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论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桂林市6所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涉及桂林市高校体育教师的锻炼习惯、锻炼目的、在体育锻炼上的支出和影响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高校要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负担;迅速扩建体育场馆设施;采取措施鼓励高校体育教师以理论指导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访问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对体育锻炼态度总体积极;体育锻炼目的明确,但锻炼时间不足,频度不稳定,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锻炼内容简单,参与锻炼的时段相对固定,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开展情况较差;教学科研工作忙、家务重是影响高级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余暇体育行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校教师余暇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以健身防病、娱乐身心为主选;时间紧张是影响参与余暇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呈多元化,并男女有别;参加锻炼的形式为个人锻炼、与家人锻炼、参加单位活动等;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人口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4.
广西高校教师自我锻炼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西高校教师参加体育煅炼的人口数偏低;锻炼的内容呈多元化;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馆)为主;锻炼时间选择以早、晚为主;锻炼的形式主要是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以及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者个人锻炼;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在普通高校推行教师绩效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对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体育教师是一种压力"较大"或"很大"的职业,其主要压力来源体现在:工作负荷、自我发展需要、学生因素和职业期望等四个方面;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普遍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在性别、职称、学历存在差异;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被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群体所普遍使用。最后从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教师压力的认知和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活动时间大多少于30min;在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及场所的选择方面带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特征;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呈多样化状态;工作繁忙是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牡丹江市大学生冬季体育行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传勤 《冰雪运动》2009,31(2):92-96
为了培养北方高校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牡丹江市2~4年级部分大学生进行有关冬季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冬季课余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锻炼,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显得更为突出 体育态度、心理因素、行为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冬季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因素、负面影响以及体育锻炼对预防与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教师要坚持体育锻炼,建议高校体育部门及校工会多为教师创造体育锻炼的活动环境,并组织、带动教师参与体育锻炼,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哈尔滨市部分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方面较少;男生以运动量较大、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为主,女生则选择轻巧灵活、对抗性较弱以及室内的项目进行锻炼;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校园内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男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生,女生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缺乏兴趣"和"缺少锻炼伙伴"是影响学生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6个高校的1440名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满意度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效果存在或高或低的不满意。课余时间不够、场地器材不足、天气不适宜锻炼、对体育活动没兴趣、没有人陪伴、其他活动花费时间太多等因素都对上海市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情况造成了影响。目前上海市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场地面积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在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度。而课外体育锻炼专业知识的不足也从一定程度制约了在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50岁以上网球参赛者的锻炼动机、锻炼年限、锻炼频率、经费来源、场地情况等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影响黑龙江省中老年人参加网球运动的因素。旨在为促进中老年人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实现终身体育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设冰壶课程是普及我国冰壶运动的首选。文章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查阅及专家访问的方法,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对冰壶课程在黑龙江省的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具有开设冰壶课程的场地、学生和教师方面的资源优势,合理的解决经济、场地、上课时间等问题将推动冰壶课程的开设,为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冰雪运动课程在普通高校的开设,不但可以增加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冬季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而且在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黑龙江普通高校开展冰雪运动课程的价值分析入手,提出制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场地设施建设;转变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的冰雪运动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和社会的合作等对策,旨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雪运动课程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黑龙江省部分中青年干部身体成分,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运动干预措施,改善健康状况。方法:受试者清晨空腹状态测试身体成分,对比不同年龄组间身体与生理年龄、体重与标准体重差值。体重指数、体脂肪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结果:黑龙江省中青年干部总体上身体年龄普遍高于生理年龄,各年龄组体重指数高于正常值,各年龄组体脂肪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值。结论:黑龙江省中青年干部健康状况欠佳,31-35岁年龄组状况最差,各年龄组应通过适宜的运动方式降体重,尤其降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对黑龙江大学200名学生用随机抽样和分散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了解到健美操在黑龙江大学是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健美操课的内容不够丰富,老师应该在完成教学计划之外多教授一些与之有关的健身项目。在对开展健身健美操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改革方案,为健身健美操在高校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中青年群体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偏低,锻炼以早上非正式体育场所最为集中,以散步、跑步、太极拳等简便易行项目为主。工作太累、没有余暇时间、缺少场地设施是影响其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其成因主要体现在社区体育文化薄弱、经济收入水平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尚未形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拥有25所普通本科高校,对其体育教师信息素质进行研究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人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从多个角度对其信息素质现状、影响因素及如何培养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意识有待于加强,信息知识比较贫乏,信息能力也普遍较差,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不同性别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他们在休闲体育锻炼方面的性别差异,从而为他们更好地参与休闲体育锻炼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居民全民健身的意识不强,居民区的体育设施配备不足,缺乏健身指导人员,且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锻炼者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体育场所选择和锻炼的项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大众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和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为居民全民健身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三人制篮球运动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下,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吸引着高校学生,激发高校学生积极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三人制篮球和五人制篮球的比较,结合三人制篮球在山西省高校开展的现实意义和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赛的外因支撑,分析了三人制篮球运动在山西各高校大力推广的可行性,并对如何发展山西各高校三人制篮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