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2位汇编语言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文章针对IA-32处理器的寄存器结构、工作方式、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和存储器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机制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一些学习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并将这些方法和建议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汇编语言程序中,累加器——AX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寄存器,但在程序中用它来保存临时数据时,最好将其转存到其它寄存器或内存单元中,以防止在其它指令的执行过程中使其中的数据被修改,从而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为程序的调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3.
在汇编语言程序中,累加器——AX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寄存器,但在程序中用它来保存临时数据时,最好将其转存到其它寄存器或内存单元中,以防止在其它指令的执行过程中使其中的数据被修改,从而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为程序的调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应用草片机C语言和汇编语言对照编程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在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及集中实践教学等环节加以实施,增强学生C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当前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本文针对当前汇编语言的一些现状,从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人类计算机发展 ,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1 946年诞生以来 ,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在这短短几十年中 ,计算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国际上 ,计算机根据性能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发展趋势是向“两极”分化 :一极是微型机向微型化、网络化、高性能、多用途方向发展 ;另一极则是巨型机向更巨型化方向发展。微型机分为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机、亚笔记本机、掌上机等。1 国外巨型机在国际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水平已成为显示综合国力的一种象征。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大约等于美…  相似文献   

7.
配置寄存器是一个16位的虚拟寄存器,用于指定路由器启动的次序、中断参数和设置控制台波特率等。该寄存器的值通常是以十六进制来表示的。利用配置命令config register可以改变配置寄存器的值。  相似文献   

8.
徐芡芡  赵泽茂 《科技通报》2010,26(2):213-216
提出了一种钟控密钥流生成器模型,该模型由三个线性移位寄存器组成,且相互控制。并对该生成器的周期和线性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序列的周期和线性复杂度与各线性移位寄存器级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序列得到最大周期及线性复杂度时线性移位寄存器级数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罗芬  陈前军 《大众科技》2005,(10):131-133
文章阐述了<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课程的特性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这门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的必要性、意义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璟莉  刘仁辉 《大众科技》2009,(3):171-171,168
分析了汇编语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探讨了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多年汇编语言教学经验,提出从重点明确、知识深化、良好编程习惯养成三个方面对汇编语言教学实进行改革,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建  汪鹏君 《科技通报》2007,23(4):519-523,527
通过对电路三要素(信号、网络和负载)理论和六值代数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五值D触发器的元件级结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移位寄存器的功能特性,以五值D触发器为核心器件,设计了五值双向移位寄存器。最后,PSPICE模拟验证了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  相似文献   

13.
浅谈单片机汇编语言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单片机汇编语言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理选择教材、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教学改革探讨,以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汇编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PLC控制系统中T、C、D软元件数据常频繁改变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利用变址寄存器V预先设定T(C或者D)的软元件序号,并根据设定的序号、改变用户程序中的T(C或者D)的设定值并显示.  相似文献   

15.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将专业课程中有关流体的传热传质原理及相关热质交换设备的内容取出,经整理归纳而形成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做了总结,本文提出了符合新教学大纲要求的"四个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这种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程向明 《科教文汇》2014,(34):70-71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将专业课程中有关流体的传热传质原理及相关热质交换设备的内容取出,经整理归纳而形成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做了总结,本文提出了符合新教学大纲要求的“四个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这种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汇编语言的优越性及实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它依赖于硬件,能通过巧妙的程序设计充分发挥硬件的潜力。因此,到目前为止,许多软件系统(例如操作系统等)的核心部分仍然用汇编语言来编写。计算机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利用他人已开发出来的软件和软件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应具备有分析、研究原有软件系统的能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将使学生受到更严密、更系统的程序设计及其思维方法的训练,为分析和开发新的软件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注重研究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结合我校化工原理课程建设的实践,对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PLC控制系统中T、C、D软元件数据常频繁改变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利用变址寄存器V预先设定T(C或者D)的软元件序号,并根据设定的序号,改变用户程序中的T(C或者D)的设定值并显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表现在语文教学方面就是重视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应用文体格式具有程式化、内容具有针对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一味的照本宣科、强行灌输,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教学效果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设想。文章就应用文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方面谈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