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兰州市2004~2021年的气温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兰州市气温的不同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气温变化的突变节点。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2004~2021年气温变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倾向率为0.442℃/10a,高于中国1951年至2021年地表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0.26℃/10a。四季平均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0.552℃/10a),其次为春季(0.46℃/10a),均超过了年平均气温倾向率。近18a,兰州市年平均气温在2012年发生突变,春季与冬季同样在2012年出现气温突变,夏季气温突变出现在2012年之后,秋季发生在2004年。  相似文献   

2.
利用1956-1999年湖南省洞庭湖区和湘中丘陵区各三个站点4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1956年以来两地区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从年变化来看,两地区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洞庭湖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达到显著性检验,而湘中丘陵区只是一种随机振动;从季节变化来看,夏季两地区气温都呈下降趋势,但湘中丘陵区变化幅度大于洞庭湖区。  相似文献   

3.
叶兵 《考试周刊》2009,(43):172-173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其大小反映日变化的程度。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相似文献   

4.
衡水市近50年气温与地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衡水市7个气象观测站1959-2010年的气温与地温资料,分析了衡水市气温与地温的变化特点.分析发现,1959-2010年的近52 a,衡水市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极端气温中,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最高气温升高的趋势还不十分显著.1965-2010年的近46 a,0 cm和20 cm的地温也在显著增暖,而10 cm地温虽然也有增暖的倾向,但趋势还不十分显著;土壤较深层40 cm,80 cm的地温的变化并不显著;地温变化主要为土壤较浅层变暖.气温与0~40 cm土壤较浅层地温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80 cm土壤较深层的温度变化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铜仁市6个气象站1970年~2010年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法、Mann-Kendall 突变检验法等方法对铜仁市近4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0年~2010年铜仁市的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德江站增幅最高,松桃站增幅最低;通过Mann-Kendall分析,近40年铜仁市年平均气温出现突变,显著突变点在1998年。  相似文献   

6.
选取四川盆地19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逐日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气候倾向率和年代际变化的方法,对近40年来四川盆地气温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从年平均气温来看,三种气温的年平均值,四川盆地都以增温的趋势为主,增幅分别是0.027℃/10a、0.007℃/10a和0.036℃/10a,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最高气温.(2)在20世纪60、70年代气温逐渐降低,80年代是气温的低值区,80年代后期气温逐渐升高,90年代升温明显;而降水60、70年代降水量较多,但已经出现了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量减少.(3)从季平均气温来看,春夏季三种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季平均气温的下降幅度最大为-0.08℃/10a;秋冬季三种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最大为0.15℃/10a.  相似文献   

7.
采用1961-2006年福建省64个气象观测站整编的气温资料,通过趋势分析、EOF分解、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和天气学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气温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为:全省年平均气温和1、4、7、10月份平均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其中年平均和1月份气温增暖最为明显,表现为全省性的增暖,趋势系数分别达到了0.547和0.396;其次是10月,趋势系数为O.277;而4月、7月气温仅呈略增长趋势.同时,还研究了年平均气温和1、4、7、10月份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82—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3年,洞庭湖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6~17.7℃之间,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以0.38℃/10年;年降水量在975.2~1 833.6 mm之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mm/10年。(2)空间上,整个流域气温上升,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是流域东北部,有五峰(0.98℃/10年)和长沙(0.7℃/10年)两个极值中心,其他区域增温幅度较小;流域内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较大的区域是流域北部和东部,而桑植、吉首、沅江和道县等部分地区降水量呈递增趋势。(3)气温呈上升-下降趋势,1998年为气温突变年份;降水量呈递减-上升-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点出现在1993和2009年。(4)洞庭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存在6年的强显著周期,还有14年和23年尺度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强显著周期,6年和1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总体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运用正交分解(EOF)方法,对1959年到2008年宜宾市所辖10个气象观测站的夏季气温资料计算分析,并进行气候突变检测,识别出宜宾市夏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表明宜宾市夏季气温在1987年附近发生了明显的变暖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许昌地区1644年以来的特大洪水灾害事件的统计分析,以及与中国东部气温变化情况的比较,可以发现许昌地区近400年以来的特大洪水事件在空间分布上有东西部差异显著、从东部向中部集中的趋势;同时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规律性变化,且多发生于由冷转暖的气候过渡期内.  相似文献   

11.
利用达坂城气象站1981-2010年逐年气温、降水和大风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气温、降水及大风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3℃/10a,年1内气温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秋季增温明显,春夏季次之;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9.44mm/10a,气候变湿显著,降水年际变率较大且季节分配不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气温在1991年发生一次突变,变暖趋势显著,降水在1986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过程;大风日数、平均风速呈现波动下降过程,大风日数线性趋向率为-30.5d/10a,平均风速递减率为-0.76(m/s)/10a,春季大风发生频率最高,为33%,静风频率为10.32%;主导风向以偏西风(WNW)和东南风(SE)为主。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育》2007,(2):79-79
(一)2006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第六暖年:2006年,全球大部分气候持续偏暖。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较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偏高0.42℃,是自1861年有器测气象记录以来的第六暖年。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是气温年较差按纬度分布曲线图,据图判断1~3题。1.地球表面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是:A.南纬90°大陆B.北纬90°海洋C.南纬30°海洋D.北纬60°大陆2.世界海洋气温年较差的总体分布规律是:A.高纬度大于中低纬B.低纬地区变化幅度大C.高纬地区变化幅度小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3.同纬度大陆比海洋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海洋面积比陆地广B.陆地地势比海洋高C.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D.陆地人类活动比海洋多图2是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1951~2000年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四川盆地20个地面气象站1951~200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逐日观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气候倾向率和年代际变化的方法,对近50年来四川盆地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以期对未来的气候估计和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与改进《气温的变化》是教科版《科学》第四册(上册)天气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涉及对气温的测量与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活动:测量气温、观察百叶箱、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并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教材提供了以某小学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作为原始资料来学习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把记录气温这个活动放到了课后延伸阶段。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尽合理。我们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应从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入手,再延伸到一周、一月、一年、几年甚至更长时期内气温的变化,其前提就是学生必须亲自经历一次测量和记录气温的活动,用自己记录的气温数…  相似文献   

16.
【考点归纳】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中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李佐军 《上海教育》2008,(15):20-21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0年,世景变迁的幅度之大让人恍若隔世,很多变化在今天看来竞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集全国各区域有代表性的10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得出近27年来中国气候变暖与全球的一致性,以及变化在一些区域明显经度与纬度的地带性,西南存在一个气温不升乃至下降的区域;降水总量趋于减少、微旱。但近两年来气温略下降,降水有增加。大面积区域气温与降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广东近四十年来气候跃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Yamamot方法,计算了广东8个测站近40年来的气温、降水、日照量在春、夏、秋、冬季、冬、夏半年和全年的跃变参数序列,通过分析得到:3种气候要素最明显的跃变都主要发生在1980年前后.尤其是广州、深圳、肇庆等站特别明显。日照量的跃变信息在各个时段都较气温、降水量明显得多,其春季又较其他时段的跃变明显;气温跃变最强时期在夏季;降水跃变在各时段没有太大差别,且较日照和气温量的跃变都弱得多。  相似文献   

20.
唐雪玲 《地理教育》2015,(Z1):112-113
一、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利用身边的知识,谈谈气温是怎么变化的?"总结出一年和一天中气温发生的变化。1.气温观测及气温变化PPT展示百叶箱图片和阅读课本P54材料,让学生介绍百叶箱,教师指导如何阅读百叶箱中的温度计得出气温。通过认识重庆天气预报,得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两者之差,即是气温日较差。展示重庆日气温变化图,得出计算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举一反三:算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