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系统都是由无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语文也不例外.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教学的知识显现性不强,因此,语文教学突出"知识点"显得尤为必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要备课备"点",课堂授"点",作业练"点",检查考"点".  相似文献   

2.
邢海玲 《作文》2023,(40):43-44
<正>“大概念”作为新理念,实现对传统课程教学秩序的重构。传统课程教学,教师侧重于“知识点”讲解,忽视单元整体设计。相反,“大概念”强调以主题为引领,注重课程内容结构化、情景化,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因此,针对戏剧文本的教学,教师要突出“大概念”设计思路,注重语言知识点的有机整合,拓宽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理解力,讲究授之以“渔”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持续获得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中,往往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语文和美术等多个学科内容,这些相互关联的学科内容是跨学科实践教学的基础。立足生物学科“叶”的学习内容,围绕“探秘‘叶’生活”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梳理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语文和美术等学科的跨学科知识点与思维点,分析跨学科内容,设计跨学科实践子主题,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存在。语文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生态教学不可能是以往的分散的“知识点”的教学,语文生态教学的核心,在学的方面是“感悟”,而在教的方面,则应相应地实行“弹性调控”。  相似文献   

5.
视点结构教学技术是指确立一个清晰的点(知识点、技能点等),从此点沿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轨道或结构展开知识和思维视野的适用于各级、各类教学的教学技术或教学技术性行为系统。“视点结构教学技术”被称为“通用教学技术”,当然也适合语文作文教学。尤其是在作文的专题讲解中,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被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教材按点来编,课按点来讲,考试按点来考,一个博大的语文体系,一个受制于多种因素的语文教学过程全部被“点”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却还在强迫学生去死记一些孤零零的学习要点...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进行了重新定位,“语文”不再仅仅是个学科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是对它的正确定位。这种定位不仅突出了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赋予了语文课程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机与活力,让语文真正回归成为一门情感味很浓的学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语文课堂与“情感”的距离还很遥远,特别是在小语课堂,这种情感缺失的现象尤为突出。由于原因各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谢锦花 《中学文科》2007,(12):79-80
多年的教改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语文课堂要突出语文的“学科特色”、“文体特色”和“活动特色”。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和戏剧教学设计时把握好这些特色,那么语文课堂自然就会很精彩。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在“语文园地”中集中呈现。在掌握该栏目编排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专项统整,将“语文园地”的相关训练点随文进行统整教学;综合拓学,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拓展学习活动,使“语文园地”教学“有情、有趣、有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师应树立“人文”观念。教学应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形成语文教学的情感、民主、互动、教学合一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让语文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语文课程要突出综合性,就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和其他学科整合。  相似文献   

12.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几乎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俗称为“主题单元式编写法”。按照这种方法编排的教材,每个单元课文的类型基本相同。同类课文势必有颇多相同的思想点、情感点、能力点和知识点,如果采用传统的单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因其学科本身的特点,历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小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已日益显现。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问题愈加突出,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授课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少、慢、差、费”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问题。近几年来为改变这种情况,一大批语文教师从素质教育要求着眼,身体力行,锐意改革,为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江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斯霞老师的“分散识字”、黑龙江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对于培养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润物细无声─—从语文教学思想教育的现状谈自然渗透吉卫国翻开语文老师的每篇教案,最醒目的当是教学要求中的两大任务——一语文知识点的传授、思想教育点的灌输。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单纯的语文知识传授是没有的。我们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黄琳 《现代教学》2009,(7):101-102
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每个能力训练点又因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式,因此,让学生将作业、练习或考查中出现的错误用摘抄、剪贴的方式还不能尽善地达成利用错题本来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因此,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进行了错题本——“语文学习宝典”的设计和运用。从学科特点角度出发,“语文学习宝典”应有以下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刘燕 《考试》2006,(10)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应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用课程理念观照语文课学科特点是否突出正确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课要“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语文课程资源的学科化,语文教学方法的学科化。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案如何做到既不“照本宣科”又不“粗枝大叶”?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一种习题化教案。习题化教案就是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目的,突出“点”兼顾“面”,围绕“知疑———质疑———释疑”三大环节,将课文化整为零,变成一系列习题。其优点如下:一、“知疑———质...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以“注重基础,发展能力”为立足点,篇篇扣住以下几个“点”与“面”,效果甚好。它能将知识与能力,微观与宏观,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一、紧扣四个“点”知识点——即一篇课文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知识点。一般包括生字、词汇、精彩句段、作家作品、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技巧。逻辑知识等方面。但一篇文章只宜突出落实某几点。  相似文献   

19.
恢复高考制度近20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偏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有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举步维艰。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老师急功近利,他们在阅读教材中刻意搜寻“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能力点”,结果,阅读教材被肢解得“千疮百孔”,而阅读教学内容不能指向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理科化、外语化上的道路上寻求出路,越走越远。比如,许多人热衷于探寻“知识点”,以为只要能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地讲好这些“点”,就能带好“面”,学生即可掌握全部语文能耐。教学中就“点”讲“点”,复习时抛开课本,专作模拟题,信奉熟能生巧、拳不离手式的理科训练办法的“比照性”与“神奇性”,沉迷于多少阶、多少步的训练方略,以为如此则语文水平即多进一层,学子自能领略记人写事的“精髓”了;多讲、多练一些主谓宾定状补借代比拟之类,学生就会写出规范简练、优雅美妙的语句了……实际效果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