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192页问题解决中的第2题是这样的: 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  相似文献   

2.
李子涵  郑乾 《数学小灵通》2010,(6):F0004-F0004,11
同学们准备从学校去森林公园。如果他们坐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将比骑车去早到3小时;如果以8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将比骑车去晚到5小时,请问学校距森林公园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3.
五年级课本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因为逆风,开始的一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剩下的路程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速度行进,才能准时到校?  相似文献   

4.
第15届(04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年级第1试中有一道求平均速度的题:某同学步行前往学校时的行进速度是6千米/小时,从学校返回时的行进速度是4千米/小时,那么该同学往返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5.
例 某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始的2小时内以5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中途停下来装货用了半小时,然后又以7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1小时到达乙地,问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快慢在运动过程中是变化的.用平均速度只能近似地反映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中的大致的快慢程度,而不能反映物体在其他阶段的运动快慢情况,可用公式v一上来计算·所以在解平均速度的考题中如果把平均速度当成速度的“平分”,那就错了.例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段路程匀速行驶的速度为抢手米则。时,后半段路程匀速行驶的速度为22千米则。时,则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千米则。时.__刊十计18千米/小时十22千米/小时__,、;,、;_l.话研力一——一————一20de米/小时.…  相似文献   

7.
一堂练习课上,学生针对人教版课标教材第八册第9页第7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发言让我很有感触.题目是这样的: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比走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8.
[题目]小王由A地行走到B地,他先走一段平地,再爬一段上坡路。当他抵达后立即沿原路返回A地。已知小王在平地行走的速度是4千米/时,在上坡路行走的速度为3千米/时,  相似文献   

9.
比速度     
人类行走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千米/小时,游泳的速度可以达到8千米/小时,顶尖的田径运动员,可以达到36千米/小时,虽然这一速度可以超过霸王龙(24千米/小时),但却赶不上快速行走的大象,非洲象时速可以达到40千米。  相似文献   

10.
题目:有甲乙两村,分别在同一座山的南面和北面,两村之间全是上下山,某人上山速度为1千米/时,下山速度为2.5千米/时,从甲村到乙村要走41小时,从乙村到甲村要走29小时,问两村之间路程有多长?从甲村到乙村上山路和下山路各是多少?(2000年重庆初二物理复赛题)  相似文献   

11.
有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40千米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同时,另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小鸟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和两列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遇到另一列火车后返回,往返在两列火车之间,直到两列火车相遇为止。已知洛杉矶到纽约的铁路长4500千米,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远的路程?  相似文献   

12.
曾正国 《甘肃教育》2008,(10):55-55
【题目】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1)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2)班的学生组成后队,步行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相似文献   

13.
(师出示:老师开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将行驶多少千米)生:80×4=320(千米)。师:为什么用乘法?生:1小时行驶80千米,4小时就行驶了4个80千米.所以用乘法计算,(课件出示线段图)师:老师开车以80千米/小的速度行驶16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题目]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下午1时从学校出发,走了一段平地,爬了一段山后沿原路返回,下午7时回到学校。已知他们的速度为:平地4千米/时,爬山3千米/时,下山6千米/时。返回所用的时间为2.5小时。求他们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5.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在中考题中占的比重较大.现分类介绍其解题思路.一、行程问题要注意题中的同向、相向、背向、相遇、追及、先行、后行、同时、同地等关键词语.基本关系式为例IA、B两地间的距离为120千米,甲乘机动车,乙骑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后,各以原速度继续行驶.甲到B地后立即返回,返回的速度是原速度的2倍,结果甲、乙H人同时到达A地.求甲的原速度和乙的速度.(1994年河北省中考题)分析设甲的原速度为X千米/时,乙的速度为y千米/时,如图示,设在C处相遇,则*C一3X千米,*C一勺…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一章之后.知道了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又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简单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在运动当中最多的还是变速运动.加深对变速运动情况的理解.特别是对平均速度的正确理解.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就对平均速度一题加以分析.以便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手均速度这一概念.例题一辆汽车驶上某一坡路时测8度是24千米/时.驶下这一坡路时的速度为48千米/时.那么汽车往返这段坡路的平均速度为:A24千米/时;B.48千米邓寸;C.36千米/时;D.32千米川十.此题有人选答案(C),也有选(A)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苏步青教授在国外访问,同车的是一位德国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出了一道题考苏教授:甲、乙是一对好朋友,两家相距10千米,两人电话约好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走的速度是6千米/时,乙走的速度是4千米/时,甲还带着一只狗,狗的速度是10千米/时.由于狗跑得快,狗最先遇到乙,遇到乙之后又跑回去找甲,遇到甲后又去找乙,狗这样奔跑于甲、乙之间,一直到甲、乙相遇为止.请问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苏步青略加思考,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原来他是巧妙地掌握了问题的特点.这一题若分开来一回一回地计算狗跑…  相似文献   

18.
题目:轮船在甲、乙两码头间往返行驶,如果水流速度为v1时,往返一次需时间为t1;在洪水讯期,水流速度加快为v2时,往返一次需时间为t2.已知轮船的静水速度为v0,则:()A.t1>t2;B.t1<t2;C.t1=t2;D.无法比较.1.常规解法设甲、乙两码头间的路程为s当水流速度为v1时,轮船往返一次需时间:当水流速度为v2时,轮船往返一次需时间:v2>v1,t1<t2.故选B.2.特殊值法设甲、乙两码头间距离s=30千米,轮船的静水速度v0=30千米/时,原来水流速度v1=10千米/时,洪水讯…  相似文献   

19.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重要的是寻求等量关系,本文说明通过列表寻求等量关系. 1.行程问题 例1明明骑白行车从甲地以12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乙地行驶,40分钟后,亮亮骑电动车从甲地以18千米/小时的速度追明明,结果在明明离乙地还有6千米的地方追上了明明.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行程问题在中考方程应用题中出现的频率极大,现对中考题中的行程问题,分类归纳其解答思路,供初三同学复习时参考.一、一般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为:路程一速度X时间.例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1995立云南)分析本题容易漏解.应对两种情况讨论.解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门)当相遇前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入5x+15x一65一32.5;()当相遇后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75x+15。一65+32.5.例2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