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BTL-SW-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操作步数和总时间上都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且在操作步数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同属于技能主导类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群中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表现出操作思维步数较少、操作思维速度快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和训练年限的积累,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精练程度和敏捷性表现越强;依据全样本测试数据,制订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的评价标准,经样本内回代检验,能较好地反映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操作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评价效果。结论: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其他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且受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在训68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1)我国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主要由身体围度因子、四肢长度因子和体脂因子构成,表现出:四肢长且粗壮,肌肉发达,体质含量少的特征;2)上臂紧张围、上肢长度和皮褶厚度3项指标,可作为评价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3)制订的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单项或综合评价标准可以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选材以及训练监控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优秀运动员意志品质评价量表>对我国724名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进行了测量,并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位置、不同运动等级、入选不同级别队伍和参加不同级别比赛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意志品质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教练员有针对性的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观察,对2004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腿法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使用单调;防守反击为主,主动进攻不足;进攻部位单一,缺少变化。由此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促进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要:运用《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和《运动员失败应对量表》对中国散打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动心理技能和失败应对的交互关系。尤其是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为完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表现出高自信心-高焦虑控制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心理准备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参赛级别散打运动员在集中注意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在焦虑控制维度有显著性差异。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发展水平与竞技能力显著相关。心理准备、注意力、焦虑控制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3)我国不同运动等级、年龄阶段、训练年限、参赛级别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在选择失败应对策略上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武术运动员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武术项目不断发展的特殊要求 ,分析了武术运动员所必备的意志品质及其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运动员疲劳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对运动员实施调查。结果显示被试群体职业倦怠较为突出,中等程度倦怠人数占总人数的53.5%;情绪/体力耗竭问题的检出率64.2%超半数以上,其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散打运动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原因,针对其特殊性,建议从完善心理状态测评监控体系、加强生物反馈训练、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开展以人为本心理咨询与辅导,来加强对吉林省散打运动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前后FFF、POMS值的变化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部分心理指标监测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结果显示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FFF值在赛前集训期间呈下降趋势,并在赛后回升,表明负荷的增减会影响运动员的中枢疲劳;运动员TMD值在大负荷周与小负荷周出现明显差异,说明POMS心境量表对监测运动性心理疲劳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运动员FFF值与TMD呈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就动机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迈拉宾的"成就倾向个体差异问卷",对参加2002年"泰山杯"全国散打锦标赛和"坚美铝材杯"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的60名男子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成就动机弱化现象较严重,且与文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大脑机能能力和神经类型的研究去发现适宜从事散打运动的神经类型,为散打选材、训练和赛中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录象观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国际大级别散打运动员和我国大级别运动员摔法技术运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大级别运动员摔法运用基本接近,散打摔法技术逐步趋于稳定、成熟,但国外选手的摔法技术已经成为其得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近身摔法上,国外运动员更为突出,是其比赛中重要的取胜手段;在接腿摔上中外运动员基本接近,但接腿切摔上国外选手优于国内选手。  相似文献   

12.
武术散打比赛中摔法技术的运用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00-101,110
通过对全国散打比赛得分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摔法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并针对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所使用摔法技术,对摔法技术进行分类,为散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摔法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首都体育学院36名(22男,14女)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在集训期间9周的Hb(血红蛋白)检测发现,男女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在集训期间Hb分别围绕145.8g/L、130.0g/L、151.1g/L、140.0g/L和145.2g/L平均水平波动变化;女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Hb波动较大,其中女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存在Hb水平显著下降而低于其140.0g/L的平均水平的情况(P<0.05)。可见,青少年运动员在集训期间Hb水平呈现围绕某一个平均水平波动变化,这种波动是正常的变化过程;Hb指标更适合于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监控。在运用Hb指标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时要密切关注其波动的范围,同时要将Hb水平的这种波动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运动负荷或者比赛安排以及饮食营养状况密切地结合起来。另外,应该特别关注女青少年运动员的Hb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试析摔跤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摔跤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特点和认知心理特点进行对比,对从平常的训练到正式的比赛全过程进行主观、客观的分析,得出摔跤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点和提高摔跤运动员认知心理的重要性。摔跤运动员不仅在一般心理特征上具有的直接对抗性、激烈竞争性、高度紧张性、环境适应性;而且在认知心理特征上有其独特性,此项运动对感知觉、记忆思维及注意的品质上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水平一直徘徊在中流水平左右,对于古典式摔跤技术动作的各项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资料显示对于古典式摔跤技战术统计与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旨在通过对古典式摔跤项目技战术统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我国古典式摔跤优秀运动员及其对手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显示出运动员得分的优势与失分的劣势,为提升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综合技战术能力服务,更好地促进古典式摔跤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验法将外拿臂技术应用于自由式摔跤实战训练中,观察其训练效果。结果显示,外拿臂技术应用于自由式摔跤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攻击成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说明外拿臂技术可以运用于自由式摔跤训练。  相似文献   

17.
1,6-二磷酸果糖对世居高原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9名击剑、摔跤、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正常训练期间12 d为周期连续服用以果糖二磷酸钠为成分的瑞安吉口服液,对比服用前后,结果发现:服用后击剑和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运动后心率恢复值、乳酸消除率提高,但不显著;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降低;血细胞各参数变化不明显;常规指标血尿素、血睾酮明显改善.中长跑运动员服用后在上更高海拔、生理和运动负荷加大条件下各指标情况未见明显下降,瑞安吉口服液起一定积极作用.与未服阶段对比,运动员服用前后身体基本机能指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检测摔跤运动员一个训练周期血样生化指标,为动态掌握训练强度、调整训练计划、进一步指导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在整个训练周期呈现下降趋势,血尿素的变化趋势与血红蛋白基本一致,运动员肌酸激酶对运动强度的变化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摔跤以独特的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过胸动作”则是其最实用、最具有攻击性且易于直接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也是一个极易导致身体损伤的技术动作。对过胸动作导致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动作,避免和减少“过胸动作”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摔跤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归属、项目类型、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以及不同归属的运动员对团队效果认识存在差异,并且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部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