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教学对学生品行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活动具有教育的特点,因此我们在体育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及意志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树立健康,自信,向上的信念,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教育面临巨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何造就21世纪的社会有用人才,是每位工作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教育方针也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可见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是学生取得各项活动成功的关键,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训练、竞赛是锻炼学生意志的重要手段。因而,体育  相似文献   

3.
蔡艳萍 《教师》2010,(23):6-6
体育主要是对学生的一种行动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等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磨炼意志,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果断、勇敢、机智、坚韧等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之,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的最佳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在思想教育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1.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  相似文献   

5.
张俊 《考试周刊》2015,(21):129-130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活动训练不断磨炼学生意志,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民族情感和自强自立精神。利用体育教学集体能与智能训练相结合,文化内涵、体育技巧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为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庄钟波 《考试周刊》2013,(50):112-113
学校体育教育本身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体育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高中学校要从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考虑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及增强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相较其他课程更好。因此,在许多国家制定的学校体育教育任务中,都提到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能造就学生强健的体魄,丰富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耐力、技巧、速度、力量和灵敏性。体育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特别是意志心理的重要渠道,融意志心理训练与培养于体育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意志品质的培养方面,体育教学能融意志品质的教育、培养于体育活动之中,寓教于乐,内容的多样化,形式手段的灵活性,是其它学科更不具备的优势。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耐挫折力和心理承受力方面能产生独到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体育主要是对学生的一种行动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等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磨炼意志,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果断、勇敢、机智、坚韧等品质.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合理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和健康成长。因此,这个时期在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同时,安排好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占领青少年的业余阵地,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运动健身的观念很重要。培养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明确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更新体育观念,激发学  相似文献   

10.
一、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志、品德.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思想、意志、品德向良好方向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总是性情开朗、情绪活跃,能充分反映出平时不易暴露的问题;更表现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有利于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受到熏陶,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得到提高,也可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炯 《快乐阅读》2013,(12):57-57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用一种坚定的意志力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克服胆怯、懦弱的心理反应、培养学生挫折面前拥有坚定意志的能力以及创设体育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兴明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9):112-112,F0003
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体育教学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应贯穿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的结合.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包括规范训练法、集体训练法、对抗与竞赛训练法、表率示范法.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不能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的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行为、个人爱好、意志品质,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培养.只要教师能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是构成学校教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  相似文献   

15.
陈士平 《考试周刊》2012,(77):115-115
高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担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体育教学亦不例外。特别是新课程推行以后,不但要增强学生体格健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要关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抵御挫折;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协作、团结、拼搏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7.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的极好手段。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组织一些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些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18.
周建斌 《学周刊C版》2020,(14):157-158
体育课程作为初中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体育活动中能够对学生行为、思想、意志进行观察,并针对性将思想品德教育引入其中,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所以初中体育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优秀品德。特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体育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优势,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现状,提出思想品德教育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人才的艰苦使命。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  相似文献   

20.
董惠娟 《中学教育》2002,(3):47-48,44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学校体育作为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必要手段,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学校体育具有健身、健心、教育、娱乐、审美等多维功能,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调节情感、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它通过内容丰富的身体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意志,完善学生人格,发展学生身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