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朱静  张璐 《传媒》2021,(12):50-52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暴发.作为疫情初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武汉的疫情变化始终牵动着14亿国人的心.新华社深入一线,跟随武汉的抗疫、封城、解封,制作了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全景展现武汉抗"疫"以来的英雄群谱,源于体验采访、蕴于故事挖掘、现于创作笔墨,引发了受众共鸣,一经播出后好评如潮.本文结合《英雄之城》的实例,探析该全景式纪录片成为爆款文化产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许许多多“战地记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最前沿,发回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向武汉陆续派出了近两百人的报道团队,让我们看一下在战“疫”一线的“逆行者”们的身影吧。蒋晓平:我们与白衣卫士并肩作战。“过去的半个月时间,一直和我曾经学习、工作了11年的城市战斗在一起,真正同呼吸、共命运.每每回想起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热泪盈眶,愿武汉挺住,世界祥和!”  相似文献   

3.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态势与瞬息万变的舆情热点转换,经济日报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前后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做足经济特色,在全员战疫、全景战疫、全效战疫、全媒战疫方面实施“硬核”举措,推出了一大批富有战斗力、凝聚力、引导力和感染力的全媒体精品力作,充分发挥了坚定信心、激励斗志、激浊扬清、疏导民情、提振人心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2020,(7):F0003-F0003
在武汉战疫70多天,我用镜头记录下了身着迷彩军装的白衣战士攻坚克难、连续作战的英雄壮举。为了拍摄重症病房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画面,我11次进入医院“红区”。每次穿戴着防护装具,几个小时下来浑身都湿透了,这让我真正体会到医护人员面对的危险和付出的艰辛。  相似文献   

5.
王米洁  徐莹 《东南传播》2021,(6):135-137
战疫微纪录片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型纪录片形式.从创作主体可分为官方、民间以及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形式.本文从拉热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出发,从叙述者、叙事手法的层面对官方和民间两种战疫微纪录片的创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从创作主体的风格和叙事的视角、群像叙事手法以及叙事推进方面都有不同特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战疫微纪录片已成趋势,融合创作在视角和价值的层面上都更能凸显叙述内容的真实力量.  相似文献   

6.
秦岭 《档案与建设》2021,(2):F0002-F0002
1月19日,江苏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南京召开,表彰了30个荣获2020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及提名奖的单位。江苏省档案馆申报的“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系列宣传项目,被授予“2020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省档案馆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务实推进,用心用情倾力宣传留存江苏战“疫”人民战争的伟大记忆。省档案馆抗疫档案工作在全国档案系统启动最早、收集征集内容最全、影响力最大,受到省委书记娄勤俭的批示肯定和表扬。  相似文献   

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0,(10):2-3
最近,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英语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对过去一个多月的重要节点进行梳理,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语态,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记录武汉抗疫过程,向海外观众展示了抗疫中的武汉。  相似文献   

8.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在患难中不断增进互助互信情谊。2020年3月初,作为中国战"疫"、南京战"疫"的亲历者,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利用3天时间拍摄了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竹内亮以个人的视角,介绍了南京一系列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测量体温、人员隔离、地铁二维码足迹追踪、出租车加装隔离膜、社区核查健康码等。  相似文献   

9.
李兰娟在央视新闻“遇见你”的人物特写中被称为“连轴转”的老太太——这位已经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战“疫”的最前线经常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被同行称为“中国脊梁”的李兰娟,成为继钟南山之后又一位感动中国的院士级人物。宅在家里刷朋友圈的日子里,我很好奇这位女院士的身世。相关的报道中,这位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让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0.
张少敏  葛霞 《档案与建设》2020,(2):F0002-F0002
2月15日,江苏省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档案资料。工作重点是:征集江苏支援湖北一线医护人员的个人照片、工作影像、抗疫日记、请战书等档案资料,为战“疫”前线的“最美逆行者”建立专题档案库。  相似文献   

1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报道中,主流媒体运用创新可视化表达可使新闻报道实现“破壁出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图”系列报道是北京日报在战疫报道中一个爆款可视化案例,全网阅读量已超23亿。本文以其为例拆解战疫报道的可视化路径及生产机制,用实例分析思维导图、数据图解、动态数据视频、SVG互动图文等可视化形式在主题报道中的运用,探讨主流媒体运用可视化表达抢占传播先机、占牢舆论阵地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2月9日,浙江绍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疫情就是命令,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进入全媒体报道战“疫”状态,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客户端和网站等全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疫情防控新闻宣传,讲好绍兴抗疫故事,进一步增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呼吸治疗师、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从业人员发挥职业特长,谱写出一部感人的战"疫"记。"尽最大的努力救治病人,尽全力不让生命留下遗憾,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护航’是我们能够做到的。"4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治疗师倪忠结束了援鄂抗疫一线战斗,圆满完成任务,从武汉返回成都。回顾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66天的情景,他依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高波 《新闻世界》2020,(5):8-11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社会造成极大影响,作为亲历与记录者,很多媒体人投入这场战"疫"之中。传统媒体这两年正经历变革之局,又逢前所未有的疫情,接受了一次真正意义的"大考"。回顾这场战"疫"报道,欣喜的是传统媒体的品牌依然受到用户信任,专业性在转型的阵痛中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尤其是传播力、影响力迎来的高光时刻,给传统媒体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15.
李磊 《新闻前哨》2021,(2):19-20
2020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全员上阵、全程参与,以全媒形态报道黄石干群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动人画面,为心系黄石战"疫"的市民和外地爱心人士提供权威报道,回应民众关切。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全员取消休假,投入到战"疫"报道中,文图音视频各形态内容产品生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端微号各平台均阅读量实现历史性超越,媒体品牌综合影响力在黄石地区同类媒体中稳居第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媒体排名有了长足的进位。此役,是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全平台协同作战的一次大战役、大练兵,为后战"疫"时代积累丰富的全媒体报道经验,也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可行性实战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6.
2022年1月7日,深圳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龙岗又一次成为深圳战“疫”的主战场之一。龙岗有战“疫”,融媒总动员。龙岗区融媒集团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宣传主力军的作用,第一时间组织优势力量深入一线,勇敢逆行持续作战,突出移动优先,创新报道形式,运用精准快速的全媒体宣传模式、立体式传播效能,用笔和镜头宣传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有力措施,记录感人至深的故事、鼓舞人心的画面,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年度发布盛典,1月28日在CCTV-1和网络平台同步播出,正式揭晓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评选结果,由江苏省档案馆和新华日报传媒集团、中国江苏网联合打造的“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活动,荣获百项精品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奖项。  相似文献   

18.
龚敏 《四川档案》2020,(2):43-44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并向全国蔓延扩散。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当前、兰台有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档案部门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了档案的价值回归,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全民战"疫"的关键时刻,浙江省金华日报社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社的记者在当好战"疫"宣传员、监督员的同时,争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调研员、服务员,自觉承担好特殊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20.
这些让人心头一动的抗疫细节,是基层治理构筑起来的人民防线,成为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河南省光山县,南距武汉180公里,铁路、国道、高速将两地紧密相连,作为外出务工大县,5万光山人常年活跃在武汉及湖北其他市县。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豫南小城首当其冲。全县86万人民勠力同心,群防群控,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