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合网格与P2P网络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机制.该机制对传统的P2P网络资源管理协议Chord进行改进,并根据节点对系统贡献的大小决定其资源管理的权限,实现大规模网格中不同虚拟组织间异构资源的整合,旨在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消除集中式的网格环境下单点失效和系统性能瓶颈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使得网格系统获得良好性能的同时,也保持了P2P网络的动态性与网络规模的可缩放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评价的P2P网络信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网络的信任研究关系到P2P网络的安全。本文在对信任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价的P2P网络信任模型,构建了基于评价的信任网络,给出了信任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网络模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协同缓存通过多个代理缓存的协同工作,以提高缓存命中率,均衡网络和服务器负载,提高访问速度。P2P的结构使得网络富有延展性,在分布式计算中也有巨大的潜力。3G网络的部署和更多WIFI手持设备的投放,Ad hoc网络技术将有更关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对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协同缓存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在基于Ad hoc网络的移动P2P系统协同缓存应用技术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预期。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中搜索各种资源时,通用的搜索引擎很难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P2P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共享和搜索方式。通过分析P2P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资源共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资源网络模型(PBRN)。PBRN是由各资源实体"自组织"形成的分布式、虚拟、动态和松散的纯P2P网络,并实例化的剖析了它在教育信息资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基于P2P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丽霞 《现代教育技术》2006,16(1):53-55,18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虚拟学习社区中存在的缺点,本文试图把P2P对等技术运用到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中,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P2P网络的信息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目前网络信息检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2P技术用于网络信息检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网络信息检索模式,并对P2P信息检索的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
近期,互联网中出现很多基于僵尸网络的攻击手段,为更好地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提出一种可能即将出现的混合结构P2P僵尸网络构架。本构架基于Chord协议,通过将多个Superbot组成一个虚拟节点,增强了僵尸网络稳定性。同时设计算法实现Superbot的自动筛选、生成、组合与更新。测试证明,该构架的稳定性和抗摧毁能力高于其他僵尸网络。  相似文献   

8.
针对教学单位教育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带有主节点的P2P(P2P with Super-peer)网络为基本架构;以RDF/S为资源描述结构。构建了一个教育资源整合平台。解决了基于关系数据模式的虚拟RDF视图的构建;解决了SPARQL查询向SQL查询的转换,从而实现了异构教学资源之间的跨模式、跨语义的集成。为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和进一步发布资源的链接数据作好准备,丰富了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P2P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迅猛发展,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在移动环境中实现文件共享需求的不断增加,使移动P2P(MP2P)网络成为研究的重点。但由于MP2P网络的一些特性,很难在现有网络中实现基于MP2P网络的应用。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P2P网络的基本概念,分析了MP2P网络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使读者可以了解P2P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基于JXTA纯P2P模式的网络游戏系统的一种方案,并解决了其具体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根据纯P2P模式的特征和游戏系统的通信要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GAME令牌的网络管理方案,最后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一些基于P2P技术的虚拟学习平台,介绍了P2P网络的基本知识及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P2P模式与现在大多数成熟的网络虚拟学习平台采用的C/S模式,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是资源管理,如何有效地对网格资源进行管理调度是一个网格系统是否可用的关键问题。基于网格资源的特点,文本试图在网格环境中引入对等思想,利用P2P技术来有效地管理动态的网格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在指导思想与理论表现形态上,对中国近代以来大学体育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1)中国大学体育理论发展历程,根据存在形态与"体育理论"和"学校体育学"的关系上,可以分为滥觞期(清末~1927年);系统引进国外"体育教育理论"时期(1927年~50年代末);混沌于自主建设的"体育理论"各个部分时期(五十年代末~1983年);分化于"学校体育学"(1983~至今)时期;(2)大学体育理论长期处于与中小学体育理论并存统一的局面,基本上是从学校教育层面上进行的讨论,受中小学体育理论影响较深,整体上对对象结构、承担任务、服务领域日益复杂、特殊、广泛的大学体育实践的指导性较差,种种迹象表明,大学体育理论在新时期正酝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P2P数据库同步系统是通过IP进行节点标识定位的,当其他节点发送出来的消息被发送到某节点时,P2P网络中的虚拟身份标识就会绑定到当前IP地址对应的节点上。将P2P技术引入网络数据库领域,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数据库系统的高效率、大容量以及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高校体育,本文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运用,使教学活动变成教师--软件--学生三边活动,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分析,在探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应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优化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与体育专业实践的结合;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伦理教育;完善体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7.
Today virtual world instruction faces many of the same educational challenges faced by Web-based instruction during its infancy. There is a lot of jargon and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ing bandied about, but as Hirumi et al. note in the May/June and July/August 2010 issues of TechTrends there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apply pedagogical practices in video game settings. i-MMOLE is a research-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framework created specifically for designing instruction that incorporates virtual world environments. To date, i-MMOLE has been utiliz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reation of more than 300 lesson plans across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age group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nderlying foundation of this framework and how to utilize i-MMOLE in the creation of one’s own virtual world based i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8.
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是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建设一流大学城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国内颇具代表性。网络教育作为开展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理想途径,在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总结归纳华南师范大学校际网络公选课的教学模式、支持服务模式和评价模式.以及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以学生满意度为主的评价.梳理了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理念、平台、课程、教师、学生、费用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而结合当前国际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对国内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相关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平台设计开发、研制学分及学分转换标准、加强教师网络教学技能培训、加快优质共享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学习模式变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