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普及,视听传媒迅速进入多屏时代,电视视频、网络视频、移动网络视频、户外视频、楼宇液晶电视、车载电视等等,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渗入到受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如何通过版权运营实现成功转型,为广大观众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升级服务,是每一个电视人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一、多屏时代的媒体特点(一)移动终端大量分流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传播到移动传播,移动化是传播业的一个大趋势。现在的社交媒体已经有80%通过手机、iPhone等移动终端来进行发布。优酷移动视频终端的日播量突破1亿,美国facebook在2012年的11、12月中,广告收入的20%也来自移动终端。据美国思科预测,在今后几年中,移动互联网年均增长会达到150%,与1997年到2001年互联网发展的速度相当。由此可见,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的信息采集无处  相似文献   

3.
王馥  李明非 《新闻前哨》2012,(10):54-55
2012伦敦奥运会完美收官.精彩纷呈的赛事不光让观赏奥运比赛的周人欣喜若狂,也引燃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又一轮竞争合作。从平面媒体到电视媒体,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人们获取奥运资讯的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事实上,每一次奥运会都是一次媒介传播方式的变革,四年的间隔背后也映射着媒介载体的变迁。视频是赛事报道的核心内容。以往这是电视的专属领域。随着带宽的飞速发展.网络也成为视频观看的主流平台。而随时点播的特性,也使得网络视频具备了电视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终端彻底改变了现代生活。只要指尖轻触屏幕,就可以随时随地穿梭于互联网之间,手机电视、视频通话、音乐下载、手机游戏、即时通讯、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数据业务。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对人类社会各领域活动的潜在颠覆性影响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一条以移动多媒体终端为核心的产业链正在重构相关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5.
评判新媒体在2008奥运会上的表现,首先不能绕过的自然是这届奥运会首次将新媒体列为独立转播机构,赋予新媒体奥运赛事转播权,允许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平台,与电视一起转播奥运赛事.回顾网络的"奥运史",没有哪一届奥运会,能像北京奥运会这般,烙上网络时代的鲜明印记.  相似文献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近3万名来自全球的记者参与了奥运会的报道.作为新闻从业者,笔者认为最值得称道的是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全新的姿势亮相,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每天24小时全方位地了解奥运赛事.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第一次通过网络、手机等电子方式、数字方式进行转播的奥运会,被称为历史上"首届Web2.0版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在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网上视频,手机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可以接收.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内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用户终端对多屏互动的消费需要急剧增长,跨界内容融合的进程被迅速激活,一种新的OTT①服务产品——互联网电视在国内终端用户应用中呈现迅速扩张的态势。所谓OTT广义上泛指基于互联网而开发的各类应用业务,包括互联网电视、网络视频、消息等数据应用服务。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致力于发展和提供OTT业务,尤以网络视频、苹果APPS、Apple TV和微信等产品成长迅速。而互联网电视是指利用有线电视网或电  相似文献   

8.
根据优酷发布的统计数据报告,来自移动终端的日视频播放量(VV)率先突破1亿。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优酷在移动端保持强劲优势,继续领跑中国视频行业,且直接反映了用户对优酷移动互联网产品、应用的认可度及喜好度。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已习惯通过移动终端观看视  相似文献   

9.
<正>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形成了终端移动性、终端多样化、互动的即时性、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特点;移动终端可分为功能型移动终端和智能型移动终端,多样性终端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主要移动终端呈现出智能化与融合化趋势。移动互联网条件下视听应用可分为内容型和服务型两大类应用类别。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视听应用与移动终端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契机,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内外电视业台网融合的现状,受众收视的移动社交化特点,进而探索城市台的差异化生存策略。本文采取了期刊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研究对象是中国大陆城市台排名较前的苏州广电、无锡广电和南京广电。期刊内容分析部分的资料来自五本传媒类核心期刊(CSSCI)自2012至2014年发表的文章。研究发现,台网融合成为国内外电视业发展的共识,社交移动电视的微传播是遵从受众喜好的历史选择。移动社交电视在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有四种模式:基于移动终端的APP应用模式、电视机构开发的社交互动模式、基于电视终端的"一屏两用"模式,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视频客户端模式。而囿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发展瓶颈,城市台立足本土的社交移动微服务,有利于实现其差异化生存。  相似文献   

11.
随时随地看奥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奥运史上第一次通过手机开展比赛视频直播商用服务。奥运会前中国移动紧急定制了一批支持CMMB手机电视标准的终端,国产手机厂商新邮通、中兴通讯、联想、宇龙酷派生产的首批4万部电视手机被赠送给奥运志愿者和体育代表团,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用手机看奥运”。  相似文献   

12.
随时随地看奥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奥运史上第一次通过手机开展比赛视频直播商用服务。奥运会前中国移动紧急定制了一批支持CMMB手机电视标准的终端,国产手机厂商新邮通、中兴通讯、联想、宇龙酷派生产的首批4万部电视手机被赠送给奥运志愿者和体育代表团,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用手机看奥运“。  相似文献   

13.
传媒资讯     
广电总局:禁止省级台网络传播奥运近日,在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奥运新媒体版权保护论坛"上,与会代表共同签署了《奥运新媒体版权保护北京宣言》:在合法授权范围内传播奥运赛事;共同把奥运版权保护作为奥运会传播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中国大陆境内得到电视转播授权的各省级电视台,不得将奥运赛事视频电视信号在其自有互联网及移动平台传播,同时不得将奥运赛事视频授权给其它机构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上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4.
李华 《出版广角》2013,(17):30-33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内容传播形态,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高于桌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意味着数字移动出版业将比传统出版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数字出版的移动化转型成为环境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手机视频是指基于移动网络,通过手机终端,向用户播放的视频。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视频是以光盘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究竟对报纸与电视两大传统媒体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有什么样的行为特点?北京师范大学传播效果实验室通过数据调查,考察移动终端的使用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影响,分析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看电视和读报纸杂志的时间变化情况。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移动终端的使用都会使近三成用户减少对电视和报纸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严禁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视频网站立即开展自查整改,自行关闭互联网电视平台,停止一切销售、宣传活动。据了解,此番叫停令波及视频内容提供商,一些视频网站与机顶盒厂商或者彩电厂商合作推出的TV版正是  相似文献   

17.
核心阅读: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也改变了产业格局和视频播放体系。现在的电视越来越像电脑,电视受众已是基于互联网的受众群体。电视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电视服务势必走向大视频云应用时代,平台化、移动化与大屏化将成为视频产业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数传媒积极应变,创新电视服务业态,迎接电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9.
2008北京奥运会,在奥运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网络视频进行赛事直播,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08奥运网络受众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奥运期间(8月8日-8月24日),拥有正式授权的奥运指标网站的奥运频道和软件在互联网当中的受众合并到达率为95.1%,互联网奥运受众总到达规模高达2.44亿人,奥运报道满意度互联网高于电视。  相似文献   

20.
正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越来越让传统媒体感到危及生存的巨大压力,其中也包括传统电视业。电视有没有可能向新媒体转型?或融入新媒体?似乎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新生态、新业态。所谓"新生态",指电视回到本原,即"视听之娱",那么不管你批不批准设立电视台、准不准许新开电视频道,只要满足受众"视听之娱"的,那就是电视了。这自然包括所谓网络电视、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移动终端……而传统电视的任务,就是要在不断革新的数码制作、储存、传输和显示技术的推动下,努力向新媒体靠近,时时融合,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