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条约分别规定了向公从传播权(可以大致对应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发行权等权利,并且规定了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这些内容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国内著作权立法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互联网公约释义国际互联网公约,是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这两个条约并称为国际互联网公约(以下简称互联网公约)。  相似文献   

3.
秦珂 《档案时空》2006,(10):20-22
尽管国际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起源于近十年前缔结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但是当2001年10月我国《著作权法》赋予该项权利法律地位的时候,档案界对其仍然感到非常的陌生。然而。今天我们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在2006年5月18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国务院第468号令颁布之前,  相似文献   

4.
出版要闻     
《中国出版》2012,(13):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签署《视听表演北京条约6月20日至26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主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54个成员国、49个国际组织共721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正式签署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赋予了电影等作品的表演者,依法享有许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在表演作品时的形象、动作、声音等一系列表演  相似文献   

5.
建设盲人图书馆会涉及一系列版权问题,尽管《著作权法》规定了相关例外,但与2013年6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马拉喀什条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已签署该条约,未来要批准该条约,需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6.
蒋耘 《历史档案》2006,(1):84-87
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修改税则、减低商船吨税;中国分别向英国赔款银400万两,向法国赔款银200万两等。《天津条约》的附约明文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望厦条约》在中美关系中占有重要作用,以此为分水岭,中美关系的性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两国从平等的商务关系向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转变。望厦条约得以顺利签署与顾盛访华前的准备工作有着极大的关系:美国派军舰护航、传教士巴驾医生的积极游说及最合适的访华代表的任命。《望厦条约》能够超越《南京条约》的相关条约,有着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20,(1):146-146
1868年《天津条约》修约届期,中美签订补充条约,即《蒲安臣条约》,规定中美双方相互给予对方公民在居住、旅行、学习上的最惠国待遇,相互允许对方国民人来往,相互尊重对方国侨民的宗教信仰,等等。此后大批华工相继来到美国西部开矿修路,补充了其国内劳动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12,(7):63
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以下简称"外交会议")于2012年6月20日在京召开,这是近16年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版权领域的首个外交大会,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中方承办的涉及版权条约缔结的外交会议。会议由新闻出版总  相似文献   

10.
王莲英 《兰台世界》2012,(12):61-6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是《马关条约》的延续,张荫桓接替李鸿章负责条约谈判工作。经过艰难谈判,张荫桓将日本方面提出的约稿进行大量驳删,通过条约内容的改动可以窥见其谈判思想。张荫桓通过巧妙谈判,为国家挽回了许多利权。  相似文献   

11.
徐泓 《出版史料》2010,(2):118-126
一、引言 自从英国殖民主义在1840至1842年和1856至1860年发动两次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又迫使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又迫使清王朝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文章以《马拉喀什条约》的目标、"被授权的实体"、"无障碍格式"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外无障碍阅读的出版实践,分析我国出版业在中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后在强化无障碍出版意识、EPUB3技术的应用、发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建议,为出版社向全球阅读障碍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知识服务,承担国际义务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8月12日,经过“马拉松”谈判之后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终于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两个月后,邓小平访问日本,并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批准书互换仪式。  相似文献   

14.
6月18日,英国上院以93票的优势,三读通过了被称为欧洲新宪法的《里斯本条约》。英国正式成为欧盟27个成员国中第19个审议通过《里斯本条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国际     
美报告称北极圈内未探明石油达900亿桶;朝鲜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初,东西文明冲突和东亚国际秩序变动之际,中国传统华夷体系面临条约体系的严峻挑战。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企图不承认中朝宗藩关系,以便解除称霸亚洲的绊脚石。朝鲜“壬午兵变”后,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巩固其经济垄断地位。清政府为了应对日本挑衅,同朝鲜签订《中朝水路通商章程》,并明文规定其“属邦”地位。然而,日本巧妙利用“甲申政变”,先后与朝、清签订《汉城条约》和《天津条约》,对朝鲜问题上获取与清朝同等地位。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终止中朝藩属关系。本文以上述几个主要条约为线索,阐明了清末中朝宗藩关系演进和嬗变。  相似文献   

17.
耶稣会士张诚在《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中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条约的签订。本文从张诚在谈判中身份的再确认,三次会议期间翻译及四次谈判破裂时斡旋的活动进行研究,肯定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蒲安臣条约》中涉及教育的条款,学术界争议颇多。不同于其他的城下之盟,清政府不必以屈辱为代价来迎合外国侵略者,而且清政府也有不将其批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林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0):74-78
《马拉喀什条约》是迄今为止国际版权领域唯一的一部人权条约,其通过加强缔约方的版权限制与例外制度建设、推动无障碍格式版的跨境交换以及构筑无障碍格式版制作、提供、交换的中介机制来保障视障者的权益。《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有利于明确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的主体地位,使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更加明晰,并且扩大了图书馆所服务的视障者范围,为图书馆提供了较完备的操作规则。对《马拉喀什条约》的实施,图书馆应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代天津租界报刊的产生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新闻知识》2006,(4):45-46
18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扩展侵略势力,对毗邻北京、为华北地区主要交通枢纽的天津觊觎已久。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订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辟为商埠,并于1860年在天津划定外国租界。直到1947年天津的外国租界才通过外交程序一一收回,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租界被彻底清除。租界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贸易区域。在租界中,外国人取得的行政管理权是一种“属地权”,即所有中外人士,不论他是华人还是其他“有约国”外人,一旦进入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