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也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将语言分为有声语(口语)、态势语和文字语(书面语)。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职业语言,是教师用以传道授业解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中双向互动交流而使用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这对拥有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等特点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陈新 《中学文科》2006,(6):56-56
现代交际英语注重课堂交际活动,而课堂交际活动离不开体态语言。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体态语言(课堂体态语)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英语教师。课堂体态语主要包括手势语、眼势语、面势语、头势语、空间语言、身体语言及外表修饰等。其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体态语(body language),顾名思义是指人借身体的动作和表情、姿态来表达某种信息的系统,是一种无声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动态有形的体态语言和静态无形的体态语言,前者主要指头语、面语、眼语、手语、身姿语,这些在传递信息、影响学生方面具  相似文献   

4.
冯爽 《班主任》2007,(12):30-32
"体态育人",指教师借助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影响、感化、教育的方法。体态语(body lan- guage)也称身势语(kinesics)、态势语、形体语言,是人们用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习惯性方式。体态语交流是语言交流的有效辅助手段,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ird-whistell(1970)提出的。Bird-whistell指出,人的身体各部位的器官、运动肌的动作等都可以表达并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而且这些体态语往往能起到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表达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指导支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行为。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说不动,还要辅以一定的动作表情。因此,态势语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所谓态势语,顾名思义,就是体态姿式语言,即人们借助体态、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因素来表情达意的无声信息系统。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空间距离语等,在运用这些态势语时,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6.
唐先丽 《贵州教育》2010,(21):26-26
语言一般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两大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体态语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言.也称身体语言(bodylanguage),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一般包括手势语、姿势语、神态语。行为科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无声的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体态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易理解、易模仿、易运用的特点。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又该如何有效使用课堂语态呢?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言又称“态势语”、“身势语”、或称“动作语 言”、“行为语言”、“非言语行为”等。它是用体态动作的变化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特殊的语言系统。与有声语言不同,它具有明显的伴随性、直观性和情境性特征。也就是说,在言语交际中,它往往不是代替言语而是伴随言语出现,是以体态动作的变化直接作用于对方的视觉神经和触觉神经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而  相似文献   

9.
试论体态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体态成语董世福,刘永发语言这个概念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的,狭义的语言主要是指口语(声音语),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称作书面语(文字语)。更广义的理解还包括体态语(态势语)。因此,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语言的更广义,又是含有声音语、文字语和‘...  相似文献   

10.
体态语言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身体言语、人体示意语言表现出的某种信息,即通过手势、姿态和表情等来传递符号信息、显示行为意义、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它具有信息量大、可信度高、表现力强等特点。在武术教学中,体态语言能够营造教学气氛、加深技术理解、激发学习兴趣等;要正确运用好面部语、目视语、手势语和身姿语。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言是联系师生双方教学的重要纽带,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事实上,体态语言跟口头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口头语言所能替代的。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系指单纯的言语)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节奏和声响强度作用)以及55%的体态语言组成,可见,体态语言在教师传授知识信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直观性、可靠性和"言简意赅"的表现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表情语、头势语、手势语等体态语言进行即时评价,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体态语言是指人们借助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头语、脸语、眼语、手语、身姿等几个方面。教师的体态语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体态语言可以弥补听觉、视觉系统的不足,增强立体效应,这样可以引起和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优化教学离不开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也叫肢体语言,即通过表情、手势、姿态来传达信息。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用思想性和逻辑性很强的语言来传递教育教学信息,还要借助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往往会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体态语言是指在有声语言之外 ,通过人的动作、表情、手势、眼色和姿态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进行交际的一种伴随性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体态语言又称为人体语言、态势语言或动作语言。教师用好体态语言应做到三点。1 行为举止应注意体态语言的规范教师是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它工作的对象是“人” ,而且主要对象是接受教育的人———学生。因此教师的行为举止、举手投足 ,都会对教育对象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在使用体态语言时应尽量注意规范。所谓规范是说态度应亲切、随和 ,动…  相似文献   

16.
人的体态语言内涵丰富、奥妙无穷。人们彼此间传输信息,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人们的表情、动作、体态这些体态语言。我们教师要想正确使用体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常说,戏剧是一门艺术。我认为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颇有学问的艺术,演员表演和教员讲课有某些相同之处,如演员表演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某些意思,以感染观众,同样,教师讲课要运用课堂语言传递信息,以期达到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口头语言和板书语言外,还有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借助于目光、面部表情、手势、举止等手段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沟通工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等的总和,也有人称之为身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研究和掌握体态语言的艺术。本文探讨的体态语言艺术包括表情语言的艺术,手势语言的艺术和身姿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交际在面试中与语言交际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本文扼要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论述了体态语言、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在面试中的沟通作用及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双语教育”,根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是指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an instructional approach)”(李维主编,1996:500)。本文所指的“双语课堂”是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部分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  相似文献   

20.
浅谈体态语言的三个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今中外,上自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使用体态语言(也称“态势语”)。这说明体态语言植根于人类生活,是人类交际的需要。这样讲,并不是要为以德国哲学家冯德和苏联语言学家马尔为代表的“手势论”翻案,也不是想将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等量齐观,而只是想强调,体态语言有其存在的价值,有必要加强对它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