话题。对自然科学而言实验教学可作为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因为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初中学生一般尚不具备独立寻找课题进行完全开放式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但在教师的安排下通过议题的形式展开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较为适合初中学生,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曾文忠 《物理教师》2006,27(4):10-12
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设计操作实验的能力.实验探究式教学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这样既优化了实验教学的过程,又符合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文中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方法及实验考核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三明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压缩气体其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但对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却没有实验.本文自制了一种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实验仪,验证了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改进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同时也为相关仪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仪器模型.  相似文献   

13.
学科建设离不开实验平台建设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论述了材料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从材料的结构、成分、性能、加工工艺过程等一系列的研究都是实验的结果。一个好的实验室是学科发展的一个关键。学科建设推动了实验平台的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又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一流的学科需要有一流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材料工程开放模式实验教学的一些必要条件,包括组建实验教学中心,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建立稳定实验队伍,实行开放运行机制,实验教学质量保证方面的内容。在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的基础上,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系统全面、时间自主开放的材料成形实验平台为目的,构建了适合开放的实验内容。对原有的68个课程实验进行整合和改进,形成了4个主要方向的开放实验。实验内容既来源于、服务于材料工程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教学,又反映出现代材料加工工程最新工艺、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实践结果表明:开放模式的实验教学设备利用率高、实验效果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大学物理学实验,根据一般教材上的实验原理,按照常规的方法,经常不能快速准确地调出两虚光源放大像的间距,从而影响实验的效率及成功与否。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整个实验步骤进行改变,由此得出了一种有效、快捷的双棱镜干涉条纹的快速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创新实验,拓展实验教学内容,本文设计了叠合梁实验课程,从实验仪器设备上采集实验数据,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并进行分析,以便使学生们增加对叠合梁组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针对材料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材料专题实验一课中进行了新教学方法的尝试。新方法强调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积极性、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课内,学生不再照方抓药;课外,由于不提供实验指导书,学生必须查阅大量资料才能组织、撰写实验报告,考核方式上则强调重实验过程而不重实验结果,哪怕实验失败只要学生能充分找出失败原因也可拿高分。新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8.
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是高校焊接专业重要的典型实验项目,为使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能够发挥其重要的实验教学效果和作用,采取增加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数量,增加实验材料种类,增强学生参与程度,改革实验项目实施过程,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的“三增两改”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对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在工科高校实验中有效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绝大多数工科院校对电子线路的实践教学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增加实验课时、实验单独设课等方面。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到有些传统实验教材已经束缚了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为了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该校改革了原有的实验教材,编写了一本适应创新能力、自主设计能力的实验教程,以适应“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探究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能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估价开放的特点。开放式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动性方面有其独特的效用,就开放式化学实验在教学方法、手段及内容方面做相应的改革,使之更适合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动性,以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