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俊鸣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依据自身的研究与实践将其语文教学思想概括为“为了使学生更聪明”,强调语文教学要坚守应有之“道”。“使学生更聪明”,教师就需要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智慧。从学术坐标、学术具体内容(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综述王俊鸣先生在阅读教学领域的学术贡献,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妙无比,语文教学的大千世界奥妙无穷。我愿同全国语文界的有志者一起,用心血浇灌出母语教学园地的成功之花。” 这段话是我在1998年写的。当时,全国中语会秘书长张定远先生为语文出版社选编《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一书,应他之邀,我写了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构建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同时又补写了作者题照下的这段寄语。这是我从几十年求学、从教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抒写了  相似文献   

3.
王荣生先生继推出《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部被誉为“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专著后,又在《语文学习》等刊物连续发表了多篇阐述教学内容以及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文章。上述专著和文章为语文教学改革开拓了新视野,读后使人大开眼界。就语文教学的观课评教而言,语文界长期以来囿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之一隅,过于注重“怎么教”。而王荣生先生打破了这种传统,提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将关注的重点从“怎么教”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王俊鸣,矢志追求语文教学科学化。语文教学首先是科学,然后才谈得上艺术与风格,否则所谓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只能是空中楼阁。王俊鸣先生从“定性”“悟道”“讲法”诸方面构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认知体系。“定性”,即明确语文课的性质与任务;“悟道”,即理解读书规律、作文规律、学习者心理规律;“讲法”,即讲求依“道”而行的具体的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5.
桑哲 《现代语文》2004,(10):2-5
张定远,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家级刊物《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人教社报刊社社长等职务。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等职。编辑、撰写、合著、主编“中学语文通编教材”、“初中重点中学分编教材”、《中学语文教学丛书》、《中学生怎样学语文》、《中学语文知识趣谈》、《中学生作文例话》、《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思想精粹》、《近现代名家作文论》、《建国五十年语文教材建设》《叶圣陶教育文集》、《初高中语文词语集释》等六十多本书。发表论述语文教学和教材建设的文章60多篇,撰写序言40多篇。《张定远语文教育文集》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关于祖国统一的教学:基于普世价值观引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汉国先生在《新编历史教学论》中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与灵魂”,郑佳明先生在《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中说“价值目标的选择关系到人民对执政理念的认同,关系到对国家民族的认同”。然而,高中历史教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怎样培养价值观,却是见仁见智,笔者就历史教学的价值观与祖国统一的教学略抒浅见,以期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7.
看了2003年第6期《语文教学与研究》上陈君堂先生的《论〈我与地坛〉的人生感悟》(以下简称《论》文),笔者有些不同意见略述于下。陈先生在文中称:“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作者在人生感悟中刻意流露的宿命论思想”,并分三个标题展开论述:“一、特意安排的宿命论框架”,“二、特意表达的宿命论思想”,“三、与宿命论思想矛盾的碰撞”。笔者恰恰以为《我与地坛》特意安排的框架所流露的并非宿命论思想,而是独到深刻的人生思考,当然也没有所谓“与宿命论思想矛盾的碰撞”;不是美中不足,而是大美之极。《论》文以《我与地坛》中“宿命”“上帝”…  相似文献   

8.
邢台八中张国生老师和丁之凤副校长编写的《大语文教育论集》,最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大语文教育论集》收入关于“大语文教育”的文章52篇,分为以下5部分:(1)张孝纯论“大语文教育”;(2)张国生论“大语文教育”;(3)专家论“大语文教育”;(4)代表性教学设计;(5)其他。全书共35万余字。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为此书作了题为“一种立意高远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序文。也正如刘国正先生在序文中所言:“立意高远的思想,在实践上往往是艰辛的。”《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主题学习”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反三归一,质从量出”,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与教材相匹配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教材与《丛书》共同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下面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辨与智慧”的教学为例,谈谈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0.
《学语文》2011,(1):72-72
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丛书之一,由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撰写的《我的语文教学观与方法论》,已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一部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专著。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讲座》是北京中华函授学校创办的,从一九六二年九月到一九六六年七月共出版三十八辑,内部发行。现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将《语文学习讲座》的文章选编为《语文学习讲座丛书》,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丛书共分七辑,第一辑《语文学习的基础》,第二辑《现代文选讲》,第三辑《古代文选讲》,第四辑《诗词选讲》,第五辑《阅读与写作》,第六辑《作文评改示例》,第七辑《应用文写作》。讲座文章的作者有王力、王  相似文献   

12.
危汉桥  禹妮 《湖北教育》2006,(12):10-11
一、从“读式教学”发展为“读式文化”的缘由 “读式教学”是我校前任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郑祖读先生开创的一种“以读为主、综合训练”的语文教学方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读式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里的一支绚丽的奇葩,在小学语文界颇有影响,其教学思想收录在《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大型丛书中。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文教学论著《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WRITING:Research,Theo-ry,and Applications》),作者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Stephen D Krasken)。它属于“语文教学法丛书”中间的一本。在边读边译的过程中,我把它与我国的作文教学研究相比较,收获颇多。评介这本书,将有助于语文教学界获得一些新鲜观点。这部书由“作文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作文能力与作文训练”“作文教学的途径”三部分构成,另含一个附论:“第二语言的作文问题。”这里介绍前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对近年来美国的各种作文教学研究结论进行…  相似文献   

14.
“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语文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受国家教委委托,河北省教育学会召开了“大语文教育”实验研讨会。会上“大语文教育”倡导者、邢台八中特级教师张孝纯作了《“大语文教育”三论》的书面发言,阐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朱绍禹等先生对他的教育思想与实验组的实验报告给予很高评价,它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会后一个月,张孝纯老师因患肺癌即与世长辞。本刊将陆续介绍张孝纯老师的教育思想及实验小组实验报告,以供有志于语文教改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宣传、贯彻这两大理论过程中,结合高校的“三进”工作,商洛学院纪委书记王思怀先生历时三年完成,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先生作序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稿》(以下简称《论稿》)一书日前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22年之心血的一部力作,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一 盛海耕先生在《语文学习》2007年11期上发表了《“真情实感论”岂宜贬低?》,挑战孙绍振先生对“真情实感论”的批评。这不仅仅是个纯学理问题.而且有关中学作文教学乃至高考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7.
王俊鸣先生主张语文教学应走科学之路。所谓科学,首先是课程定性准确,“语文课”就是教“读书作文”的课。科学的语文教材应有建立在对语文能力分解基础上的训练体系。走科学之路,要靠教师的角色自觉与修养,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第二期载李丹同志文,认为《论语》的“论”应读lùn,以《现代汉语词典》注lún为误。引《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按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章谓《论语》意为“议论的答述”,故“论”字应读去声。文中还  相似文献   

19.
陈寅恪先生发表于1933年的《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鲜明地反映了他的中国文化本位思想,对《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汉语语法学研究中的“格义观念”作了尖锐的批评,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这封信中对“属对”这种中国传统的语文训练方法所作的分析评价,也有独到之见;在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中国语文的特性、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语文基础训练方式的时候,陈寅恪先生的见解是可资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周庆元先生的《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设计论》)用新的视角考察语文教学,能给我们不少新的启示。语文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关于语文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即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对教学的预谋和策划。“要想教学取得预期的成功,必须对教学进行一番精心的设计”(《设计论》第1页;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