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为主题词的4735条记录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共引文献网络图谱,以关键节点为依据,分析了1991—2013年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3篇文献;通过绘制基于主题词的共词网络图谱,采用主题聚类的方法分析了人工智能学科的热点演进过程;采用突变检测算法分析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前沿主题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医学管理类期刊论文关键词标引质量,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主题标引为标准,选择2005年7种医学管理类期刊刊载的标引有关键词的论文共915篇为分析对象,对其论文中所标引的关键词及主题词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7种医学管理类期刊论文的关键词平均标引率为62.50%,每篇文献标引3个关键词的占66.12%;标引的关键词与CBM标引的主题词完全符合的仅有1篇,占统计文献的0.11%;1个关键词符合的有114篇,占12. 46%,2个关键词符合的有22篇,占2.40%,3个关键词符合的有1篇,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视角对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在对同行评议存在利弊的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类项目和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为代表的应用类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分析,认为科研项目评审是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的互动过程,同行评议是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行政决策是有效实施和完善同行评议的保障.最后,作者提出了有关完善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互动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开放性同行评议的研究、变革与实践。【方法】 将开放性同行评议与传统的封闭式同行评议进行比较,对开放性同行评议的优势进行论述。【结果】 开放性同行评议的评议过程具有透明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特点;使同行评议系统的层次性质平坦化;提高期刊内容的传播速度;为评议人员赢得声誉与尊重;进一步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质量;有助于科技期刊吸引更多的开创性、冒险性的作者;创造自由讨论的公共学术研究环境。【结论】 开放性同行评议给作者、评审人员、科技期刊、读者和学术界都带来大量的利益,科技期刊应该更新办刊理念,尝试探索开放性同行评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索论文被引次数是否和论文内容即概念组合方式有关。[方法/过程]选取WoS数据库中的免疫学科,抽取其中高、中、低被引频次三种论文集合的主题词,分析各集合主题词频次分布的集中离散趋势。分别构建主题词共现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属性的分析,了解三种论文集合在概念组合方式上的异同,衡量非典型组合与新颖性的关系。[结果/结论](1)不同被引频次的文献集合在主题类型的分布和主题词分散程度上有较大差异。(2)高被引和中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共现网络具有小世界性,低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网络不具有小世界性。(3)高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共现网络比较紧密,且主题词非典型组合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种论文集。低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网络比较松散。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其主题热度、主题之间联系密切程度以及主题之间组合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收录的"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的203篇文献和798条引文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主题词和共引等方面情况,并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CNKI 1979—2007年核心期刊的数据为基础,从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基金项目、发文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同行评议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归纳总结出同行评议的多产作者群与多产单位、作者地区分布;揭示了近30年来我国同行评议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提出了未来同行评议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出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为国内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的案例分析,总结其经验和特点,以此为借鉴,针对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中的问题,形成最佳实践。【结果】 围绕同行评议的三方主体——审稿人、编辑、作者,详细阐述各自的最佳实践。审稿人、编辑、作者这三方主体在同行评议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因此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每一方主体在评议前、评议过程中及评议完成后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则、完成一定的工作,以维护学术诚信,保证同行评议的科学、客观、公正。【结论】 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建立在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详尽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梳理国内外开放型同行评议相关模式、技术和存在的问题,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学术出版界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开放型同行评议的出版商和期刊进行研究,最后对所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与评述。【结果】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要,开放型同行评议呈现出多种应用模式。相关学者对评审数据存储、评审数据关联、评审流程支持、评审流程保护、评审专家激励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开放型同行评议模式及相关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更好的发展还有待于构建可持续的培养体系、实施适合国内期刊的评议模式、积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创建相关主题期刊。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基于审稿专家和作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同时来自于作者群体的意见也日渐增多,因此了解作者群体对同行评议的认识对于推动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了审稿专家和作者群体分别对同行评议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研究发现:审稿专家与作者群体对同行评议的重要性、客观公正性、审稿方式、稿件质量标准等的理解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说明现行的同行评议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引入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方法分析同行评议的可靠性,为编辑部提高同行评议质量并科学分析其可靠性提供策略建议和参考方法。【方法】 对一般同行评议进行系统定义和划分,结合其特点对工程领域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FMECA 进行适用性改进,并用此方法分析同行评议系统。【结果】 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审稿时间长、审稿意见不准确、审稿意见不公平、审稿人意见不一致及录用决定错误是危害性较高的故障模式,应在实际工作中对其特别关注。【结论】 为了降低故障模式的危害,可以考虑根据实施难度和成本,有选择地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严酷度等级或故障检测的难度。此外,应重视编辑部数字化、审稿人遴选及对同行评议过程的各项评价。  相似文献   

12.
将1993-2013年SCI,SSCI,CPCI-S收录的主题为信息素养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III软件绘制国家机构、被引作者、主题热点、前沿及演进路径知识图谱。提出6个热点主题(计算机信息素养、大学生课程设置、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图书馆指导及终生学习、健康信息素养);2个前沿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计算机信息素养);由中心度0.1的6篇文献构成了国外信息素养领域的演进路径,展示了该领域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跃民  张锐  王章红  王伟 《现代情报》2016,36(8):160-167
情报检索是情报研究工作的前提和核心。本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对近数十年来情报检索的研究做概貌性描述,运用主题词词频分析、聚类分析、共词分析、合著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统计了情报检索领域1956-2015年的103 733篇学术文献,对文献的时间分布、文献主题分布、关键词词频、国家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合著关系等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展示了作者合著关系以及主题词和关键词的共现关系。结果表明,情报检索的相关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主题明确、地域差距显著,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本文通过分析情报检索领域的发展脉络,对于情报学领域的学者进一步寻找研究热点、挖掘新的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学术界控制和保证科研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术评价中不可或缺。但在实际操作中,同行评议常常出现偏差,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基于所下载的同行评议研究文献,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识别出国内外同行评议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同行专家自身角度出发,从利益相关和认知惯性视角分析同行评议诸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强学习、辅以定量方法、开放评审和公众评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Cite SpaceⅢ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SCI、SSCI数据库中1998至2015年收录的主题词为"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2214篇文献通过发文量时间分布、科研合作、文献共被引、主题词共现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上智能信息处理领域整体还处于研究上升期,该领域存在一定量的研究者合作小团体,国际机构之间、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相对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学科领域,文献共被引探寻到的6篇关键节点文献较好地展示了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发展演进路径,主题词共现图谱中的研究热点囊括了该领域的研究对象、模式、理论及方法,研究前沿则代表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164位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质量和评审效率,对同行评议的公正性、对策研究等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看法。作者认为同行评议是确保有限经费尽可能有效地用于发展基础研究,保证资助的公正性、科学性和高度学术水平的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讯评议与会议评议各有利弊,目前应不断完善,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定性评议和定量化评议各有优缺点,现阶段宜在定性评审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增加定量化评议的可行性。最后,作者建议应从多方面开展对同行评议中的对策性问题的研究,以建立一个能保证不断改进同行评议公正性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开放同行评议利弊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为更好地开展开放同行评议提出建议。【方法】 在简单概述开放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分析了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最后提出完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建议。【结果】 开放同行评议能够提高论文质量、避免审稿人滥用职权、促进知识交流、消除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及改善审稿流程。同时,开放同行评议也存在一些弊端,包括增加了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公众评议观点受质疑,失去不愿实名审稿人,审稿人刻意评议,作者违心修改论文等问题。【结论】 将“允许匿名”作为从盲审到开放同行评议的过渡阶段,丰富开放同行评议理论,强调编辑角色和完善评议体制可进一步改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是德国最大的科研资助机构,其专业评审委员会机制建立于2003年。该委员会成员并不参与同行评议过程,而是在同行评议之后审定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以保证评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效的同行评议能加速成果出版、学术交流与科学传播。为加快科学交流,我国期刊出版界应改进评审制度。【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基于同行评议的论文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国际著名生物医学类期刊eLife的最新出版模式eLife assessment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点、优势和不足。【结果】eLife assessment可实现对现有论文评审制度的变革,公开同行评议内容,恢复作者自主权,实现论文发表后的互动评论和随时修改。【结论】我国的期刊出版业可借鉴eLife assessment模式,尝试对论文评审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如适当提升对有争议论文的宽容度,尝试开展开放同行评议,建立论文实时评价和修改机制,探索基于论文质量的期刊评价体系和构建有学科背景的强大编辑团队。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分析平台,对我国5种眼科学核心期刊2004~2008年高下载量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依据文献的二八规律(帕累托法则)确定高下载量标准.本文资料中高下载量标准为75,高下载量论文数共1298篇,<中华眼科杂志>400篇(30.8%),<眼科研究>267篇(20.6%),<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45篇(18.9%),<眼科新进展>213篇(16.4%),<中华眼底病杂志>173篇(13.3%);基金论文共442篇,占高下载量论文的34.7%.442篇基金论文中,国家级基金论文217篇,省部级128篇,地厅级82篇,其他基金论文15篇.1298篇高下载量论文中,基础研究论文459篇,总下载量51380,临床研究论文391篇,总下载量41300,综述365篇,总下载量51978,其他类型论文83篇,总下载量8815.另外,对高下载量论文的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和主题分布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