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并网操作是电厂的一项重要操作。在并网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自准周期并网装置在合闸导前时间到来时,发出并网指令,使电机组平稳的并入系统电网中,采用eCOG1k单片机完全可以满足并网装置控制的要求,并快速、可靠的获取所需要的参数信息。经过实验,这些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新型数字锁相技术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设计。针对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的相位偏差做主动相位调整功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者相位偏差的进行主动相位调整的新型数字锁相环技术,给出了基于DSPTMS320F2407的软件设计,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并网电流波形良好,实时性和动态响应较好,所设计的新型数字锁相环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网的特点和智能电网对网络通信技术的要求,在搭建风力发电并网实验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AN总线和Modbus协议的通信系统并应用于该实验平台。介绍了实验平台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详细地阐述了该实验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测试实验平台的功能及可靠性,以三相并网逆变器预测直接功率控制实验为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以触摸屏为上位机的该实验平台可靠性较高,扩展性较好,可方便地实现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性能,设计出了一种重复+PI的双闭环控制方案。内环以PI控制器实现并网电流的反馈控制,并通过构造虚拟阻抗的方式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外环采用重复控制实现并网电流的无静差跟踪,同时将指令电流前馈至PI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以家用并网型光伏系统为背景,对所提控制策略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重复+PI的双闭环控制不但能够有效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同时还具有响应速度快和硬件成本低的优点。该实验用于教学可加深学生对重复控制与并网逆变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双馈风电机组并网运行仿真实验。根据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分别设计了转子侧和网侧的PWM变换器,并对转子侧和网侧变换器进行协同控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双馈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实验,以及DFIG封装模型与的DFIG数学模型的仿真对比。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数学模型输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伏效应,设计并搭建了离网型及并网型光伏发电实验系统,测试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作者针对《电力系统综合实践》课程中高电压、高危险、故障不可逆的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实体实验难以开展的问题,在采集分散式风电场现场数据和场景的基础上,构建了现场数据与场景驱动的分散式风电并网运行控制虚拟仿真实验。将此实验引入电力系统综合实践的实验教学中,不但能弥补实体实验的不足,有助于学生感性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原理,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设计分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FB7桥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改进型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准滑模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改进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减小系统抖振的同时使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为零。该控制策略克服了传统双闭环PI控制抗干扰性、快速性较差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并网电流质量和抗干扰能力。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双闭环PI控制策略相比,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并网电流的THD,改善了并网电流的质量,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提出的光伏并网反激式微型逆变器系统框架,使用PSIM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调节光照强度和温度这两个自变量,建立基于扰动观察法的MPPT模型、基于SOGI-PLL锁相环的光伏并网控制模型,以及反激拓扑电路模型.通过对各个模型,以及整体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各部分输出特性能够实现最终的安全并网,对光伏发电并网微型逆变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焦煤集团公司自备电网在并网及解列运行时,原设计的保护配置性能,确定了自备电网在并网及解列运行时的保护配置,增强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功能完整、上位机界面友好的三相光伏并网技术教学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实验平台的整体硬件结构和上位机实时监控界面。采用光伏模拟器代替实际光伏电池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光伏特性曲线。实验平台根据需求可切换不同控制策略。设计了上位机监控系统易于光伏并网控制的各项功能,实现对测试结果的实时波形化监测。该平台操作简单、控制精确,可方便完成三相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逆变器的并网、能源的高效利用,阐述了基于LF2407的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逆变器输出电流控制、电网电压的过零检测的软硬件实现和孤岛效应的检测,对逆变器的过流检测和保护也做了具体介绍。最后介绍软硬件设计,进行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并网电流波形良好,在相位跟踪方面较其他系统有明显改善。证明所设计的并网逆变装置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中点箝位型(NPC)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系统控制性能和输出并网性能,以两级式NPC三电平光伏逆变器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并选择60°坐标系下的SVPWM控制方案,使用Matlab对系统控制策略和MPPT控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控制性能良好。搭建了双CPU硬件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良好的电网电压的跟踪性能,且系统动态响应快,并网输出电流波形正弦度好,总谐波畸变率低并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运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供电需求,设计了一种120 ~ 850 V宽输入的辅助电源.为防止在输入电压过高时丢失开通脉冲,在传统的单端反激式拓扑电路的基础上加入了变频电路.输入电压升高时,降低开关频率,保证导通时间大于开关管的最小导通时间,实现了宽输入范围电压的要求.采用DCM工作模式,峰值电流控制,在反馈电路中加入了2型补偿网络,保证了输出电压快速调节性和稳定性.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能够适应输入电压在大范围波动,可靠地为光伏并网实验系统供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效率和减少漏电流,提出一种基于H6桥的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零电压转换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硬开关方式,引入了软开关技术,在高频主开关的直流旁路增加零电压转换电路,通过增加的辅助开关、谐振电容和谐振电感实现高频主开关的零电压的关断和开通。在仿真软件PSIM中搭建仿真实验模型,结果表明零电压转换H6桥的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能够有效的降低开关损耗,提高逆变器效率而且保持了更低的漏电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基于LF2407A的光伏并网实验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电流测量和电网电压过零点检测等主要的外围电路,对PID控制算法和软件设计也作了具体的介绍。该设备的研制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研究和教学以及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构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首先,通过StarSim软件搭建仿真电路模型;其次,通过设置太阳辐照度、电池组件并联组件数,改变光伏发电功率;最后,采用Boost升压斩波电路,调节光伏阵列的端电压,进而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模拟光伏并网实验装置,并设置了相关实验。装置硬件由逆变器、隔离变压器等功率变换部分和DSP、采样调理电路、驱动等控制部分组成。介绍了系统及各部分的硬件设计,给出了软件部分关键点的设计方法。在该平台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开设了20余项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教学需求开发创新性实验,以实时仿真器联合开放变流系统设计了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平台。利用实际光伏并网发生局部遮挡实验,例证了该实验平台的正确性。该实验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接入实际物理设备构成完整的闭环系统,具有开放程度高、通用性和实时性良好、开发和扩展灵活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和开发者独立思考、创新研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散式风电并网,提出3种并网模式,即通过35 k V专线接入110 k V变电站35 k V母线侧(模式1);通过35 k V专线接入35 k V变电站35 k V母线侧(模式2);分散式风电T接入35 k V线路(模式3)。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SASP)软件搭建了一个实际配电网的电网模型,并分别就这3种并网模式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分散式风电并网对电网带来的潮流分布、短路电流变化和网损影响的研究,表明3种分散式风电并网模式都是可行的方案,得到并网模式1对并网变电站潮流流向和电压质量的影响最小,对短路电流改变最小,短路容量比最小,同时并网模式1对电网的网损最小。对比分析给出模式1是3种并网模式中最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