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能否重现?在影像里如何表现历史?这些问题经常会在电视节目创作中被提及.由于历史文本在转换为影像本文时要受影像记录自身特点的限制,使得影像文本在表现历史时必须面临历史事实与摄像机记录特点的矛盾.本文在分析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对影像文本记录历史文本时的不同方式进行了适当的梳理,从"还原真实"、"接近真实"、"创造真实"等几个层面概括了影像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就这几个层面比较典型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认同构建中,以法律认同为代表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新疆各少数民族,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建构文化认同,是新疆"现代文化"的具体体现。电视媒体以符号形式再现,而再现的过程,即通过电视文本编码形成的电视节目的传播过程,也是受众主体认同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行业新闻的文本写作过程中,强化求新的理念,加入网络、娱乐等流行元素,采用全新的报道形式,运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可以使报道"活"起来。这就是行业新闻的文本创新,文风的改变可以让形式更新颖,语言更出彩。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策划包括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时机的设计。要切实提高报道质量,新闻策划尤为重要。一是找到好选题,再针对该选题组织好策划。一个出色的选题,一个优秀的策划,是一个电视节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开始。一次成功的节目策划,能使一个电视栏目的知名度大大提升,长期拥有成功的节目策划的电视节目,其  相似文献   

5.
焦树民  王佳 《今传媒》2011,(7):58-60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词源学的角度讲,文本最初是指编织物,化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文本就成了"语言的编织物",泛指"任何由书写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沿用到新闻传播领域,文本自然可以指大众传媒所呈现的内容.事实上,在《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①一书中,文本已经被视为媒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
康佳  余奕 《今传媒》2014,(6):163-165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高校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传播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校园电视节目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那么如何使校园节目能在诸多接收信息的方式中立足,取决于电视节目的策划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状态。本文在简要概述电视节目策划的含义、特质以及制作流程的基础上,分析校园电视节目的策划流程并找出优化校园电视节目策划的方案,并以某高校电视台制作的一期校园节目为例,清晰明了的诠释校园电视节目的策划方案,为在校电视台从事节目策划的工作人员提供意见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电视节目中,选秀节目依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其越来越平民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草根文化",给了普通人一个可以圆梦的机会。它迎合了受众心里也同时加强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从电视选秀节目平民化角度切入,进行理念与策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策划作为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节目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一直备受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目前,各省卫视竞争激烈,策划出新的品牌栏目成为了各个电视台的"拳头产品".一个成功电视节目的策划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在电视节目策划的实践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或误区?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既从事电视节目策划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又在电视台担任主持和策划等工作的张绍刚.  相似文献   

11.
再论读者与文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人权的高度,集中探讨读者对于文本拥有的四种权利,即读者对文本拥有自己的阅读权、解释权、再造权和批判权,指出读者的这些权利实际上决定着文本的“生死存亡”,因而可以说,读者掌握着文本的“生杀大权”。图书馆人必须在行动上遵循“读者至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今电视银屏争奇斗艳的年代,各个电视台都在尽可能地争创收视率。这就需要对节目进行精心策划、统筹运营。电视节目的策划就是在梳理揣摩出观众当前或将来的社会收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通过专家学者、同行集体创造出的对电视节目整体战略的运筹与规划。电视节目策划就是电视台把受众作为服务和消费对象,着眼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阶段,对节目的制作形式、运营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从而制定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策划方案。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事业的竞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体育类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设置、文化建构、文化表达的分析,认为体育类电视节目对文化重塑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类电视节目整体上呈现出大情怀与正能量、爱心助力与践行公益、对舶来文化本土创新的文化内涵;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奥林匹克文化的怀旧呈现、地域文化的景观呈现的方式建构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并通过融合传播、体验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对节目的文化进行了表达,实现了体育类节目从"娱乐至死"到"文化重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邓仕荣 《大观周刊》2011,(27):198-198
阅读教学不仅是解读文本,更要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吸收优秀文化的智慧,了解多样文化,逐渐丰富文化积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阅读使作品的意义得以实现。图书馆导读普遍存在居高临下、忽视读者的倾向。接受阅读理论中关于"第二文本"的观点为图书馆导读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即重视读者对作品的阐述及读者阅读经验之间的交流和分享。面对网络环境下阅读载体、阅读方式的改变,图书馆必须调整传统导读的内容与形式,并在此过程中寻找阅读理论和导读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从"第一文本"发现转向"第二文本"发现。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媒体当中,重要的节目形式就是电视文艺,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但是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电视文艺导演是否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是否具备创新的策划意识。因此,本文主要对当前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切合实际的有助于提升电视文艺导演策划意识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大本营》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其节目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作为一个成功的电视文本,它在跨文本层面做到了与前文本的良好对话、文本内部的良性互动和跨文化的成功对接。本文的分析给一档电视节目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策划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明 《新闻传播》2010,(3):35-35
有人说,好的电视节目与其说是做出来的,不如说是策划出来的,一个好的策划起码是节目成功的一半。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完全可以成为电视节目新的增长点,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进行策划。一、强化策划意识强化策划意识,就是要求电视工作者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开动脑筋去分析、判断、构思、设计、运筹,  相似文献   

19.
档案价值的认知,伴随着档案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间借鉴交融而不断丰富和清晰。档案文本既是客观自然的记录,有其事实性经验价值的真实性,但同时,这种经验价值又是集体意识通过书写者个人的文化表述,代表一个集体的权力意识,体现的是集体历史心性、集体记忆,因而档案文本记录也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和对价值判断主观性以及保存的偶然性,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档案价值的认知。通过档案文本写文化行为、场景信息以及遗产性的文化诠释,可以构建档案文本的意义体系,从而使档案价值得以延伸和重构,丰富我们对档案价值的认知以及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解和取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上涨,电视节目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在新时期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在策划和编辑上不断创新,以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