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对象:330名5~60岁城市健康男性。测试样本年龄段的划分除15~17岁和18~25岁各为一个年龄段外,其他均为每5岁一个年龄段,共11个年龄组,每组30人。研究方法:采用平衡仪、闭眼单腿站立测试仪和平衡木测试受试者的平衡机能;采用1 min仰卧起坐测试、背力测试和侧面身体动力柱桥测试等方法测试受试者的核心肌力。研究结果: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均呈现先增至某一峰值,后逐渐减小趋势;平衡能力综合值与核心肌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核心肌力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导致城市男性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成年人身体机能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成年人体质测试,进行人体机能分析研究。测试对象为北京市市民,男子18至59岁,女子18至54岁,男子共3806人,女子共3568人。对测试中的机能指标——脉搏、血压、肺活量、台阶指数进行了分析,脉搏、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下降过程有起伏;收缩压、舒张压和台阶指数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上升过程中有起伏。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有阶段性,以下降的幅度、速度和T检验的结果划分为31~35岁,41~45岁,51~55岁3个阶段,不同指标各阶段下降情况与锻炼身体有很大关系。成年人18~20岁组与1985年中学生(18岁组)进行比较,发现成年人18~20岁的指标结果与中学生差异很大,成年人18~20岁组的机能状况不如18岁组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1500名柯尔克孜族(简称柯族)成年男女身体机能4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柯族男女身体机能变化相似,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各年龄段变化不大,均呈平稳态势;男女肺活量均在20-24岁年龄段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台阶指数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25-2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城乡男女各项指标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17~18岁年龄段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1999年春训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和1998年我国17~18岁年龄段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出比较客观地反映青少年体能指标测量标准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身体形态是人体结构的外在表现,与人体的机能、体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2005-2010年江苏省24000名中小学生身高指标、体重指标及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进行比较(2005年和2010年7-18岁每个年龄段男∕女生各500名),分析五年来江苏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特点和趋势,为体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271名7~15岁花泳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31个指标的测试,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4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年龄段花泳运动员身高、臂展、胸围均优于普通青少年;身体机能各指标也高于普通青少年人群,身体机能纵向发育规律基本和普通人群一致;一般身体素质中,上肢力量发展最快时期是9~10岁和13~14岁.中段力量是8、11岁;爆发力是8、11岁;灵敏协调性是8、12岁;柔韧性是10、11岁;专项素质测试结果显示13~15岁年龄段为花泳运动员有氧能力和无氧专项能力发展较快时期.  相似文献   

7.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体形态也随之发生快速变化,对其形态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指导体育教学和适宜健身器械的开发提供依据.共计测量了7~18岁儿童、青少年25个身体形态指标,分为长度、宽度、围度等方面指标,通过对25个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显示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平均数变化趋势遵循“向心律”规律,女生生长发育提前于男生,但都遵循“先快后慢”的趋势,其增长最快的年龄段基本一致,出现在7~14岁阶段.通过对各年龄组男、女生身体形态指标平均数差值的聚类分析,提示较为适合的以形态差异为依据的性别年龄分组应该是:7~9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10~12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13~15岁年龄组女生;13~15岁年龄组男生;16~18岁年龄组女生;16~18岁年龄组男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建省9个地市、5种职业,10866名18~60岁的成年男女的形态、机能、素质等多项指标的测试及分析,了解各年龄段的体质现状。结果表明,福建省成年男女体质达到《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级以上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82%和84%。男女体质状况均在40岁后明显下降。男女各年龄段的平均体重均低于全国成年男女。脑力劳动者的体质优于体力劳动者。从事商业及服务业的体力劳动者体质状况最差。青年人的台阶指数低于中年人。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我国成年国民运动能力单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选取20~29岁青年、40~49岁中年和60~69岁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从心脏功能能力(F.C.)、肌肉能力、柔韧能力、平衡能力、形态等多方面进行实验测试与统计分析,再经过专家论证,研究并确定了我国成年(青年、中年、老年)人运动机能综合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体重指数(BMI)、F.C.、握力、伸膝力量、坐位体前屈和站立提踵等指标,制定了成年人群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和权重,研究并建立了心脏功能能力的功率自行车、二次台阶试验测试方法.另外,根据中国人测试数据研究并建立了成年人运动机能综合评价系统,用于制定科学、安全、有效的个体运动健身指导方案前的机能测试与评价.经样本外检验本研究所制定的单项和综合评价标准是有效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退休职工体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标准化测量方法对受试者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共13项指标进行测试,以探讨我国退休纺织工人体质水平现状,比较与国外同龄者体质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身高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它形态指标无显著变化、体脂率男子较为适中,女子超出标准偏肥胖。血压男女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呼吸机能男60岁和女55岁后明显下降,身体素质下降明显,与日本同龄组体力年龄相差10~20岁,受试者患病率高,有2/3的人无运动习惯。造成我国中老年退休职工体质差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J-1型电脑平衡功能检测仪,研究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木兰拳练习组在反映平衡功能的指标,包括包络面积(Area)、左右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x)、前后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y)、重心移动轨迹总长(L)、左右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x)、前后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y、能耗(Eng)和动摇角度(De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木兰拳练习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2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0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法进行训练,每天60min,B组按照A组相同训练计划每天训练30min,加用悬吊运动疗法进行训练30min,持续治疗20个工作日,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B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提高幅度较A组显著。结论:悬吊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探索六周的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和平衡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影响,把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名,实施六周的悬吊训练方案,对照组进行和实验组同等强度的力量练习,训练前后分别测试单腿跳远和立定跳远成绩、平衡能力指数,对训练前后与组间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与之前相比单腿跳远成绩都有提高,但实验组更明显;立定跳远成绩只有实验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平衡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但是实验组提高更为明显。结论是:悬吊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增加下肢速度、爆发力和平衡能力,改善了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肌肉协调能力,改善提高了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了解和掌握武汉市3-6岁幼儿体质健康现状和变化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别从性别、年龄、城乡三个方面对武汉市948名幼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男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4项身体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女幼儿,而且男女幼儿的4项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显著性增加;乡村幼儿的坐高显著高于城镇幼儿的坐高;在身体机能指标安静心率上,3岁幼儿的安静心率显著高于4-6岁幼儿,乡村幼儿的安静心率要显著低于城镇幼儿;在身体素质指标中,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m折返跑、走平衡木完成时间和双脚连续跳在年龄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走平衡木完成时间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5项指标均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不存在城乡上的差异,其余4项指标均存在城乡上的差异,且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幼儿的体质现状存在显著性差异,3-6岁幼儿的体质发展存在关键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制选材标准的评价模型。方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验测试、数理统计等。结果:(1)构建了11~12岁、13~14岁、15~16岁、17~18岁四个年龄组的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其中4项身体形态指标包括下肢长B/身高、体脂百分比、年龄-骨龄、指间距-身高;2项身体机能指标为最大摄氧量相对值、血红蛋白;5项运动心理指标包括反应时、速度知觉、意志品质量表、注意力测试、操作思维;10项运动素质指标包括上肢爆发力、纵跳、3 000 m跑、立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立定跳远、20 m冲刺、引体向上、六边形跳、功能动作筛查(FMS);3项专项成绩指标包括雪上计时1.2 km、5 km、10 km。(2)选材评价模型集成于Web端自动化评估软件,基于越野滑雪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表,通过百分位数法建立的“P60入围”与“P90精英”两条临界线,评价模型回代检验结果客观有效。结论:我国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涵盖4个年龄组,包括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并依据不同指标权重研制评价模型,为创新越野滑雪项目的精英运动员选拔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佳木斯市城镇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得出:佳木斯市城镇老年人总体体质较好,体质质量较高;在身体形态方面,60~64岁老年人群体中,BMI指数总体值偏高,男子老年人高出标准值上限约2.3;60~69岁老年人中女性群体肥胖和体重超重人数较多;身体素质方面,佳木斯市老年人整体身体素质较高,65~69岁老年人身体素质要好于60~64岁老年人。研究对全面提高老年人体质与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Objective: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that an exercise programme based on the Pilates method would have on balance confidence, fear of falling, and postural control among women ≥60 years old. Methods: a total of 110 women (69.15?±?8.94 years) participated in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at took place in Jaén (Spain). The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a control group (n?=?55), which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or to a Pilates group (n?=?55), which carried out an exercise programme based on the Pilates method in 60-minute sessions for 12 weeks. The Falls Efficacy Scale-International and the activity-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assess fear of falling and balance confidence in perform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ostural control was evaluated using a stabilometric platform. Results: Regarding balance confidence, the Pilates group showed higher valu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77.52?±?18.27 vs 72.35?±?16.39, Cohen’s d?=?0.030). Women in the Pilates group showed lower fear of falling,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22.07?±?5.73 vs 27.9?±?6.95, Cohen’s d?=?0.041). Finally, concerning static balance, participants of the Pilates group experienc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n the velocity and anteroposterior movements of the centre of pressure with eyes open and closed respectively (Cohen’s d?=?0.44 and 0.3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 12-week Pilates training programme has beneficial effects on balance confidence, fear of falling and postural stability, in elderly wome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名无运动习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不运动组和八段锦组两组,每组各78名,八段锦组进行24周锻炼,之后比较红细胞功能。结果:实验后,八段锦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低于无运动组(P<0.01);八段锦组红细胞膜SOD活性、红细胞CRI表达和CRI黏附活性明显高于无运动组(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能改善红细胞功能,这可能是八段锦抗衰老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