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体育课堂教学,让体育课堂教学既能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又能带给学生快乐,是初中体育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体育教师提升教学素养的方向。快乐体育就是教师要通过营造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获得体育运动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进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与不断变革,初中阶段开始重视体育方面的教学,在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中,也是加入了体育这门必修课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也是我国一位伟人所说的话,人们在生活水平方面的不断提高,也要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重视身体健康发展。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身体体质的健康,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应该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确定好学生在体育方面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以一些新颖的体育游戏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让体育运动成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体育课堂方面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其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因此,青少年学生现在和以后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决定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情况。而在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因素中,良好的社区体育环境无疑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而研究发现,在当前情况下,社区体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作用却极其有限。为此,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上进行体育课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兴趣性。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近些年国家对于小学体育改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趣味教学进行总结,论述趣味教学给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所带来的意义。针对我国小学体育所出现的现状,给出几点提高趣味性教学的措施,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栾建国 《中华武术》2023,(12):15-17
初中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以更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能够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缓解学生因文化课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娱乐性,能够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使学生领悟体育精神,积极快乐地投身到体育活动中。为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本文针对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低年级和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使用标准化、成人化体育器材,使学生(特别是女生)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难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至于对体育运动失去了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几种体育器材进行了大胆的简化和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此我把几种简易器材的制作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自我决定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调查了1609名9-21岁青少年的运动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目标定向。研究结果发现,在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学习定向上存在性别、锻炼次数和时间、年龄的显著差异,但在成绩定向上差异不显著。同时发现,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学习定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体育课满意程度与成绩定向,动机自主性和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应该减少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内部动机,促进学习定向。  相似文献   

8.
王树军 《精武》2012,(30):31-32
摘要:游戏由于具有一定趣味性和竞争性,因此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利用游戏活动开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进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于希彬 《体育风尚》2020,(1):157-157
初中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将组织体育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课程开展形式,因此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在实践体验当中习得体育知识,掌握丰富的体育运动技巧。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不少学生都逃避体育课程,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改革体育教学,要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着手运用趣味性教学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0.
运动兴趣是学生终身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坚持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如果学生的运动兴趣浓厚,那么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就高。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只要教师针对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兴趣的因素,采取精心设计"导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优化教学方法、创建师生互动氛围和公平、合作、竞争的体育氛围等有效策略,就一定能不断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杨凯  曾小玲  王岐富 《体育科技》2014,35(4):105-10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8%的初中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23.9%的初中生认为体育锻炼的作用是保持健康、不生病;65.9%的初中生赞成自己现应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41.5%的初中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增进健康、提高免疫力;31.3%人已达到体育人口锻炼标准;初中生一般是在下午5到7点间在学校体育场馆与同学、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研究发现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学习任务重与家庭是否支持、锻炼环境等是影响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了解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对初中生体质水平产生影响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1995-2014年间5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武汉市13-15岁初中学生的肺活量及身体素质指标的均值每5年分别进行两两间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并将每一阶段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统计结果与1998-2014年相应阶段武汉市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对应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体育中考对初中生身体机能和多种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初中体育教学存在"应试教育"现象,且在参加中考的年级更为明显。建议科学设置体育中考项目,可设必测和选测项目两类,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应避免初中体育课"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急功近利做法。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受中招体育考试的影响,初中生们的体育成绩越来越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初中生篮球实际教学当中,传统篮球教学的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对此,应将体育游戏加入到篮球教学,增加课堂的愉悦氛围,使篮球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提高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热爱,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本文章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现如今初中生篮球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在提高初中生们篮球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篮球运动兴趣爱好,增加学生们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思想,提高篮球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航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105-10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的延伸,它既是校外课余活动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课外体育活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对学生自觉、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奉化市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活动项目、锻炼时间、活动的场地器材以及课外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为继续深化奉化市高中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初中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提升学生体育教学质量,需要迎合新时期学生教学工作实施中的要求,对学生教学理念分析。快乐体育理念是一种建立在轻松学习,愉快玩耍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教学理念实施中,帮助学生梳理学习难点,提升了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就初中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导入分析进行了探索,主要阐述了快乐体育理念、对初中低年级现有体育教学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快乐体育理念融入的方法和取得的效果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为初中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钱建龙 《体育科技》2014,(2):112-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抽取武汉市城区2所省重点(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和2所市重点中学以及武汉市远城区4所中学,对8所中学400名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情况和运动不足状况了调查。结果表明:升学压力和学习压力影响了中学毕业班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降低了活动兴趣;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率达73.8%,高中毕业生比初中更严重,女生比男生严重;运动不足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喜欢度与运动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针对存在的现状问题,应尽快研究建立"三结合体育教育"即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有效结合协调的管理机制;还需要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全面落实;大力全宣传体育的身心健康价值,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取向,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7.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育人口概念的界定为依据,参照其它院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情况,对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度低,参与课外锻炼的人口少,活动中受伤的比例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间、场地设施、锻炼习惯、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及锻炼氛围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体育场馆要尽量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课外锻炼的安全防范教育。  相似文献   

18.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教学实验法及教学评估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33 08%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12周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得分普遍下降;在实验组内部,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前后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说,初中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障碍性、发展性问题并存,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初中阶段正是初中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体育教学不容忽视。只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都有所欠缺。作为一种内容丰富且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而且对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几点体育游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上海在落实国家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体现上海特色,发展学校体育运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体育管理、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场地设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学校体育的规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单一,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度不够或者开放的成本偏高,非体育教师缺乏运动的兴趣与基本技能,家长对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状况不关心,轻视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