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广受关注,我国在该领域开展了诸多有益实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和深圳零一学院的人才选拔与培养经验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分析得出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凸显多元化选拔、进阶式培养和理解性支持的特色。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要从选拔、培养和支持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适合的成长途径与发展环境,拓宽人才选拔视野,重视人才早期培养,并通过政策保障特色化育人实践。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加快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积极构建本科生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对材料专业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介绍并阐述了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具体包括:联合中科院研究生院招收实验班、与多所高校联合创办"华罗庚班"、实行硕转博资格考试制度、淡化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是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选拔并培养高素质、具有强大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评价属于学术评价的研究范畴,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部门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对于大胆培养、合理使用人才,以及科学引领、推动创新十分重要。以河南省高校优秀科技青年人才为本源,在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过程中,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期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术指标评价方法,通过对人才创新价值和内涵的科学公正评价,推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21世纪对高等教育培养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在选拔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单位在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所开展的实际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勇于打破常规,大胆选拔一切可造之才的一些新思路。同时为适应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提出建立弹性的、宽松的淘汰和竞争机制,由此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高校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校创新教育一项主要任务。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应注意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品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创新教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科学地选拔年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创造一种环境,使之脱颖而出,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调查了国内选拔培养年轻拔尖人才的做法,查阅了有关资料并作了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国家教委基金、奖励管理部门采用的“过三关法”值得总结研究并加以推广。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年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众化教育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与园地,承担着育人使命。如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拔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而经济与管理型学术科研社团的设立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本文拟从综合类高校经济与管理学本科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困境以及经济与管理型社团培养拔尖人才的创新模式与制度保障等方面予以分析,以期能够有助于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高静 《科教文汇》2013,(21):3-4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招生选拔工作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我国现行的博士招考制度存在入学考试不规范,重外语、轻专业,重笔试、轻面试,招生环节与培养模式不匹配,监督机制缺失等弊端。对此,本文提出了规范入学考试、合理定位外语成绩、理顺初复试关系、建立招生培养互动机制、加强和完善招生各环节监督机制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招生选拔工作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我国现行的博士招考制度存在入学考试不规范,重外语、轻专业,重笔试、轻面试,招生环节与培养模式不匹配,监督机制缺失等弊端。对此,本文提出了规范入学考试、合理定位外语成绩、理顺初复试关系、建立招生培养互动机制、加强和完善招生各环节监督机制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是为建设百年科技强国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部署。诸多重大原创理论产生于基础研究人才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2.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质量。针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对博士研究生创新的培养机制、导师配置、课程体系和激励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思路,为促进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适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毛泽东的人才选拔观、人才标准观和人才培养观是实现此战略的理论指导之一。同时,毛泽东的人才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更多高质量专门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伟 《科教文汇》2013,(22):199-199,201
20世纪末,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适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毛泽东的人才选拔观、人才标准观和人才培养观是实现此战略的理论指导之一。同时,毛泽东的人才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更多高质量专门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并提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人才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科技创新要依靠人,科教融合发展是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亟须改变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建立科学教育与创新教育协同发展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7)
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持久动力和重要支撑,是高校争创双一流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业导师制作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学业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以笔者所在学院为试点,通过系统分析对比学业导师制实施前后大学生创新性、学习成绩、论文专利等重大成果的显著变化,深入剖析了学业导师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为学业导师制的进一步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坚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活动,近距离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从而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湖北省武汉市和武汉大学是"英才计划"首批试点城市和试点高校,并连续圆满完成2013—2017年培养任务(2018年培养任务正如期进行),以"英才计划"为平台深入探索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方法,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协调与衔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对常规油气藏的开采难度日益加大和对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对石油行业对拔尖创新力学人才的需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从竞赛组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科研能力培养提出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建议,为探索面向石油行业的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